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吕岩教案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1.作者生平: 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杨万里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教案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三遍,要求读准字音。 2、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 3全班有感情朗读。 4、...
  • 古诗词语文教案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
  •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③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①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
  • 牧童 吕岩
    吕岩: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世传“八仙”之一。号纯阳子。字洞宾。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他大约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与陈抟为同时...
  •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7. 聚焦作者吕岩。吕岩,字洞宾,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早年中过秀才做过官,晚年隐居山中,人们不知其去向,于是大家都说吕岩得道成仙了。你说,神仙一般的吕洞宾为什么偏偏为牧童赋诗一首?肯定是牧童有哪方面的东西,吸引了他?再读诗歌,说说,让神仙羡煞的究竟是什么? 8. 指说。体会情感,随机点拨,比较“六七里”写出...
  • 宋词常识教案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 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 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
  • 谁有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单元复习课的教案
    371套含答案)|梅语文:部编人教版1-6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36套含答案)|梅语文: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52套)|梅语文:部编版1-6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案、课件+复习计划|梅语文: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PPT课件及教案+计划|梅语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案、课件+复习计划...
  • 人教版的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有哪些
    第一单元 1.《草原》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白杨》教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整体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8.《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9.《儿童诗两首》教学...

  • 18217188915:   牧童 唐 吕岩 - 作业帮
    仲孙宝罗  ______[答案]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8217188915:   古诗巜牧童》唐 吕岩怎样才能轻松背 -
    仲孙宝罗  ______ 古诗了解诗意后更好背一些.《牧童》的译文是: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的声音,似乎在和晚风嬉戏.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吃饱饭后,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牧童》【 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8217188915:   (唐)吕岩的诗:牧童 释义五年级下册第五课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作业帮
    仲孙宝罗  ______[答案]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

    18217188915:   牧童吕岩 - 作业帮
    仲孙宝罗  ______[答案] 古诗《牧童》原文(草铺横野六七里) 吕岩 字:【洞宾】 草铺横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③卧月明.注释 ①横野:宽阔的原野 ②弄:逗弄. ③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

    18217188915:   牧童 吕岩塑造了一个什么的牧童形象 -
    仲孙宝罗  ______ 悠闲自在的牧童.

    18217188915:   牧童(吕岩 ) - 作业帮
    仲孙宝罗  ______[答案]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明月

    18217188915:   《牧童》吕岩的写作背景 -
    仲孙宝罗  ______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

    18217188915:   [牧童] 唐 吕岩 的诗意 -
    仲孙宝罗  ______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礼部侍郎渭之孙,河中府永乐(一云蒲坂)县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游长安酒肆,遇钟离权得道,不知所往.

    18217188915:   唐朝吕岩<<牧童>>的诗意
    仲孙宝罗  ______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晚归,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18217188915:   牧童 吕岩 赏析 -
    仲孙宝罗  ______ 注解: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注: 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礼部侍郎渭之孙,河中府永乐(一云蒲坂)县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游长安酒肆,遇钟离权得道,不知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