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岳阳楼逐句赏析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登岳阳楼 (其一)的赏析
    【赏析一】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
  • 古诗《登岳阳楼》的详解
    3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 《登岳阳楼》古诗原文及赏析
    【全诗】《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鉴赏导示】这首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冬。这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漂泊在江湘一带。本首诗写登岳阳楼时所见的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
  • 《登岳阳楼》《望洞庭》都是写洞庭湖景象,请简要赏析
    孟浩然的《临洞庭》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描写洞庭湖的名作 (1)两首诗的时代背景不同:孟浩然的《临洞庭》写在盛唐时期,而杜甫的《登岳阳楼》则写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走向衰落时期。(2)逐句分析这两首诗:a.写景大致相当,均以洞庭湖为情感切入点,也均有对洞庭湖壮阔景象的展现,“...
  • 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赏析:《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
  • 古诗登岳阳楼杜甫赏析
    1、古诗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古诗登岳阳楼白话译文: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
  • 《登岳阳楼》诗词鉴赏
    【作品赏析】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
  • 赏析杜甫《登岳阳楼》“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楼”
    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 登岳阳楼翻译及赏析
    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
  • 如何赏析杜甫的登岳阳楼?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

  • 18010901266:   登岳阳楼名家赏析不少于150字 -
    元胁战  ______ 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

    18010901266:   登岳阳楼赏析70字 -
    元胁战  ______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

    18010901266:   鉴赏古诗《登岳阳楼》,完成下列各题.(5分)登岳阳楼 【唐】杜 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 -
    元胁战  ______ 小题1: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小题1: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 略

    18010901266:   如何欣赏杜甫《登岳阳楼》?
    元胁战  ______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从过去听说到今天亲临,表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向往和登楼观景的兴奋,偶句十分自然.“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先写湖东与南吴楚两地地势如裂,次写天地日夜浮动在水面上.这两句对上面是承,对下面是...

    18010901266:   登岳阳楼通过对什么景物的描写,触景生情抒发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
    元胁战  ______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010901266:   有关岳阳楼的诗句及赏析 -
    元胁战  ______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赏析】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出峡到江陵(今湖北潜江县西),境遇...

    18010901266:   《登岳阳楼》句解 火速!!! -
    元胁战  ______ 庆历四年春答缓,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

    18010901266:   登岳阳楼这首诗的古诗词鉴赏答案 (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元胁战  ______ 1.(1)“昔闻”“今上”表达了作者从过去到现在的数十年的心路历程,山水风景虽佳,但一路坎坷,心境悲凉.“坼”和“浮”无限地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也表现了诗人的拿云心事. (2)涂上一层苍凉广袤的底色.2.由个人的无所依傍、年老多病到展望国家社稷支离破碎,诗人的悲痛之情终于难以克制,不禁老泪纵横.3.颔联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它表明,广阔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楚的疆界,日月星辰若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