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的对比句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岳阳楼记》的三四段是“对语说时景”。请说说这两段“奇”在哪里...
    “奇”在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1、“在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
  • 文言文比较阅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 对比文言文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
  • 岳阳楼记春和景明的景古今异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是两个写景抒情段、排比段、骈偶段,对称与对比的特点表现得格外鲜明...
  • 岳阳楼记文言文古今异词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3. 岳阳楼记中的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 1.微 古义:没有. 例句:微斯人 今义:细小. 2.气象 古义:景象的变化. 例句:气象万千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 古义:及,到。 例句:越明年。
  • 岳阳楼记全诗原文
    《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
  • 求范仲淹《岳阳楼记》 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
  • 《岳阳楼记》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洞庭湖美景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赏析: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
  • 语文书中的岳阳楼记中的三四自然段两幅画面渲染一种什么气氛,为什么会...
    岳阳楼记中的三四自然段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第三段中“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第四段中“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段是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第四段是写迁客骚人登楼...
  • 求山东省中考题中的一道语文题。关于《岳阳楼记》或关于《醉翁亭记...
    2)文章语言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与《岳阳楼记》一文,拟出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从...

  • 15132843251:   岳阳楼记中古仁人和什么形成对比
    苏甄耐  ______ 与迁客骚人登楼时“因物喜,因已悲”的“览物之情”作对比 迁客骚人:因景而异,或喜或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5132843251:   岳阳楼记中文章除了对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进行了对比的描述之外,还在哪些方面使用了 -
    苏甄耐  ______ 在“悲”“喜”两种不同的心情,也作了对比. 其中,悲的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的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5132843251:   1.《岳阳楼记》中“古仁人”与什么形成了对比? 2.“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
    苏甄耐  ______ “古仁人”与异二者形成了对比..“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1)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2)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3)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5132843251:   岳阳楼记修辞手法的句子和修辞 - 作业帮
    苏甄耐  ______[答案]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对偶) 衔远山,吞长江(拟人,对偶)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夸张)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反问... 虎啸猿啼(互文,这个有争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与下面的对比) 至若春...

    15132843251:   岳阳楼记中比喻是哪个句子,借代是哪个句子,对偶是哪个句子 -
    苏甄耐  ______ 比喻: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借代:锦鳞游泳 对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肯定对,这个我们老实讲过)

    15132843251:   岳阳楼记中与“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相似的句子岳阳楼记
    苏甄耐  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132843251:   比较《登岳阳楼和岳阳楼记》写景和抒情上的异同?如题
    苏甄耐  ______ 这两篇都写了岳阳楼周围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怀的方法.两篇的开头都交代写作原因,《登岳阳楼》是慕名登临而作的,《岳阳楼记》是应约有感而发.两篇中间都是写景.但《岳阳楼记》是在与前文的“悲”“喜”之情对比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主张,显示了作者志越的高远;《登岳阳楼》诗是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吐蕃入境,边境不宁,百姓遭乱而流离.所以说,范仲淹与杜甫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相同的结构、叙因、写景、抒怀,写同一对象,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与民同乐、同忧.

    15132843251:   岳阳楼记中作者把迁客骚人与什么进行对比,表达了什么抱负 -
    苏甄耐  ______ 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132843251:   岳阳楼记和《黄州快哉亭记》两篇文章语言运用上有何不同 -
    苏甄耐  ______ 一、语言运用不同 1、《岳阳楼记》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2、《黄州快哉亭记》 作者叙事简练,层次井然.“滴居”二字为后文伏笔...

    15132843251:   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苏甄耐  ______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 微:无、没有 斯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微斯人,吾谁与归: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于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 “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 《岳阳楼记》,虽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