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夷陵之战的经过
    夷陵之战的经过 夷陵之战又叫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起的一场战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为了替关羽报仇,他立即挥军东征,气势雄壮,东吴国君孙权立即命令陆逊率军迎战,陆逊运用以逸待劳的策略...
  • 夷陵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夷陵之战亦称“犹亭之战”。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率军4万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孙权以镇西将军陆逊领兵5万抵御。蜀军挺进姊归(今属湖北)。二年二月,蜀军进至犹亭(今湖北宜都西北),五月,蜀军自巫陕至夷陵(今河北宜昌)连营,希图速决取胜。陆逊则坚守不战,使深入五、六百里...
  • 夷陵之战
    提起来三国中最重要的战争之一,就不得不提对于后期局势最有影响力的夷陵之战。众所周知这是蜀主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主动兴兵攻打东吴,结果却在夷陵这个地方大败而归损失惨重,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刘备是一个不懂军事的庸才。其实夷陵之战中蜀汉惨败,并非完全是因为刘备不懂兵法谋略,而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真实原因并不...
  • 三国的夷陵之战是哪一场战争?
    猇亭之战一般称之为夷陵之战。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之后,刘备不顾诸葛亮等人劝阻大举攻吴,想为关羽报仇,同时夺回荆州。同年7月,刘备亲自率领10多万蜀汉大军,发动了对东吴的大规模战争。刘备派大将吴班、冯习为先锋带领4万多人,攻取峡口,在巫地(今湖北巴东)打败...
  • 三国时夷陵之战概述?
    夷陵之战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东吴大都督陆逊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境)击破蜀昭烈帝刘备所率蜀军进攻的著名的战略决战。 东吴孙权擒杀蜀名将关羽,袭夺被刘备所占的荆州后(参见江陵之战),刘备欲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 决意伐...
  • 简述夷陵之战
    历史上的彝陵之战发生于蜀汉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在此之前,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严重损害了刘备集团的利益。章武元年七月,刘备不顾群臣反对,亲率大军攻吴,企图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率兵抵御。两军在彝陵一带相持近一年,至章武二年闰六月,陆逊利用蜀军兵疲...
  • 夷陵之战简介
    之后,服务员前往武陵,为当地土著人民争取与吴作战的权利。可以说刘备东征前期极为顺利,士气大振。另一方面,孙权在与刘备媾和失败后,与曹、魏反方向媾和,避免两线作战,派自己的儒将鲁迅积极作战,但人数只有五万。然而就在这时,夷陵之战转到了吴栋一边。鲁迅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地形条件的...
  • 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主要发生在哪个城市
    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主要发生在在夷道(今湖北宜都)、建平(今四川巫山北)、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巫峡、涿乡(今湖北宜昌西)一带。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
  • 夷陵之战到底双方究竟有多少兵力
    夷陵之战的双方兵力在三国时期的大大小小战役中,算是参与人数众多的,而且这次蜀汉的主帅是刘备,让这次战役的历史影响深远。 后世通过历史文献考据,东吴和蜀汉双方投入的兵力相差不几,没有演义中那样的夸大,东吴约7万人,而蜀汉有20万之众,这主要是后世街头巷尾的评说书人为了突出这场战役的精彩度,以少胜多的反转剧情...
  • 夷陵之战的意义
    所以 夷陵之战才是奠定天下三分最重要的一个战役 问题二:夷陵之战这个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个人觉得,夷陵之战其实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分别来讲: 在刘备这边:1.要顾全大局,不可随意挑起战争,夷陵之战爆发的原因演义上说是因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历史上可能原因更实际点,就是刘备不愿放弃荆州,不管是什么原因。夷陵...

  • 18615159983:   刘备打夷陵之战到底是什么意思 -
    博希拜  ______ 按演义,就是要灭东吴为关羽报仇.按历史,目的是通过对东吴作战,压迫东吴,迫使东吴接受合约,比如说交换荆州等.

    18615159983:   夷陵之战简介:蜀国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博希拜  ______ 原因是刘备感情用事 被兄弟之情冲昏了头脑 才会大举伐吴 也是他太过着急 不先勘查地形 才驻扎在森林里 被陆逊一把火烧掉 公元220年 吴国勾结魏国 夹击荆州 擒杀关羽父子 关羽的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痛哭 立誓灭掉吴国 为关羽报仇 张飞本率...

    18615159983:   夷陵之战到底该不该打 -
    博希拜  ______ 根本就是不是,说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完全是为了美化陆逊.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东吴早就已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别的不说,光说兵力方面,东吴的兵力就不比蜀汉的少.而且夷陵之战,刘备身边已经没有丰富经验的将领,比如张飞在出战之前死了,赵云,马超,魏延这些都没来..身边都是一些没经验的将领.

    18615159983:   夷陵之战的双方和结果 -
    博希拜  ______ 刘备败 陆逊胜

    18615159983:   夷陵之战 - 三国时吴蜀之战的夷陵之战到底是夷陵还是彝陵,这是两个地方还是一个
    博希拜  ______ 夷陵和彝陵是一个地方,在湖北宜昌东.最初称夷陵,秦时改称巫县,吴后改为西陵,晋又改回夷陵.历史、文学著作记述此事,有的写“夷陵之战”有的写“彝陵之战”.《三国演义辞典》[彝陵]这一词条,明确释为:"县名.即夷陵.属荆州南郡.故城址在今湖北宜昌东." 辞典词条记:《辞海》[夷陵]:"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新华词典》[彝陵之战]:"即犹亭之战.三国时吴蜀争夺荆州的重要战役,自巫峡至彝陵(今湖北宜昌东)……".无论作"夷陵"还是"彝陵",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即湖北的宜昌.

    18615159983:   请告诉我三国中夷陵之战的简要经过 50字左右 谢谢啦 -
    博希拜  ______ 蜀祭酒程畿,匹马奔至江边,招呼水军赴敌,吴兵随后追来,水军四散奔逃. 畿部将叫曰:“吴兵至矣!程祭酒快走罢!”畿怒曰:“吾自从主上出军,未尝 赴敌而逃!”言未毕,吴兵骤至,四下无路,畿拔剑自刎.后人有诗赞曰: “慷慨蜀中程祭酒,身留一剑答君王.临危不改平生志,博得声名万古香.” 时吴班、张南久围彝陵城,忽冯习到,言蜀兵败,遂引军来救先主,孙桓方才得 脱.

    18615159983:   关于夷陵之战 -
    博希拜  ______ 东吴孙权占领了荆州,破坏了诸葛亮的在三顾茅庐时大战略,荆州四战之地,四通八达,在诸葛亮的战略里,荆州是重中之重,既可威胁东吴,也可里北上伐魏,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沿基地,关羽被杀,荆州丢了,蜀国就只能守,而不能攻,而吴国就可以西进可威胁蜀国安全,北上可伐魏!替关羽报仇只是刘备的一个借口,其主要目的是想夺回荆州.然而刘备仓促起兵,准备不足.陆逊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最终火烧连营,大破蜀国,蜀国从此国力衰弱,.

    18615159983:   三国演义中介绍夷陵之战是哪一回?曲阿之战的是哪一回? -
    博希拜  ______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孙吴之间争夺荆州的重要战役,蜀汉的惨败导致蜀汉永远失去了荆州.此战因交战于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史称夷陵之战;又因最后决战于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亦称猇亭之战.《三国演义》中用三个章回写了夷陵之战的始末: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曲阿之战】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在孙策平江东之战中,折冲校尉孙策夺取扬州刺史刘繇根据地曲阿的作战.《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