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问题万能公式初二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动点问题万能公式是什么?
    一个万能的方法,那就是化动为静,根据行程问题的公式,速度×时间=距离。相关点法(代入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如果动点P的运动是由另外某一点P'的运...
  • 初二动点问题的解题公式口诀
    初二动点问题的解题公式口诀如下:1、仔细读题,分析给定条件中哪些量是运动的,哪些量是不动的.针对运动的量,要分析它是如何运动的,运动过程是否需要分段考虑,分类讨论.针对不动的量,要分析它们和动量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建立这种关系。2、画出图形,进行分析,尤其在于找准运动过程中静止的那一...
  • 万能24点公式是怎样的呢?
    万能24点公式是: [cos(x')+cos(y')+cos(z')+cos(w')]!=24 。对四个数求导得0,求余弦相加等于4,4的阶乘等于24。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公式称为求24点的万能公式。除非你和别人约定了只能使用加减乘除,否则在不限运算法则的情况下,该公式可以解决任何四个实数计算24点的问题。巧算24点对于培...
  • 动点问题解题技巧初二
    相关点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y′表示为x,y的式子,再代入Q的轨迹方程,然而整理得P的轨迹方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一般地:定比分点问题,对称问题...
  • 初二动点问题的方法归纳
    初二动点问题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建立坐标系、运用函数关系以及运用定理和公式三点。1、建立坐标系: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是解决动点问题的第一步。通过建立坐标系,可以将抽象的动点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坐标表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运动过程。在建立坐标系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原点和坐标轴,以便于描述问题的几何...
  •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公式万能公式是什么?
    对称点公式:求点A(x1,y1)关于直线l:ax+by+c=0的对称点B(x2,y2)。1、斜率方面。直线L的斜率为K1=-a\/b。那么由AB所构成的直线与L是垂直的关系。所以K2=a\/b=y1-y2)\/(x1-x2)方程①。2、点线方面。对称点与A的中点必在直线上。所以a(x1+x2)\/2+b(y1+y2)\/2+c=0方程②。联立...
  • 关于初中数学设点法的问题
    请问点M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到直线y=x的距离最大,那么你设M(m,—m^2+3m+1),通过一系列的做法可以求出点M的坐标的,具体的我就不解了,你可以到百度上搜一下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或许对你有帮助,当你想不出来辅助线时,你可以用这个公式的,接近此类题目的万能公式吧。
  • 点关于直线对称点的公式
    如果点P(x,y)关于直线y=kx+b的对称点为P'(x',y'),则有如下关系:k=-1\/k。PP'垂直于直线y=kx+b,即(x-x')(kx-kx')+{(y-y')(y-y')}=0。中点在直线y=kx+b上,即(x+x')\/2+(y+y')\/2=k(x+x')\/2+b。一、对称点公式的应用:1、解对称点问题:已知一个点P(x,y...
  •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公式万能公式是什么?
    两点关于直线对称公式为:关于直线对称方面,有f(x,y)=0关于直线Ax+By+C=0的对称曲线为f(x-(2A*(Ax+By+C))\/(A*A+B*B),y-(2B*(Ax+By+C))\/(A*A+B*B))=0。点关于点对称点画法:连接两点AB并延长至另外一点A‘使得A'B=AB即可。点关于直线对称点画法。过点作直线的垂线...
  • 初一动点问题的解题公式口诀是什么?
    动点问题初一公式口诀为:已知A点在数轴x1,B点在数轴的x2,a从A点出发,速度为v1,b从B点出发,速度为v2,则相遇时间t=|x1-x2|\/(v1-v2)(v1与v2速度方向同向)。简介:数学(mathematics、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

  • 19775049523:   初二数学动点题目,物理公式 -
    班咽侄  ______ 电功率=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 电功率=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你那个写错了,而且这两个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另外还有普遍适用的: 电功率=电压乘以电流 电功率=消耗的电能除以通电时间

    19775049523: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解题窍门是什么如题,一看到这类题目就觉得无从下手, - 作业帮
    班咽侄  ______[答案] 首先是要利用对称线,最值等公式和令函数值为0来确定它的大致图形,然后利用其他条件来进一步确定图形,这个时候就是要尽量利用条件确定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然后再进行进一步分析,至于具体窍门就要你自己积累了

    19775049523: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怎样解 - 作业帮
    班咽侄  ______[答案] 初中数学的动点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动点1.运动的动点:此类动点给出的有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我们主要根据运动速度*时间=路程,来表示某些线段的长.根据动点的位置可以将线段分为走过的(根据速度*时间来进行表示)...

    19775049523:   初二函数解题技巧,重点例题 -
    班咽侄  ______ 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计算

    19775049523: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求大神 -
    班咽侄  ______ 因为角OBA=30° 角BOA=90° 所以AB=2OA 因为B点坐标是(0,2根号下3) 所以OA²+2根号下3的平方=(2OA)² 算出来OA=正负2 因为图上是在正数范围 所以A的坐标是(2,0) 运动的面积分成三个部分 先算当FEDG移动的和AB重合时的D点坐标 算出来是(2- 三分之根号下三,0) 推出G点坐标大于0 所以先是移动进去的时候 当0≤t≤1的时候 s=t 其实就是算正方体进去的面积 然后1≤t≤2-三分之根号下三 的时候因为正方体完全在里面 所以s=1 然后就是运动出去的时候2-三分之根号下三≤t

    19775049523:   初二数学动点【求解】 -
    班咽侄  ______ 解答:过C点作AB的垂线,垂足为M点,延长CM至N点,使NM=CM ﹙实际上是作C点关于AB的对称点N点﹚ 连接ND,交AB于E点,这时候的E点使CE+DE有最小值.证明:连接CE,易证EC=EN,∴CE+DE=N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NB,易得:∠CBN=90°,NB=CB=2,DB=1,∴由勾股定理得:ND=√5 ∴CE+DE的最小值=√5

    19775049523: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 急需 速度已知A(4,0)B(0,4)(1)求直线AB解析式(2)点P从A点出发沿x轴向O点运动,点Q从O点出发烟y轴向B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且速度... - 作业帮
    班咽侄  ______[答案] 1 用截距式:x/4+y/4=1 2 P(4-t,0) Q(0,t) 同样用截距式 x/(4-t)+y/t=1 (0

    19775049523:   初二的动点问题,马上要,很急!!!!!!! -
    班咽侄  ______ 第一小题:4s + 2s + 4s 一共 10s第二小题:当0<=t<=4时,s = (t^2) /2当4<=t<=6时,s = 8当6<=t<=10时,s = -(t^2) /2 + 6t - 10第三小题:...

    19775049523:   搜一题关于初二的动点问题最好能与函数结合, - 作业帮
    班咽侄  ______[答案] 1、如图1,梯形ABCD中,AD∥ BC,∠B=90°,AB=14cm,AD=18cm,BC=21cm,点P从A开始沿AD边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B向点B以2 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秒.当t= 时,四边形是平...

    19775049523:   求初二数学有关动点的问题 -
    班咽侄  ______ 如图,边长为a的菱形ABCD中,∠DAB=60度,E为AD上异于A、D两点的一动点,F为CD边上的动点,且AE+DE=a,AE+CF=a,请说明:无论E、F怎样移动.三角形BEF总是正三角形 图:https://gss0.baidu.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CA%B1%C9%D0%C0%D6%D4%B0/pic/item/f67ba41e987feb1e403417f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