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答案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感情
    【模拟考场】 1.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4.诗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阅读赏析
    ”李白用这个典故,不仅有赞扬夏十二的好客之意,同时也与诗题呼应,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诗题既然是《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中当然不能毫不涉及夏十二。目不暇接的美景值得描绘,泉涌般的激情必需抒发,百忙之中又不忘为主人缀上一笔,诗人写得是多么从容不迫、舒徐有致。“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登岳阳楼》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释】1、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2、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及注释 翻译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作者】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诗人登岳阳楼,极目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诗题中的【夏十二】,是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名字...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注释 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坐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具体如下: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只要内容是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翻译如下: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 高考古诗鉴赏题
    9(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
  • 关于岳阳楼的文言文对比阅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
  • “雁引愁心去”一句,有一个字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一个字?请指出来并进行...
    “雁引愁心去”“引”字用得好。“楼观”,“川迥”,“雁引”,“山衔”;“连”,“接”,“起”,“回”。都用的极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作者: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

  • 19347446657: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6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 -
    仲孙金哑  ______ ⑴.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⑵.“引”“衔”.“引”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想象新颖,有独创性. 无

    19347446657: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人登楼后看到了哪些意象 -
    仲孙金哑  ______ 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人登楼后看到的意象主要体现在前两句,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辽远的长江.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人们在岳阳楼上,隔着那壮阔的湖水,迷茫中长江依稀可见.

    1934744665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
    仲孙金哑  ______ 1.楼高.首联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用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颈联...

    19347446657: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被赋予了怎样的生命? - 作业帮
    仲孙金哑  ______[答案] 轻快、喜悦,亦有李白自己的飘逸洒脱之状.

    19347446657: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
    仲孙金哑  ______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原文: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

    19347446657:   岳阳天下楼 阅读答案 -
    仲孙金哑  ______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曹邺...

    19347446657:   谁能告诉我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仲孙金哑  ______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迥一作向 )雁引愁心去. (一作雁别秋江去 )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 ( 连一作逢 )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9347446657:   登岳阳楼 阅读答案
    仲孙金哑  ______ 1.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分开吴楚两地,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的气势恢弘的景象. 2.表现了作者年老多病且远离故乡亲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述洞庭湖)

    19347446657:   登岳阳楼阅读答案 -
    仲孙金哑  ______ 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2.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的“无”和“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请你写出一联与岳阳楼或洞庭湖有关的古诗句.答案:1.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分开吴楚两地,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的气势恢弘的景象.2.表现了作者年老多病且远离故乡亲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述洞庭湖) 希望可以帮到你!

    19347446657: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愁心去与雁别秋心去”哪句更妙,为什?
    仲孙金哑  ______ 前一句,因为它用了拟人的手法,同时写出李白被赦免的好心情,和后句的“衔好月”互相映衬,且比“雁别秋心去”更具感情色彩,更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