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中的因字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5-31
  • 文言文中,“因”字的解释有哪些?
    8)继续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古文中的“因”是什么意思?
    ①<动>因袭;遵循。《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译文:秦孝公死了之后,秦惠公、秦武公、秦昭公、秦襄公继承秦国的事业,按照原来的既定方针,向南攻取了汉中,向西占领了巴蜀,在东面割占了富饶的土地,向北收...
  • 因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 请告诉我-- "因"字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
    “因"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因袭;遵循;接续;依照;顺应;原因;机会;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一、因的释义 1、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2、理由。3、依,顺着,沿袭。二、汉字字源 “因”是“茵”的本字。意思是“褥子”或“垫子”。三、组词 主因...
  • 文言文中的因字是什么意思
    1、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2、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3、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4、顺应。《察今》:“变法者因时而化。”5、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6...
  • 因.文言文
    ◎ 因囙 yīn〈名〉(1) (会意.从囗( 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2) 同本义 [mat;cushi on]因,就也.——《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3) 原因 [cause]贵贱虽复殊途,因果...
  • 文言文字因的意思是凭借的例句
    ⑵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④因其固然。⑶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 "因"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 请告诉我-- "因"字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
    1、依靠、凭借。引证: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载驰》先秦·许穆夫人 翻译: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2、...
  • 古文中的“因”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的“因”有多种意思,具体如下:(一)“因”作介词有如下意思:1.依照,根据。示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2.依靠,凭借。示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3.趁着,趁此。示例: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4.通过,经由。示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因文言文古义
    ⑪<;连>;因为;于是。 2. 语文文言文中的 而 古义有哪几种用法,应该怎么区别 啊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
  • 文言文中“因”的用法
    一、作动词:因袭,遵循。“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白话译文:继承秦国的事业,按照原来的既定方针,向南攻取了汉中。出处:汉代·贾谊 《过秦论》二、作动词:接续。“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白话译文: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出处:春秋·孔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

  • 13569369524:   初中文言文单个字解释 -
    仰松琛  ______ 士兵大多愿为其效力 为,给,为(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为,用土筑 陈胜把自己立为将军,为,当作 凭您的功劳,应该称王啊,为,成为 国号是张楚 为,是

    13569369524:   请问初中文言文中,有没有而是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谢谢. - 作业帮
    仰松琛  ______[答案] 表因果关系 翻译为因而 野芳发而幽香 /因而

    13569369524:   初中文言文【之】、【于】字用法 - 作业帮
    仰松琛  ______[答案] 之:1、的(盖追先帝之殊遇)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代词 4、动词,到(辍耕之陇上) 5、放在句末,凑足音节,无实意(处处志之) 6、宾语前置(何陋之有?) 于:1、在(于厅室之东北角) 2、...

    13569369524:   初中文言文之,以字举例 -
    仰松琛  ______ 基本字义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

    13569369524:   初中文言文中字的用法有哪些 -
    仰松琛  ______ 字 zì 动词义: 1、会意兼形声字.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

    13569369524:   谁有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所有意动用法的字或词?(举例说明) -
    仰松琛  ______ 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现象.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会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一、何谓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

    13569369524: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
    仰松琛  ______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 臣以...

    13569369524:   初中文言文中有关“负”字的诗句以及意思 -
    仰松琛  ______ 初中文言文中有关“负”字的诗文句子有: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吴均《与朱元思书》负:依恃,凭仗. 2、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愚公移山》负:背负.以背驮物.

    13569369524:   初中文言文 -
    仰松琛  ______ 那篇文章?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例: 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 ⑵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⑶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 ...

    13569369524: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解题技巧
    仰松琛  ______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