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互文的诗句有哪些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王昌龄诗中运用互文手法,跨越时空,把历史于现实融为一体的诗句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
  • 采用互文手法的诗句
    4. "举世皆无争,唯我独狂笑。"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句诗借用了李白《将进酒》中的“李广难煞云长<云长,张翼德,在《三国演义》中有云长之称>剑气尽,关羽不争锋",通过对比关羽不争锋和自己狂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个性和独立精神。这些诗句都展示了诗人在创作中玩味互文手法...
  • 观沧海中运用了互文修辞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 有哪些常见的互文诗句?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但互文的巧妙在于,“物”和“己”并非孤立,而是相互映照,强调的是人应超脱于外物和个人得失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这种境界,正是范仲淹在诗中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这些互文诗句,通过精巧的句式和...
  • 木兰诗中用了互文的句子有哪些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运用互文手法写景的诗句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来写景。互文是一种上下句间文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的修辞手法。“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可以译为:半夜的明月与清风,惊动了枝头喜鹊,送来了远处的蝉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全文 宋代...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互文手法的诗句是?
    主人下马客在船。这里的“主人”及“客”为互文。“下马”和“在船”并不分属于“主人”和“客”, 其实从《琵琶行》诗后面的内容也可以看出,“主人”与“客”都上了船,“主人”还要在船上尽一回地主之谊“举酒”送客,况且随后他还“移船”邀请了琵琶女“添酒回灯重开宴”。倘若将主客两者...
  • 运用互文的诗句
    在诗歌中,互文有时候被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韵味。以下是一组运用互文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其中“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话借用了《庐山谣》中的“远...
  • 鲁山山行中互文的诗句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 《木兰诗》中互文的诗句解释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到各个集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用具(也可以字面意思译为:到东边的集市买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鞍鞯,到南面的集市买辔头,到北面的集市买长鞭)打开我各个...

  • 13459694175:   中考古诗词:什么是互文
    从郎娅  ______ 互文,也叫互辞[1] ,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

    13459694175:   '秦时明月汉时关'什么意思?
    从郎娅  ______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互文. 互文是指古诗文中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互相,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分为单句互文和对句互文.理解这类句子时,要兼顾前后意思,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体会其“文约意丰”的表达效果.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互文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单句互文,句中的“秦”和“汉”、“月”和“关”交错.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正确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13459694175:   需要古诗中一些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最好指明出处;还有古文中运用互文的句子. -
    从郎娅  ______ 古诗歌中有许多这样的句子,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运用对偶手法;乐俯双壁之一的《花木兰》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手法.

    13459694175:   秦时明月是什么意思?
    从郎娅  ______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是指古诗文中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互相,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分为单句互文和对句互文.理解这类句子时,要兼顾前后意思,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体会其“文约意丰”的表达效果.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互文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单句互文,句中的“秦”和“汉”、“月”和“关”交错.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正确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13459694175: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什么意思? -
    从郎娅  ______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这两句是“互文”,出句与对句互相交织,意思是:在初晴的中午,有着小岛的池塘里涨满了春水,小小花圃中鲜花盛开,更加富有韵味.

    13459694175:   诗词修辞手法多句互文是怎么回事?
    从郎娅  ______ 多句互文,就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木兰辞》“东市买验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其 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对举互文,可理解为“(到)东西南北 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又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句可理解为“(兰芝)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 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由此表现出兰芝的多才多艺和知书达理,并不是一年学会一种.这种多句互文,在词中出现的几率很小.

    13459694175: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中"山穷"与"柳暗","水尽"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相互对应. -
    从郎娅  ______ 古意: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园紧簇的景象.现意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13459694175:   你死我活是不是互文的手法啊? -
    从郎娅  ______ 楼上的,别信口开河.不是互文.互文是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句之中.否则,如:男尊女卑,坐北朝南,尊老爱幼,相夫教子等何解.

    13459694175: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的 初中语文书里的全部古诗 -
    从郎娅  ______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评析:颔联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虽苦累却满不在乎.描写了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

    13459694175: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互文,你还能写出其它?
    从郎娅  ______ 1、本句互文:指同一个句子中有些词语相互映衬呼应,合而见义.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前一句中,“主人”与“客”互补,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