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和三峡的相同之处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5-31
  • 文言文三峡的中心思想
    山陡水急的险峻形势,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用“夏水襄...
  • 介绍一下三峡结合文言文
    作者笔到之处,不仅写出独特的景色,还写出独特的趣味;虽在纸上,而跃然心问。 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笔力可透纸背了。 课文最后一段写“晴初霜旦”的气氛,那是三峡所独有的。 若非三峡,岂有“林寒涧肃”之景?若非三峡,岂有“高猿长啸”的“哀转久绝”?作者萦绕襟怀的情愫,溶注在自然之美中;自然之美又...
  • 三峡原文加翻译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三峡》赏析 本文是《水经注》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 三峡文言文布局的巧妙
    5. 文言文三峡的5句话的赏析 赏析 模山范水抒情写意——谈《三峡》(徐应佩、吴功正等) 本文是《水经》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 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地理位置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
  • 《水注经》中《三峡》的翻译
    作者笔到之处,不仅写出独特的景色,还写出独特的趣味;虽在纸上,而跃然心问。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笔力可透纸背了。 课文最后一段写“晴初霜旦”的气氛,那是三峡所独有的。若非三峡,岂有“林寒涧肃”之景?若非三峡,岂有“高猿长啸”的“哀转久绝”?作者萦绕襟怀的情愫,溶注在自然之美中;自然之美又与...
  • 三峡的文学常识是什么?
    三峡文学常识及解词 1.《三峡》文言文总结15个解词 三峡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 文言文三峡的文言文现象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
  • 三峡文言文的动静结合
    1. 三峡的作者是怎么采用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写作手法进行描写的 “素湍”即为白色的急流,为动态,“绿潭”则是静态,“回清”回旋的清波是动态描写,而“倒影”又为静物,动静彼此交叉结合,有张有弛;“怪柏”静“悬泉瀑布”动,“飞漱”是在急速流动,也是动态,后面同样有动有静,使语句更加的突出,让景色的描写...
  • 为什么把《水经注》称为综合性地理巨著?
    全书共记盐矿、盐场20多处,包括了当时国内的著名盐产地,有的地方还带述了境外的岩盐。 在陆路交通并不很发达的古代,水运是很便捷的交通方式。《水经注》所记河道,大多都涉及航运。而峡谷,险滩就成为航道中的险段。 如卷四记黄河在砥柱山以下,“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卷第四十...

  • 13317056904:   《三峡》选自《水经注》吗 -
    侯耿怡  ______ 是的,《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里的“江水”卷

    13317056904: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与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这两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侯耿怡  ______ 相同点:都描写了自然风光 不同点:表达的主旨不同. 《三峡》:写出了三峡景色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 《与朱元思书》:表现出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名利,避世退隐的思想 另: 相同之处:(1)都主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2)都写了水大浪急.(3)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不同之处:(1)写作目的:《三峡》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与朱元思书》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赞赏以及作者的内心感触.(2)描写景物:《三峡》写景突出时间的变化;《与朱元思书》写景突出空间的变化.(3)文体形式:《三峡》是散文,《与朱元思书》是骈文

    13317056904:   三峡与水经注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
    侯耿怡  ______ 《水经注》是地理书籍,《三峡》更突出赞美中国山河壮美.

    13317056904:   比较《道州城西百余步》在写法上与《三峡》一文有什么不同 -
    侯耿怡  ______ 要解答它们的不同首先要明确,《道州城西百余步》应该是唐代元结的《右溪记》,而《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描写三峡的一段文字. 这两篇文章是写景散文中的名篇,同作为写景散文它们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比如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语言上都力求简练、古朴,在表现方法上也都用到了衬托等.但两文作者经历大不相似,致使他们的作品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13317056904:   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三峡》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
    侯耿怡  ______ 同: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都融情于景;异:水的特点——《小石潭记》:水清澈透明;《三峡》:水流湍急.写法不同——《小石潭记》:正面写鱼,侧面写水;比喻拟人等 的运用;动静结合等手法.《三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夸张的手法;动静结合等.写作目的不同——《小石潭记》:写水的清澈抒发作者的喜爱之情,并为下文的“悲”做铺垫;《三峡》:写水是为了更好的介绍三峡.

    13317056904:   水经注是一部独具什么的书?本文主要写三峡的什么?突出三峡什么的特征? -
    侯耿怡  ______ 《水经注·江水》的《三峡》一文历来被视为描绘三峡奇观的名篇,专家学者亦多将作者如何描绘三峡美景作为赏析的重点.教参在课文说明中更是开门见山地强调:“《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笔者以为,这多少...

    13317056904:   下面是 小石潭记 中的一段文字,和 三峡 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
    侯耿怡  ______ 同: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113都融情于景;异:水的特点——《小石潭记》:水清澈透明5261;《三峡》:水流湍急.写法不同——《小石潭记》:正面写鱼,侧面写水;4102比喻拟人等 的运用;动静结合等手法.《三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1653合;对比、夸张的手法;动静结合等.写作目的不同——《小石潭记》:写水的清版澈抒发作者的喜爱之情,并为下文的权“悲”做铺垫;《三峡》:写水是为了更好的介绍三峡.

    13317056904:   《水经注》与《三峡》的写作有什么不同 -
    侯耿怡  ______ 虽然都是写山水的,但水经注出现较早而且内容较多.

    13317056904:   水经注与三峡都用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
    侯耿怡  ______ 说明江险,水急,难渡.让读者更深刻的认识到三峡的险峻,给人以更加真实的感觉.

    13317056904:   《三峡》选自《水经注》还是《水经注疏》? -
    侯耿怡  ______ 《三峡》选自《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