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写作背景简介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范仲淹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
  • 岳阳楼记写于什么时候?
    《岳阳楼记》写于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写的一篇散文。全文如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
  •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创作背景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 《岳阳楼记》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
  • 岳阳楼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古代什么文体?选自哪里?
    《岳阳楼记》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
  • 岳阳楼记作者及背景简介
    (1)选自《古文观止》(中华书局2009年版)。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开元年间,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名曰“岳阳楼”。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 《岳阳楼记》范仲淹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 岳阳楼记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因文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而名留史册。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
  •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
    2.学习本诗,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 【学习重点】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学习难点】缘景明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背景介绍: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
  • 《岳阳楼记》是什么意思?全首词是什么?
    出自:《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 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

  • 15520712130:   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及一些字的拼音 - 作业帮
    班玲洋  ______[答案]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15520712130:   岳阳楼记 范仲淹 - 作业帮
    班玲洋  ______[答案] 范仲淹《岳阳楼记》 范仲淹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15520712130:   范仲淹的个人生平和他写的<<岳阳楼记>>写作背景 -
    班玲洋  ______ 范仲淹(989—1052)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

    15520712130: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写作背景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班玲洋  ______ 范仲淹,当时的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契丹和西夏一直虎视眈眈.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虽然他遭受迫害,但是仍然坚持了自己的理想.

    15520712130:   《登岳阳楼》写作背景? - 作业帮
    班玲洋  ______[答案]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 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

    15520712130:   范仲年是怎样写出岳阳楼记这篇千古名作 -
    班玲洋  ______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背景: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写此文时作者并未登临岳阳楼,只凭借此图写出了《岳阳楼记》.

    15520712130:   岳阳楼记作词的背景 -
    班玲洋  ______ 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他是看着一幅画写下的岳阳楼记

    15520712130:   岳阳楼记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班玲洋  ______ 顾名思义,岳阳楼记本应是以记岳阳楼为主要内容的,这不仅是由文章的体裁所决定的,也是范仲淹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宋 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到河南 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因受到诬告而被贬到了湖南.在湖南的任上,滕子京颇有政绩,正所谓「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第二年,在他的主持下,「增其旧制」,重修了岳阳楼.为了记述这一盛事,滕子京便请他的好友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写一篇岳阳楼记.显而易见,滕子京是想让大手笔范仲淹用他的生花妙笔,记下重修后的岳阳楼空前壮观的规模形制,以显示自己的政绩

    15520712130: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
    班玲洋  ______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