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景象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登高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景象?
    《登高》的颔联描绘了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的图景,通过一幅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壮阔图景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感情基调。
  • 杜甫《登高》第2联的赏析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
  • 登高杜甫第一二联写了怎样的秋景置身诗境写写诗人所见所闻
    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
  • 《登高》的颔联和颈联分别是什么?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
  • 杜甫的《登高》里面,第一联和第二联在写景的角度和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一二联角度:一联 耳闻(听觉)白描 渲染 二联 目睹(视觉)夸张 五六句情感 。身世飘零的感慨 倍尝艰难潦倒之苦 国难家愁忧国伤时 老病孤愁的悲哀
  • ...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颈联、尾...
    前二联以萧杀的秋风,悲啼的猿声,悄然落下的秋叶,低飞盘旋的鸥鸟,组成了一幅气氛悲凉的秋天景色。悲凉之中,透过滚滚向东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强调了悲呛的秋天是会过去的,人间正道是沧桑。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 钱塘江春行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什么角度写钱塘湖初春的景色_百度知 ...
    回答:诗人的视线是由远及近:远处湖水初涨,云水一色。 写近处目光又是由高而低,鸟雀在争占向阳的树枝,刚飞回的燕子忙着筑巢;地上的野花越来越多,到处吸引着诗人的目光,小草还不算高刚能遮掩马蹄。总起来看这水与云,莺与燕,树和花等景物都是早春特有的。 布局精当,层次分明,严谨完整,和谐一致,诗...
  •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的?
    回答:第二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 杜甫客至中作者在第二联写落木.写长江有什么目的
    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工整,气韵流畅,加上“...
  • 请细读一,二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 19477965378:   杜甫的诗《登高》全诗是什么 - 作业帮
    钊往王  ______[答案]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

    19477965378:   杜甫的登高首联和颔联是如何描述景象.产生怎样的意境 -
    钊往王  ______ 登高前两联重在写景,诗人通过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风、天、猿、渚、沙、鸟等意象,描绘了萧索惨淡悲凉的意境,诗人的视野的由远及近展开了一幅长江秋景图,前两联写景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19477965378:   登高 杜甫诗中写了哪些秋天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钊往王  ______ 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19477965378:   杜甫的《登高》描写首联和颔联的画面 -
    钊往王  ______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画面描写: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引用自网页链接 满意请采纳~

    19477965378:   登高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给人怎样的感受?语言有什么特点? - 作业帮
    钊往王  ______[答案]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 杯. 这首诗是 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 ,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 .这不仅...

    19477965378:   高登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所描写的景物有那些? - 作业帮
    钊往王  ______[答案] 是登高吧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怨的猿叫声,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这些都三峡秋季特征景色,写入诗中,使读者身临其境,所展示形象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颔联写了萧萧而下落木,滚滚东流...

    19477965378:   登高诗中描绘景物充满悲秋气氛 -
    钊往王  ______ 登高诗中描绘景物充满悲秋气氛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四句写登高见闻.诗人特定的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

    19477965378:   .《登高》这首诗首联写了哪几种景物(意象)?这 些景物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整体上 -
    钊往王  ______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写景,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 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19477965378:   杜甫的《登高》营造了那些意境? -
    钊往王  ______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

    19477965378:   《登高》杜甫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 -
    钊往王  ______ 1、《登高》杜甫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2、感情基调: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