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文言文重点知识梳理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爱莲说文言文知识整理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
  • 《爱莲说》文言知识归纳
    10、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
  • 爱莲说文言文整理
    ⑵ 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10.(3分)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11.(3分)答: 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爱莲说》《闲情偶寄》比较阅读答案望...
  • 初中课文《爱莲说》说课稿和评课稿?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八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三)教法学法 1、关于教法的分析 :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
  •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1. 爱莲说 文言文翻译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
  • 爰莲说文言文百度百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再续莲说:文言文原文赏析
    细品莲之花者,金蕊粉瓣,内蕴青蓬,蓬心含子,香清远溢,集圣洁,无暇,玲珑,谦逊于其身,古亦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论也!此其因二也。莲有四德,曰:‘香、净、柔、可爱。’佛经有言,‘花开见佛性’,此语乃谓莲花者也。佛教亦崇人心本净,纵处秽浊,则无瑕疵,犹如日明不与冥...
  • 爱莲说和兰的文言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想它是有启发的。 另外就是价值取向。《爱莲说》通过几种花的比较,说明作为一个人,首先你要自己在精神层面上、在人格上,你要立得住,他把这个价值取向放在首位。 我想这一点,对于我们。 2. 莲之爱和兰之爱的文言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 文言文诵读欣赏拼音版
    1. 文言文爰莲说拼音版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
    1.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的特点; ②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③学习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学习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 17296112140:   爱莲说重点字词短语翻译 -
    竺蚂胖  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的是莲花的洁身自好,不以妖艳取悦于人.比喻了人既不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茎挺直独立,决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达正直,不结党营私. “香远益清”——写莲的芳香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而越发清香扑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亭亭玉立,纤尘不染,任人观瞻,而有凛然不可侵犯的风姿.喻人的庄重仪态,高尚气节,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17296112140:   初二语文知识(爱莲说、陋室铭)
    竺蚂胖  ______ 1.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赞美坚贞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的事态,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反衬,表达了莲花的独特品质 1.通过对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华利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17296112140:   爱莲说 文言文解释单个字的意思:出淤泥而不染 【染】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予】陶后鲜有闻 【闻】翻译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1、作者“独爱莲”的... - 作业帮
    竺蚂胖  ______[答案] 染:沾染 予:我 闻:听说 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原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牡丹 菊花

    17296112140:   八年级《爱莲说》《陋室铭》《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重点 -
    竺蚂胖  ______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17296112140:   <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论语十则>的文常知识? -
    竺蚂胖  ______ 《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论语〉十则》以记言的形式直接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记承天寺夜游》是清新的山水小品,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之作,艺术性较高而思想性不强.它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突出了山水的特点.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虽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情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

    17296112140:   阅读《爱莲说》相关问题及答案文言文阅读 - 作业帮
    竺蚂胖  ______[答案] 《爱莲说》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甚蕃( ) 淤泥( ) 濯清涟而不妖( ) 亵玩焉(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陶后鲜有闻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益”字与“香远益清”的“益...

    17296112140:   爱莲说陋室铭河中石兽孙权劝学卖油翁,哪篇文言文最为重点? -
    竺蚂胖  ______ 你好, 我觉得《爱莲说》写得更好些.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周敦颐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所以我觉得《爱莲说》是不错的—篇文言文.

    17296112140:   爱莲说原文内容 -
    竺蚂胖  ______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296112140:   八年级《爱莲说》《陋室铭》《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重点
    竺蚂胖  ______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17296112140:   爱莲说 词语整理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通用 - 作业帮
    竺蚂胖  ______[答案] 1.之:①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②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2.往来: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 ②表示...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5.劳: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 一次多义: 1.鲜:①少,读xī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