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醉翁亭记注释图片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寄情山水对快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民同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于官场的一点无奈的思想感情。文章中心思想-以“乐”字为线索,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心...
  • 醉翁亭记 注释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
  • 《古文观止·醉翁亭记》译文与赏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3],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注释】[11]环:环绕。滁:滁州。[12]林壑(hè):树林...
  • 醉翁亭记 注释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於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於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八年级文言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醉翁亭记》,希望大家喜欢。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 《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译文
    《赤壁赋》作者: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
  • 醉翁亭记(人教版)课下注释!!急啊!!这是作业,要和书上边的一模一样...
    滁州,在安徽省东部。【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在滁州西南十里)。蔚然,茂盛的样子。【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翼然临于泉上】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靠近。【太守自谓】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意】情趣...
  • 醉翁亭记的注释
    醉翁亭记的注释:(1)环:环绕。(2)皆:副词,都。(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4)其:代词,它,指滁州城。(5)壑:山谷。(6)尤:格外,特别。(7)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8)山:...
  • 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醉翁亭记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解释下面的四个“……然”的意思 1.蔚然____ - 2.翼然______ - 3.杂然_________ - 4.颓然_______ - - 作业帮
    井温怀  ______[答案] 1.蔚然:茂盛的样子 2.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杂然:交错的样子 4.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注:在醉翁亭记里,“.然”代表“.的样子”的意思.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课文翻译 -
    井温怀  ______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释义 -
    井温怀  ______ zuì wēng tíng jì 散文篇名.北宋欧阳修作.写于作者知滁州(今属安徽)时,在琅琊山建醉翁亭,并自号“醉翁”.文中描绘了山中风景和作者携友饮酒作乐的风雅情趣,并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思想.文章语言优美,结构环环相扣,富有层次感.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 书上的注释 -
    井温怀  ______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就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亭子四...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书上的注释求书上的所有注释我今天书忘带回家了谢谢
    井温怀  ______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那树...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 原文 翻译 -
    井温怀  ______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yóu)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的翻译和作者 -
    井温怀  ______ 作者 欧阳修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的原文及译文 -
    井温怀  ______ 醉翁亭记 (原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的原文以及翻译. -
    井温怀  ______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

    18645895891:   醉翁亭记的翻译 -
    井温怀  ______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角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特别的美.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山势曲直,路也跟着弯转,于是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