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与屈原的人生观议论文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如何看待屈原和渔父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屈原的人生观强调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认为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国家的贡献。而渔父则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认为个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不必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过多的代价。2、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屈原认为道德和正义是最重要的,为了实现道德和正义的目标,可以不惜付出个...
  • 屈原的议论文
    关于屈原的议论文1 屈原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人。试问中国四大佳节,春节,那是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清明,那是祭拜死去亲人朋友:中秋,那是与家人团圆的难逢佳节,而屈原一个人,就能为纪念他搞出一个端午……实在是,太厉害了,前无古人啊!我不佩服行吗,华夏几千年,屈原当真影响地深入骨髓啊。 屈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
  • 怎样看待屈原和渔父的两种人生观,你更欣赏哪一个
    一是两条人生道路的对比。屈原坚持人世,渔父乐在出世。实质上一个足从社会着眼,目的在于济世:—个是从个人出发,意图在于全生。两相比较,谁积极谁消极,不言自明。二是两种“入世”态度的比较。一个是明辨是非、高洁白奉,而且至死不渝;一个是是非不分、随波逐流,乃至混水摸鱼。两相比较,孰高...
  • 如何看待《楚辞 渔父》中屈原 渔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渔父走了,屈原在那里思索,我想那种思索不是因为渔父的离开,而是因为对自己坚持之后的那种更深层次的思索。渔父是屈原所鄙夷的那类人。如果是一个隐者的话,怎么也不可能将他置于这样的一个位置。
  • 怎样看待屈原和渔父的两种人生观,你更欣赏哪一个
    屈原代表的是当时儒家的主要思想,宁折勿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洁身自好,以天下为己任。 其实屈原的内心是恨痛苦的,他一方面因不屑与朝堂上的那些昏庸者为伍而遭放逐,另一方面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衰亡,其心何苦啊。唉,忠君君不纳其言而逐之,爱国却眼见国将不国,惟有以死来摆脱这...
  • 谈一谈《渔父》一文中屈原与渔父两个形象各自所反映的人文内涵。
    一种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一种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说到底就是这两句话的冲突。细细究来,在没有西方意义上的一神教的中国,这两种人生观都是必要的。我想,这里就是你所说的“人文内涵”了吧。有了屈原的个体理想和现实...
  • 屈原与渔父的观点代表了2种不同的价值观并说出自己的感想与评价.
    在这面文章中,通过河边偶遇,屈原与渔父的一段对话,把两个人在面对自然、社会、政治上的丑恶时,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处事风格展露出来,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屈原的态度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最终对丑恶污浊的...
  • 屈原精神作文800字作议论文
    屈原精神作文800字作议论文示例如下: 1、屈原精神——爱国情怀与追求真理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不仅仅是对于个人的精神追求,更是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屈原精神,是对人性的赞美,是对理想的坚守,是对生命的执着。 屈原精神的核心...
  • 屈原《渔父》读后感
    最近,读屈原《渔父》,颇有些感想。此文以对话问答的方式,表达了屈原的人生理想与人生观,充分展现了世俗之人与伟人之间难以调和的人生观之冲突,集中体现了两种不同人生观的激烈碰撞,使我对屈原与恶的不屈抗争的伟大人格与精神无限景仰,对世俗之人之“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的心态充满无奈与...
  • 屈原和渔父的话怎么理解?
    理解: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屈原是作为渔父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著,决绝,他始终坚守...

  • 15689417757:   在屈原的执着与渔夫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哪一个?理由是什么?(小论文) 要详尽点,谢谢了! - 作业帮
    荀章琴  ______[答案] 渔夫屈原的悲痛来自于对完美理想主义的追求.这种由于理想主义不能达成,而产生的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烦恼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也比比皆是,如果要探究屈原先生痛苦的渊源,恐怕探究的结果只能是——屈原所爱的国并不是屈原的...

    15689417757:   阅读课文《渔父》,体会: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答: &... -
    荀章琴  ______ 他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意对即可)

    15689417757:   对《渔父》中屈原的认识 -
    荀章琴  ______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

    15689417757:   从文中可知渔父和屈原有怎样的处世态度? -
    荀章琴  ______ 屈原愤世嫉俗,眼睛里容不了沙子,渔夫是追求平淡不去追求所谓的对错.真正的自由奔放,不为世俗所累.

    15689417757:   屈原的死不值得?议论文 1000字 - 作业帮
    荀章琴  ______[答案] 屈原能否不死?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屈原自杀太不应该了,也太不值得了.大道理上说,身体毛发受之于父母,岂可随意毁之.小道理上说,生命是自己的,不能为别人而活着.抬高一个层次说,你有文化,你有才能,应该为人民造福,怎能仅仅去应...

    15689417757:   屈原的《渔父》中渔父的观点 - 作业帮
    荀章琴  ______[答案]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所以,我想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屈原...

    15689417757:   对《渔父》中屈原的认识 - 作业帮
    荀章琴  ______[答案]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接近湘...

    15689417757:   对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原因,屈原和渔父的看法 - 作业帮
    荀章琴  ______[答案] 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得不到重用,政治理想和抱负得不到施展,还受到小人的离间和中伤;另一方面是因为君主昏庸,谗臣当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屈原的看法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15689417757:   屈原与渔夫的对话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生态度 - 作业帮
    荀章琴  ______[答案] 爱国,宁死不屈,洁身自好,不与世浮沉

    15689417757:   屈原的《渔父》中渔父的观点 -
    荀章琴  ______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所以,我想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伏清白以死直”的伟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