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艺术手法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登岳阳楼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 作者用什么样的修辞来组织语言,表达效果怎么样
    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效果是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表达了悲愁,横槊曹公,“花”对“鸟”,水上浮萍:大河上下,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趋流俗,本词主要用了如下几种、比喻,那人却在,今上岳阳楼:把物当作人来描写...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陪衬、烘托、夸张 诗中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 登岳阳楼表现了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
  • 登岳阳楼 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编辑本段 回目录 《登岳阳楼》 - 中心思想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
  • 登岳阳楼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
    3、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4、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5、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
  • 登岳阳楼中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 登岳阳楼的写作方法是什么(简洁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
  • 登岳阳楼三 杜甫 首联和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
  •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塌,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这里用醉眼蒙眬中的幻景来衬托出了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

  • 18294623122:   登岳阳楼杜甫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补充:描述诗
    支胀哑  ______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意思是说洞庭湖浩瀚无际,把广袤的东南地区分裂成吴楚两大部分;天地万物也好像都日日夜夜漂浮在湖水中一样.想像中,洞庭湖把东南分裂成两块,天地万物好像在湖水中沉浮一样.突显了洞庭湖壮阔的气势与景象.

    18294623122: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词鉴赏 -
    支胀哑  ______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诗文回放]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 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18294623122:   怎样理解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逐层写出了诗人生还之?
    支胀哑  ______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 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

    18294623122:   登岳阳楼(其一)中“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支胀哑  ______ 对仗和拟人的倏手法

    18294623122:   登岳阳楼的历史背景是——高峰入云,清澈见底的修饰手法是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修饰手法是松,竹,梅,比喻的高尚品质 登岳阳楼是陈与义写的 - 作业帮
    支胀哑  ______[答案]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

    18294623122:   《杜工部集》 - "登岳阳楼" "登高" "石壕吏" - 诗意 -
    支胀哑  ______ 登岳阳楼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 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 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

    18294623122:   登岳阳楼前两句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支胀哑  ______ 前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新叶比作碧玉,把柳条比作丝绦.后两句用设问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风的赞美.

    18294623122: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第三联运用什么艺术手法 -
    支胀哑  ______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

    18294623122:   登岳阳楼陈与义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全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支胀哑  ______ 反语.全诗表达了诗人抒发自己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的忧愁,以及自己老大悲伤的落寞情怀.

    18294623122:   杜甫的《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运用了比喻手法吗? - 作业帮
    支胀哑  ______[答案] 这两句诗没用比喻修辞.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意思是说洞庭湖浩瀚无际,把广袤的东南地区分裂成吴楚两大部分;天地万物也好像都日日夜夜漂浮在湖水中一样.想像中,洞庭湖把东南分裂成两块,天地万物好像在湖水中沉浮一样.突显了洞庭湖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