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前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董大与高适 故事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
  • 别董大中的千里,有人说改成十里,哪个好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
  • 有关离别的诗句的赏析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7.谁家玉笛暗...
  •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作者:李颀
    “言迟”两句概括董大的技艺。“言迟更速”、“将往复旋”,指法是如此娴熟,得心应手,那抑扬顿挫的琴音,漾溢着激情,象是从演奏者的胸中流淌出来。董大的指法使人眼花撩乱,那么琴声究竟如何呢?诗人不从正面着手,却以种种形象的描绘,来烘托那凄恻动听的声音。琴声忽纵忽收时,就象空廓的山间,...
  •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渲染了一种阴郁寒冷的气氛,让人顿生风雪日暮,游子何之的感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五)离别诗歌除了以上表达的情感之外,还有的诗歌表达了友人离去以后的孤独寂寞的情感...
  • 十首与雪有关的古诗,带赏析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析:...
  • 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点明了离别时间,也渲染了送别的环境气氛,给人以无限凄凉之感。“千里黄云”、“北风吹雁”是两个极富有西北景色特点的意象。既衬托凄凉,又点出诗题中“别”字,两个意象跟整个画面和整个情韵和谐一致,水乳交融,何尝不是说董大就是一只将要离别的“雁”呢?留恋之情隐隐可见。然而诗人并不...
  • 高适和董大因为什么成为知音?
    董大即董庭兰,高适因欣赏董庭兰的音乐才能而与之私交甚好,成为知音。董庭兰在没有学习筚篥之前,一直专注于对七弦琴的研究,造诣非常高。但遗憾的是,唐朝国风开放,胡乐很是盛行,而古朴的七弦琴便很少有人知晓,更别说弹奏了。虽然身怀绝技但却难觅知音,而高适也略懂音律,非常欣赏董庭兰的才能,...
  • 一些有名的古诗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
  • 送别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写的是送行及送行之后情景,前两句写送行,交代时间地点,一个愁字语带双关,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三句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表达出来。日晚写时间之久,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自然地带出末一句,此句是所望之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日晚寒鸦尽,空余江水东,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寞空虚的感触...

  • 19665323709:   别董大的前两句有何作用? -
    明苇娄  ______ 前两句是景物描写,他既表明了送董大的时间是在冬季,也通过景物渲染了作者和朋友之间分别时的难过心情.

    19665323709:   别董大一诗前两句渲染了怎样的送别环境? 雪中的雁 是否具有其他意向? -
    明苇娄  ______ 落日黄云,大地苍茫,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雪中之雁 暗比自己如雪中之雁,孤独寂寥.

    19665323709:   别董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高适,前两句诗描绘了 - ---的景象 -
    明苇娄  ______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头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

    19665323709:   别董大这首诗的前两句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明苇娄  ______ 北方初冬的离别画面.

    19665323709:   别董大前两首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
    明苇娄  ______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眼阳光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

    19665323709:   别董大前两句是描写()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到一股寒意,衬托出诗人和朋友离别是() -
    明苇娄  ______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 )写的,前两句是描写(离别的时间、景色)的,大体意思是( 前两句写眼前的景色后两句抒发依依惜别的情谊,离别的愁绪,还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到一股寒意,称托出诗人和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董大是指: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题目的意思是: 送别友人董大 这首诗前两句中(曛:昏黄)暗示离别的时间. (北风)和(雪)可以看出是冬天,后两句诗是(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出作者对朋友的彼此这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19665323709:   别董大一诗前两句衬托出诗人和朋友离开是怎样的心情
    明苇娄  ______ 表达了诗人对董庭兰的劝慰以及祝福!激励他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19665323709:   别董大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
    明苇娄  ______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赏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

    19665323709:   别董大诗前两句描写了什么 -
    明苇娄  ______ 别董大诗前两句描写了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深挚的别离心绪,故能;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

    19665323709:   《别董大》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景色?有何作用?并分析后两句. -
    明苇娄  ______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