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上抛运动图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2s,它们运动...
    乙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12×(30+10)×2m=40m,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故B正确.C、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x=-h=v0t-12gt2,h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t不相等.故C错误.D、由图知,甲...
  • 高一物理 将物体竖直上抛,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变,其速度-时间图 ...
    t=0时,v=11,初速度是11;t=1时,v=0,此时物体到达最高点;t=2时,v=-9,经过和上升过程相同的时间,物体的速度变成9,向下;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变,则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他们加速度的比 g:f 上升过程(g+f)t=11 (1)下落过程(g-f)t=9 (2)(1)\/(2)=(g...
  • 以初动量P0竖直上抛一个球,从抛出到落回原抛出点的过程中,它的动量与...
    选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物体的初动量是负值;竖直上抛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根据动量定理得:mgt=P-(-P 0)所以:P=-P0+mgt由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小球落回出发点时的速率与上抛时的速率相等,动量的大小相等,所以它的动量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答:它的动量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
  • 图1中,表示竖直上抛物体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是( )
    B 考点: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将竖直上抛运动应用分段法处理:(1)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2)下落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所以速率均匀减小.v-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竖直上抛运动下落阶段:自由落体运动...
  • 图一,为什么竖直上抛运动t=2v0\/g 求详细步骤!!急急急
    v0是抛的初速度
  • 求解:一道简单物理题!如图,是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阶段的v-t图像。
    分析:上抛的物体在1秒内速度由12减为0,可以判断空气阻力做了功,所以用动能定理来解题比较简便。由图像给出的已知条件v0=12,v1=0,t=1,可得:a=-12,h=6。由a=-12可知:其中重力产生的加速度是-10,那么空气阻力产生的加速度就是a阻=-2。由动能定理:合理做功等于动能之差可得:W重力+W...
  • ...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
    (1) (2) (3) 试题分析: (1)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对称性得知,从A点至M点和从M点至B点的时间t相等.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 所以 (2)小球从A到M,由动能定理,可得水平方向上电场力做功 则小球从A到B,水平...
  • 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表示...
    不计空气阻力时,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设初速度为v 0 ,运动时间为t,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为t 0 .则上升过程: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式v=v 0 -gt 图线是向下的倾斜直线. 下落过程: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式v=g(t-t 0 ),图线是不过原点向上的倾斜直线....
  • 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行星表面不存在空气)竖直向上抛出。从抛出时开始...
    2 2 试题分析:从图上可以读出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竖直上抛的时间,根据 求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该物体竖直上抛的初速度为gt=8m\/s,由两物体在空中相遇,位移相同,则 当△t最大时,t 0 =2s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注意观察图像,根据上抛运动规律求解,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由于初速度与...
  • 一物体从某一行星(星球表面不存在空气)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从抛出时开始...
    由s--t图象可得上升最大高度为12m;竖直上抛可看做反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故由h=12at2可得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2ht2=2×1242m\/s2=1.5m\/s2由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GMR=Ra=6000×103×1.5m\/s=3km\/s故答案为:12;1.5;3km\/s ...

  • 18738346287:   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图中( )A.B.C.D -
    蒸岚吉  ______ 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所以速率均匀减小.v-t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 竖直上抛运动下落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所以速率均匀变大.v-t图象是向上倾斜的直线. 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g,所以在v-t图象上,两段直线的斜率大小相等,倾斜程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8738346287:   如图所示,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 (不计空气阻力),在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的是( )A.B.C.... - 作业帮
    蒸岚吉  ______[答案] 不计空气阻力时,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设初速度为v0,运动时间为t,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为t0. 则上升过程: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式v=v0-gt 图线是向下的倾斜直线. 下落过程: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式v=g(t-t0),图线...

    18738346287:   高一物理——竖直上抛运动
    蒸岚吉  ______ 解:设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 a. 螺丝松脱的瞬间底板和螺丝的速度相同,为 v. 螺丝落到底板的时间 t=0.5s 螺丝松脱下落后,底板的位移:S1 = (1/2)at^2 + vt 螺丝松脱下落后,螺丝的位移:S2 = -(1/2)gt^2 + vt S1 - S2 = 2.5(m) (1/2)at^2 + vt + (1/2)gt^2 - vt = 2.5 a + g = 20 a = 10 1s后螺丝松脱,此时的速度 v=a*1=10 m/s 螺丝下落的0.5s内升降机上升了多少高度: S1 = (1/2)at^2 + vt = (1/2)10*.25 + 10 * 0.5 = 1.25 + 5 = 6.25(m)

    18738346287:   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与时 -
    蒸岚吉  ______ 不计空气阻力时,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设初速度为v0,运动时间为t,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为t0.则上升过程: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式v=v0-gt 图线是向下的倾斜直线. 下落过程: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式v=g(t-t0),图线是不过原点向上的倾斜直线.故选B

    18738346287:   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 将以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在地面A点处以初速度v竖直上抛已知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 -
    蒸岚吉  ______ 就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就可以做了啊.小球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回到地面时竖直方向的速度还是v,方向向下,用的时间t=2v/g 水平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距离A点的距离就是S=0.5at^2,a=F/m,t=2v/g 水平方向速度v2=at 所以返回地面的速度大小为√(v2^2+v^2) 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tanθ=v/v2 忘了还有最高点速度,最高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只有水平方向速度 v1=at/2,方向水平向右.

    18738346287:   竖直上抛运动 整个都是一个匀减速吗 求V - T图 - 作业帮
    蒸岚吉  ______[答案] 竖直上抛运动是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加速度始终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落体运动的两过程.

    18738346287:   物理:跪求详解竖直上抛运动 -
    蒸岚吉  ______ 竖直上抛物体时,一、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做减速运动.1.不考虑空气阻力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物体做匀减速度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当速度为0时,物体上升到最高点.2.考虑空气阻力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重力+阻力....

    18738346287:   A,B两球均作竖直上抛运动 -
    蒸岚吉  ______ 假设两球经时间t在A球上方h处相遇,取向上为正,则 H+h=V2t-2gt......1式 h=V1t-2gt......2式 再单独考虑A,A从抛出到回到出发点的时间为T=2*V1/g,故 t代入,整理2*V1^2-2*V2*V1+H*g<=0,解不等式得, 0<=V1<=[V2+根下(V2^2-2Hg)]/2

    18738346287:   竖直上抛运动 - 作业帮
    蒸岚吉  ______[答案] 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竖直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特征 竖直上抛运动是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加速度始终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

    18738346287:   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图中能正确表示被抛出物体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A.B.C.D. - 作业帮
    蒸岚吉  ______[答案]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先减小到零,在反向增加,即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加,只有D的图象中速度大小是先减小后增加,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