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罪人董仲舒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董仲舒的思想与其含义
    针对加强军权的需要: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针对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三纲五常(包括“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
  • 董仲舒强调以什么治国?
    在这一基础上,君主要重视人才的使用,这一点董仲舒综合继承了荀子、墨子等人的思想,具有特点的是他将使用人才与君主自身的修养过程联系起来,提出“形静志虚者,精气之所趣也;谦尊自卑者,贤者之所事也(《通国申》)”。所以使用贤人才能治理好国家“亲近以来远,因其国而容天下,名伦等物,不失其理,公心以是非,赏...
  • 董仲舒辅佐了两位王爷,为什么两位王爷都谋反了?
    第二个辅佐辅佐是胶西王,据记载胶西王刘端性格暴虐,特别喜欢杀人,胶西国国相也是,国相空缺,众大臣一致举荐董仲舒,认为如胶西王这样的人,希望他能用儒家思想感化刘端。但胶西王依然如故,董仲舒无奈之下,辞官回家。两个王爷接连谋反,一个都没感化,董仲舒的官场生涯就走到了尽头。
  • 董仲舒的理论是什么?
    请皇上把这些人全都罢免掉,打发他们回原籍去。”赵绾的建议很投合他的心意,并且得到朝中大臣王臧等人的支持,于是他断然采纳了赵绾的意见。第二年,汉武帝再次下诏各郡县举荐孝廉。不久又下诏举荐贤良方正和贤良文学。董仲舒就是这个时候以“贤良”身份向汉武帝提出他的“天人三策”的。董仲舒认为:道...
  • 董仲舒天人三策的第三策阐述的主要思想是
    资料拓展: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他对汉武帝提出的关于国家治理和天人关系的建议。其中,第三策主要阐述了“天人相应”和“大一统”的思想。在这一策中,董仲舒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他强调,天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人事变动和...
  • 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事件
    有一个和尚写诗谢恩,诗中有一字“殊”,朱元璋看了这首拍马谢恩诗认为:殊是“歹”“朱”而合,这和尚是变着法子骂人,杀。洪武三年(1370年)下令禁民间用天、国、君、臣、圣、神、尧、舜、禹、汤、文、武、周、秦、汉、晋等字为名。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又禁用太祖、圣孙、龙孙、黄孙、...
  • 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_百 ...
    主张:1、孔子:“礼”与“仁”。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不同结局:1、孔子: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 急求《汉书·董仲舒传》全文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 第二十六班固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之统,犹惧有阙...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
  • 董仲舒的思想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家思想体系。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宇宙论图式。利用和改造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资料,极力建构一个可以作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根据...
  • 《贤良三策董仲舒》诗解4伦常教正-化伪复真
    (1)循之:谓顺而行之。(2)恣:放纵。苟简:苟且简略。(3)济:益也。(4)嚚(yín)顽:奸诈,恶劣。(5)抵冒殊扞:谓触犯拒绝。抵:抵触。冒:冒犯。殊:绝也。扞:拒也。(6)孔子曰等句:引语见《论语·公冶长篇》。此意谓内质败坏,不可修治。圬(wū):以泥饰墙。(7)七十余岁:指自汉初至董仲舒对策之时...

  • 15535973753:   对董仲舒的评价 -
    策秆忽  ______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几十年的选择而定下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董仲舒不仅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经学家.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想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统治的理论基础.

    15535973753:   汉朝董仲舒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有何贡献? -
    策秆忽  ______ 董仲舒,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很多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15535973753:   董仲舒是什么朝代人? -
    策秆忽  ______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2]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15535973753:   董仲舒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 -
    策秆忽  ______ 天人三问 董仲舒像 汉武帝即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

    15535973753:   董仲舒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策秆忽  ______ 董仲舒(前179-前104)字宽夫,广川(今景县河渠乡大董故庄)人.少年时攻读《春秋》,三年不窥园.汉景帝时封为博士.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亲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先后百余人,仲舒以“天人三策”获得第一,被封为...

    15535973753:   董仲舒是什么时期的儒学大师?
    策秆忽  ______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

    15535973753:   董仲舒有什么贡献
    策秆忽  ______ 就是独尊儒术 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并不单单是儒家的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实际上已经掺进了封建神学,儒学成为儒教,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另外,独尊儒术表面上否定法家,事实上仍然采用了法家的许多原则,即所谓“外儒内法”.但是,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过程来看,汉代独尊儒术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因为在它之后,还有魏晋、隋唐盛极一时的佛教思想与之抗衡,并由此创造了六朝文化的繁荣和唐宋的全面辉煌.

    15535973753:   如何理解董仲舒的人性思想──从“人……有善善恶恶之性”的断句谈起 -
    策秆忽  ______ 《春秋繁露·玉杯第二》曰:“人受命放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可肥耀而不可得革也.是放虽有至贤,能为君亲含容其恶,不能为君亲令无恶.”如何理解这段话,涉及到对董仲舒人性思想的理解.这里...

    15535973753:   董仲舒属于什么阶级? -
    策秆忽  ______ 准确的说是:地主阶级 具体点说是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 属于士大夫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