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首诗全诗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苏轼说的:什么一日无肉什么一日无竹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借此典而颂于潜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
  • “宁可居无竹”后面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于潜僧绿筠轩和於潜僧绿筠轩是同义词】顺序颠不颠倒都毫无意义,要求是明白意思。①於潜: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 ②僧:...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意思是什么?_百度...
    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借此典而颂于潜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百 ...
    这句话出自苏轼诗 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全诗大意为,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古人为什么偏爱竹子?
    这句诗出自宋代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原文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这句诗表明了作者的心性高洁,宁愿做精神上的高雅之人,不愿做受困于物质上的俗人,认为精神上的高贵比...
  • 盖取东坡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赏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一句出自那里呢?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 “无竹令人俗”这句话来自苏东坡的哪个典故?
    出自北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愿对你有所帮助!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此诗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古代人认为竹子是有气节的象征,不肯折腰,竹子在植物中被称为君子,所以宁可吃的饭里面没有肉,也不能在生活中缺少了应有的气节,人争一口气,所以人...

  • 15799593885:   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
    雕娜黎  ______ 出自《於潜僧绿筠轩》 解释: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本句喻指生活宁可不要物质上的欲望也要活得有情趣. 原文 於潜僧绿筠轩⑴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

    15799593885: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雕娜黎  ______ 宁可吃饭不吃肉,不可居处不种竹. 古人认为种竹是美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语出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可须臾离乎?”其他 宁可吃饭时没有肉吃,不可以使居处没有竹林.宋·苏轼《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用于表达对生活的需求.古代人认为竹子是有气节的象征,不肯折腰,竹子在植物中被称为君子,所以宁可吃的饭里面没有肉,也不能在生活中缺少了应有的气节,人争一口气,所以人活着应该有骨气.

    15799593885:   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的意思是什么 -
    雕娜黎  ______ 宁可 不吃肉,也不可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

    15799593885: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雕娜黎  ______ 指人可以过清贫的生活,但不能没有 高尚的节操.这句话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 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 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15799593885:   苏轼写竹子的诗是宁可是无肉,不可居无竹.还是血压不倒,风吹不着(有错别字,懒得管了) - 作业帮
    雕娜黎  ______[答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15799593885:   何处箖箊有敝庐,空存老树与清渠是什么意思 -
    雕娜黎  ______ 意思是:在那竹林之中有间简陋的小屋,旁边是古老的树木与清沏的水渠. 出自清代王苹的《南园》诗: 何处箖箊有敝庐,空存老树与清渠. 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 草色又新秋去后,菊花争放雁来初. 菘畦舍北馀多少,取次呼童...

    15799593885:   “无竹令人俗”这句话出自苏东坡的哪个典故? -
    雕娜黎  ______ “无竹令人俗”这句话出自北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 1、“无竹令人俗” 读音:wú zhú lìng rén sú 释义:用通俗简单的话解释就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没有房子住. 2、简介: 《於潜僧绿筠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诗以五言为主,以议论为主,并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 3、全文赏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15799593885: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疲,无竹使人俗."的意思 -
    雕娜黎  ______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称.

    15799593885: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疲,无竹使人俗."的意思 -
    雕娜黎  ______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称.

    15799593885: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怎理解? -
    雕娜黎  ______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体现了诗人高雅的品味,清新脱俗之意句句流露.以外在表象和内在心境做对比更能表法一处.人不食肉可以身体健康,但人失去了内心却无法医治,道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