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知识点整理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小石潭记预习的重点
    1、要注意名词做状语的用法较为多,如:潭西南而望 此中西南为向西南的意思,这是此篇文章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2、倒装,如“全石以为底”以全石头为底下面给你详细讲解一下:作者介绍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
  • 小石潭记的知识点,不管是哪来的,只要是词类活用一类的就采纳。急急急...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2.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4.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澈 :形容词作动词,照到。5、俶尔远逝。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
  • 小石潭知识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指明了小石潭的方位。“小丘”,即前一篇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中说的小丘,是小石潭方位的参照物。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水声悦耳,引动了作者的好奇,当然要去看个究竟。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是寻到小石潭的经过。“伐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呼应,...
  • 小石潭记通假字 小石潭记知识点介绍
    1、通假字:具:通俱,“ 都”的意思。属:通嘱,“嘱咐”的意思。见:通现,“出现”的意思。2、相似词句:《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清,是什么造成的
    《小石潭记》知识点 1 、本文按 作者游览的先后顺序 来写景抒情,依次写 了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抓住了小石潭 幽静 的特点,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的 整体感受,表现了 作者被贬后抑郁苦闷的 心情。2 、作者在写水时,运用了 正面描写 和 侧面...
  • 小石潭记通假字 小石潭记知识点介绍
    除了通假字外,《小石潭记》中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知识点。例如,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石潭的清幽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石潭记》这篇优美的...
  • 文言文阅读常识储备1
    1. 高中文言文常识整理 阅读《小石潭记》,复习下列题型 一、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___ _,字___,河东人,___ _代文学家,他和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 之首。本文是《 》中的一篇。 二、注音 清洌( )俶( )尔篁( )竹卷( )石底以出 为坻( )嵁( )翕( )忽() 然不动 寂寥( )无人 悄( )怆...
  • 小石潭记中的古今异义 小石潭记知识点古今异义
    《小石潭记》中的古今异义字词如下:1、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
  • 《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
    1.《小石潭记》知识梳理 1.“伐竹取道”说明小石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前没有人来过,还没有道路,所以作者发现后才会“心乐之”。 2.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描写的? 清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文中在描写水中的鱼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突出了鱼...
  • 怎样找到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复习知识点语文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第26课 小石潭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 清冽 坻 屿 嵁 佁然 翕忽 幽邃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水尤清冽 尤:格外。 (2)卷石底以出 卷:翻卷。 (3)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4)斗折蛇行 斗:象北...

  • 13370122671:   《小石潭记》基本内容 -
    訾薛萧  ______ 全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概貌.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水尤清洌”)写小石潭的方位和循声发现它的情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指明了小石潭的方位.“小丘”,即前一篇游记《钴鉧潭西小...

    13370122671:   人教版初二下册26课小石潭记的课文理解,归纳以及讲解 -
    訾薛萧  ______ 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设计思路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

    13370122671:   小石潭记重难点
    訾薛萧  ______ 一 文学常识 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其中前两位是唐朝人,并称“韩柳”,他们倡导了古文运动. 二 全文按作...

    13370122671:   小石潭记归纳是什么什么一步一景? -
    訾薛萧  ______ 小石潭记作者如何运用一步一景 作者开篇就从远处以俯视的角度来描绘小石潭的总貌:竹林,水声,水潭,水清,姿态各异的石头,摇曳飘拂的树木.寥寥数语,景物如画. 接着作者用近视角度来写潭中景物:水的清澈,游鱼的数量以及它们的投影和情态.这几笔,绘形、绘神、绘影、绘声,明写鱼,暗写水,鱼水交融,情味无穷. 再次,作者举目西南以远视角度望水源:曲折的溪身,交错的岸势.写远景半藏半露,饶有画意,富有诗情. 最后作者移坐潭上,运用环视角度写潭周围环境:幽深的竹林,凄清的氛围.

    13370122671:   与<<小石潭记>>有关的课外知识 -
    訾薛萧  ______ 作者介绍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

    13370122671:   《小石潭记》的复习笔记 -
    訾薛萧  ______ 《小石潭记》的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áng( )竹 清liè( ) yǐ( )然 xī( )忽 寂liáo( ) 悄chuàng( ) 幽suì( ) 2、翻译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 ⑵斗折蛇行 ___________ ⑶以其境过清 ____...

    13370122671:   小石潭记原文加点字词解释 -
    訾薛萧  ______ 心乐之:以……为乐 以为:作为 皆若:都好象 下澈:向下 同乐:快乐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斗折蛇形: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像蛇那样 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以其境:因为 去:离开 A、作者是怎...

    13370122671:   小石潭记点击(内容理解) -
    訾薛萧  ______ 1、“水尤清冽” “皆落空又无所依”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情景交融 被贬至荒远地区后抑郁苦闷4、似与游者相乐 为小石潭的美景所陶醉,一时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老师讲过了,不会错的!!!!

    13370122671:   小石潭记复习题 - 作业帮
    訾薛萧  ______[答案] 一、“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托物言志.二、理解性默写: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答: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13370122671:   小石潭记原文与译文和重点词语解释 -
    訾薛萧  ______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