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翻译
    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翻译为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原文 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
  • 提出抗金建议的《美芹十论》和《九议》是谁写的奏书 拜托各位大侠_百度...
    是辛弃疾啊 宋史》稼轩本传“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及《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 “美芹十献”的典故是什么?
    《列子· 杨朱篇》记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1165年,辛弃疾写了10篇论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辛弃疾把《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但当时宋金议和...
  • 辛弃疾《美芹十论》、《九议》不得用的原因
    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 美芹十论是谁写的
    美芹十论是辛弃疾写的。美芹十论 美芹十论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该书从第一论以至于第十论,无一不是精辟之论。同时,这也是一部很好的军事论著,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除此之外,《美芹十论》成了辛弃疾的代名词,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墓写过一副挽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上联)...
  • 谁介绍一下辛弃疾的《美芹十论》?
    《美芹十论》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该书从第一论以至於第十论,无一不是精 辟之论。所谓简介,不过起简略介绍之用,读者当用心读之,始有所得。李筌曾於《太白阴经》卷一之〈人无勇怯篇〉对勇怯与地域之关系提出了旷古绝今之 论,而辛弃疾则於〈自治〉篇中对:「臣闻今之论天下者皆曰...
  • 《宋史·辛弃疾传》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
  • 辛弃疾的列传翻译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
  • ‘美芹之献’典故出处?
    měi qín zhī xiàn 释义 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出处 《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美芹十论》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该书从第一论以至于第十论,无一不是精辟之论。所谓简介,...
  • 自治辛弃疾文言文
    4. 辛弃疾的 美芹十论自治翻译 原文与翻译总序臣闻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于;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 虏人凭陵中夏,臣子思酬国耻,普天率土,此心未尝一日忘。臣之家世,受廛济南,代膺阃寄荷国厚恩。 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毫,涉沂海,非其志也。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

  • 13459644841:   关于爱国忧民的故事 -
    姚司振  ______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13459644841:   菜芹之论谁写的
    姚司振  ______ 辛弃疾

    13459644841: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什么意思?
    姚司振  ______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出自宋代辛弃疾《鹧鸪天》.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等抗金意见书,但朝廷却置之不理,致使它成为一纸空文!倒不如将那洋洋万言的抗金方策,去换一本邻家种树的书来得有用啊!

    13459644841:   纳款于朝什么意思 -
    姚司振  ______ 解释如下 纳款于朝就是为上缴给朝廷使用的意思. 出自: 辛弃疾《进美芹十论子》:“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

    13459644841: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蕙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写谁?谢谢 -
    姚司振  ______ 郭沫若题写于辛弃疾墓前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3459644841:   请于朝的于什么意思 -
    姚司振  ______ 于,往也,去也.意思是请求去朝(廷)拜(见).

    13459644841:   郭沫若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 -
    姚司振  ______ 上联的意思是他继承苏轼扛起豪放派的大旗,所以李清照不对,她是婉约派的;下联美芹指的是辛弃疾上书朝廷的《美芹十论》,主要陈述恢复中原的大计;悲黍用的《诗经·王风·黍离》的典故: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13459644841:   辛弃疾出自那个朝代. -
    姚司振  ______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