《匆匆》出自哪本书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匆匆是几年级的课文
    《匆匆》是小学六年级的课文,作者是朱自清。全文以“匆匆”为线索,先写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然后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最后写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匆匆”而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匆匆》简介 《匆匆》创作于1922年3月,书中表现了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文章紧扣...
  • 朱自清的资料?《匆匆》的写作背景?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2、《匆匆》的写作背景:《匆匆》写于1922...
  • 小学教材全解六年级下册上的朱自清《匆匆》那课的所有内容
    代表作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诗文集》等。2.《匆匆》赏析朱自清是个擅于从客观事物中捕捉形象,以抒发自己主观情愫的诗人。燕子来而复去,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再开,这本是人所习见的自然现象,但诗人触景生...
  • 关于朱自清《匆匆》的资料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
  • 《匆匆》的课文脉络!!!急急急急!!!
    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告诉人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自己的八千多日子悄无声息地逝去了。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作者再次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要懂得珍惜。希望帮到你,另外,如果你是六年级下期,人教版的书,有不懂的可以问。
  • 《匆匆》全文解释?
    《匆匆》原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
  • 《匆匆》这篇课文是从()、()、()、()等方面具体叙述时间的脚步匆匆的...
    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此文出自现代·朱自清《匆匆》...
  • 匆匆的主要内容概括 作者是谁
    《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本文整理了主要内容概括,欢迎阅读。《匆匆》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向我们说明要珍惜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告戒我们不要虚度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课文...
  • 朱自清在 《匆匆》 中表达了怎样的时间观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
  • 《匆匆》的作者简介,急求
    1、《匆匆》的作者朱自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 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梅雨潭的绿》、《荷塘月色》。2、《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

  • 17724474626:   朱自清的匆匆是一本小说吗 -
    姜超菲  ______ 匆匆是一篇文章《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 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百度百科)不过他的一些散文集可能是以匆匆为名的

    17724474626:   请告诉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的那几句古文分别出自哪里 -
    姜超菲  ______ 上九潜龙勿用:其实是“初九潜龙勿用”,可能是鲁迅有意写错的. 出自于周易第一卦乾卦的象辞:初九,潜龙勿用.这个象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有发展的势头,但是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 http://wenwen.sogou.com/z/q...

    17724474626:   “感叹光阴不再和岁月流逝”这一句出自朱自清的《 》一文 -
    姜超菲  ______ 匆匆

    17724474626: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1.2.3.4.课课文的作者 -
    姜超菲  ______ 1文言文两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2匆匆,朱自清3桃花心木,林清玄4顶碗少年,赵丽宏(人教版)

    17724474626:   读《匆匆》有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 -
    姜超菲  ______ 轻轻翻开散着阵阵墨香的教科书,出自朱自清笔下的《匆匆》立即映入了眼帘:“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读了下去. 《匆匆》这篇文章讲述了世间的万物都有复...

    17724474626:   "在千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出自哪本书
    姜超菲  ______ 朱自清的《匆匆》

    17724474626: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意思是? -
    姜超菲  ______ 此句出自唐·张籍《秋思》匆匆:指家书写得匆忙.行人:指捎信的人.临发:临近出发.开封:打开已经封好的家书.这两句大意是:家书匆匆写就,又担心没有把意思说尽,捎信的人就要上路,又把封好的信打开再审视一番.诗的全文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通过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写家书的人心有千言万语,叮咛惟恐不至;疑惑写信匆忙,似乎漏掉什么;临行拆封细审,似要补上几句的心态和神态极生动地描绘出来,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7724474626:   六年级语文 来自于朱自清《匆匆》 -
    姜超菲  ______ 答:这句话中的“他们”指的是时间,隐含着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何惋惜

    17724474626:   一篇关于朱自清的《匆匆》读后感 -
    姜超菲  ______ 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让我深受感悟,思绪万千.《匆匆》使我真正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的确是的,露珠儿干了,有...

    17724474626:   匆匆一文讲述了什么? -
    姜超菲  ______ 匆匆一文 主要讲述了::在不经意间,时间已经溜去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