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500问学佛问答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请教几个和佛法有关的问题:
    我们只觉得晚上做梦是虚妄的,没有警觉到日常生活也是 梦,假如能够体验到现在目前的生活也是虚幻的,那么,学佛才有点像样,否则,把佛经的梦幻、空花当成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行的话,那么去念个咒子, 吽 啊吽的!哈拉、哈拉,唏呖,唏呖,呼噜、呼噜!-娑哈!什么理由?不知道!咒子是秘密,不要问...
  • 佛问题,念佛经问题,请教大师指点,谢谢(请学佛的师兄回复,不是学佛者不...
    1.念诵佛经前,心生恭敬就可以了。有条件洗手焚香最好。2直接照经文读诵就很好,不需要说请观音菩萨来。3.心念一动,观世音菩萨都知道,读经观世音菩萨更加知道。4我们做任何事一切佛都知道。《金刚经》说,“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参考资料:《金刚经》...
  • 学佛疑惑,请引用经典回复
    6 舍戒就是对自己已经发下的誓言难以遵守,所以选择了放弃,只要不是破出家人的根本重戒的话,都还是可以再受的,因为即使是出家人也是一点一点的让众多戒律具足的,这点想知道根据更容易了,去问问出家人吧 7 这句话应该说的是净土法,现在大多的学佛人,都会发愿要往生各种佛的净土 8 你问本尊...
  • 佛教问题,求高人解
    我们学佛的初级目的:出离生死苦海,不受六道轮回;我们学佛的终极目的:上求无上佛道;下化无边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又叫做“诸佛通愿”:诸佛在因地时,都发过这个愿,若无这四宏愿,诸佛无以成佛,佛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求...
  • 佛学问答
    我来回答这个佛教的问题,而不是门外汉看热闹。释迦牟尼佛是看到了世间的苦,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怨憎会苦。这八种苦。 他出家就是为了寻求解脱苦恼的方法。经过他七年苦行,阅遍当时印度所有的宗教(96种)。每一种他都进入修行,发现这些宗教的最高境界是八种禅定,...
  • 佛教问答
    看过您的一些回答,第一印象您是主张顿悟、无修的,不知何故会对步骤、框架有兴趣。修佛,即大乘道,且不论小乘,从形式上说,佛法就只有教法与证法两种,教法为经律论,证法为戒定慧,二者不偏废。从内容上说,就是境行果。成佛必圆满法身、色身,法身的因是智慧资粮,色身的因是福德资粮,依胜...
  • 佛教问答:释迦牟尼佛是怎样修行成佛的
    南无阿弥陀佛 问:请问释迦摩尼佛是怎么修成佛的?学佛有问必答:释迦牟尼佛并不单纯依靠这一生修行成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无数世修行,在燃灯佛的时代,释迦牟尼曾经是位很虔诚供佛的善慧童子,有一次见一位王族女子拿着很稀罕的五茎莲花,就发心重金买下来供养燃灯佛。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行走...
  • 在家学佛者,吃饭时菜里有一点点葱做调味可以吃吗?
    做菜,放一点葱蒜调味是许可的。请看下面的佛学问答:【问】:末学在学佛50问中见有一条内容是要断五辛(韭菜,葱,蒜等)这在中医上都是有药效的,为什么佛学中让断五辛呢,请各位大德开示,阿弥陀佛。【答】:因为“五辛”吃后,一会口臭,引来恶鬼舔食嘴唇,护法善神远离;二会刺激欲望,导致犯戒...
  • 佛教问题
    我的藏传佛教上师泽翁降参仁波切, 总是在我们弟子面前重复句话:“为什么你们看不见佛呢?!”上师一天要重复好多次,我们也在想为什么我们老看不见佛?您能看见佛吗?“境无美丑,关键是心”,禅宗有个公案,我们学习一下:《药山惟俨禅师》看经次,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甚么却自看?...
  • 关于佛法佛学的一些问题
    我们学佛,现在有两个小册子,一个《认识佛教》,一个《三皈传授》,这两种东西是必修课,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佛教究竟是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教要怎样去修学?那就在三皈上。三皈,古时候的名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个时候讲解,大家能够理解不会产生误会,现在误以为佛法...

  • 13584352983:   学佛问答:一个人疾病缠身,我们应该怎么做 -
    竹政法  ______ 不是修行者,不能单纯只靠佛法,因为信心没有建立起来.还是去看医生吧! 在佛教眼里,人会得三种病:1、身理病;2、心理病;3、负能量病(佛教称之为“业障病”).得了前两种病,虽说从佛法角度而言是四大不调原因所致,但世俗的...

    13584352983:   佛问题,念佛经问题,请教大师指点,谢谢(请学佛的师兄回复,不是学佛者不要回复,谢谢) -
    竹政法  ______ 楼主您好! 您根本不必担心这件事,只要心中对佛菩萨有一个忆念,佛菩萨都能感应得到.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

    13584352983:   学佛问答:什么是孝敬父母儿女 念佛往生度众 -
    竹政法  ______ 法华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而不相违背.六祖云2113: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又,5261修行来讲,古德云:但尽凡心,别无圣解.你但能在家孝养父4102母,教育好子女,尽自己本分,再发愿念佛,求生1653净土,普度群萌,此即是孝敬父母儿女,念佛往生度众.太虚法师有偈云:内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容实.

    13584352983:   【佛学问答1 】念佛时产生恶念怎么办? -
    竹政法  ______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在念佛堂念佛时,经常有很多的恶念,比如看佛像时,就想我为什麽要拜你!有时还谤佛,产生淫念等等好可怕!请老法师慈悲救救我. J K老法师答:这些问题不是你一个人有,有的人很多,为什麽会有?这是宿世今生...

    13584352983:   「佛学问答」一乘法师:为什么有人学佛会越来越烦恼 -
    竹政法  ______ 学佛后,疑惑越来越多,因此烦恼也就越多,随着思考和领悟,疑惑和烦恼就越来越少.

    13584352983:   初学佛,问一问题 -
    竹政法  ______ 你没智慧,不懂得做人,不懂得明则保身,是你自己的问题啊!学佛要你放下自我,不是放弃自己.做人处事要圆滑通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