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观点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5-31
  • 诫子书中心论点是什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根据查询百度题库显示,《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答案:《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
  • 诫子书的论点是什么?
    从正面论述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文: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从反面论述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哪句诗
    诫子书《诸葛亮》中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展开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 《诫子书》的主旨是什么?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本文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和险躁。让他的儿子懂得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
  • 《诫子书》提出了什么样的教育观点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应该)用静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静心思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懈怠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暴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龄随着光阴飞逝,志向随着...
  • 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哪两句
    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
  • 诫子书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两句...
    诫子书《诸葛亮》中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诫子书》表达中心的句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说: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展开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
  • 诫子书阐明了什么观点
    让我来告诉你吧,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写给他儿子的,诸葛亮想告诉儿子,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文章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赏析《诫子书》,...
  •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该人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这篇《诫子书》中,诸葛亮主要阐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即保持内心的宁静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诸葛亮在文中以此劝勉儿子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 13028982846:   诫子书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两句? - 作业帮
    汝待葛  ______[答案] 学习和做人这两方面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我们刚讲完,肯定对!

    13028982846:   为什么诫子书中的中心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也没说到珍惜时间啊? -
    汝待葛  ______ 我都能背了,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就是时间的,《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13028982846:   《诫子书》一文主要讲了什么问题 -
    汝待葛  ______ 君子优良品行的形成,是依靠静思反省来修养身心的,依靠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的.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学习必须完全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刻苦学习方能增长.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业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到那时只能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悲伤叹息,还想后悔怎么来得及呢?!

    13028982846:   诸葛亮 《诫子书》 评论 -
    汝待葛  ______ 诫子书是劝谏孩子要宁静而志远.

    13028982846:   诸葛亮的<诫子书>就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如何展开的 -
    汝待葛  ______ 《诫子书》:流芳千古的廉政文化 05-11-07 10:32 出处:浙江日报 今年10月的一天,古老的兰溪诸葛八卦村内,阵阵的鞭炮声,咚咚的锣鼓声响彻云霄.4000多名诸葛后裔欢聚在“三荣堂”前.随着大门缓缓打开,浙江省首个以廉政文化为主...

    13028982846:   {诫子书}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
    汝待葛  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夫君子之行...

    13028982846:   如何理解诫子书?你认为今天它还有意义吗? -
    汝待葛  ______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13028982846:   用原文总结《诫子书》全文的中心思想 -
    汝待葛  ______ 用原文总结《诫子书》全文的中心思想: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3028982846:   诫子书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文章是从哪方面论述的目的是什么? -
    汝待葛  ______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此文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13028982846:   《诫子书》论述哪两个方面的道理? -
    汝待葛  ______ 为人处事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