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诫子书》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2
  • 公开课《诫子书》教案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他的《诫子书》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称教子的千古范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2、理解文中...
  • 诫子书 翻译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 诫子书中“险躁则不能治性”是“冶性”还是“治性”
    诸葛亮的《诫子书》里面是:险躁则不能冶性。这句的意思是: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诫子书》原文:《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推荐于2017-12-15 10:53:40 最佳答案 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
  • 《诫子书》中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
    一、《诫子书》中的一词多意:学:(1)学习。原文中的句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白话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2)学业成就。原文中的句子:非志无以成学。白话译文: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二、《诫子书》中的通假字...
  • 诫子书公开课优秀教案
    诫子书公开课优秀教案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下面我们来...
  • 诸葛亮诫子书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课文
    诸葛亮诫子书并没有收录到初中或高中的课文中。《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 15诫子书课文中的竟是什么意思
    诫子书中的竟:竟同"静"这里指内心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中本文就体栽而言,属于什么?
    属于文言文。
  • 诫子书文言文初一语文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10.《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11.《诫子书》——诸葛亮12.《狼》——蒲松龄13.寓言两则:《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14.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

  • 17291178140:   王僧虔的诫子书有什么内容,讲的是什么内容,具体什么意思啊?
    车软音  ______ 王僧虔,南朝时人,王羲之的 族曾孙,也是书法家. 诫子书,就是告诫子孙的书信(家训).其内容无非不过就是“励学”“励志”教导子弟读书做人.

    17291178140:   用十六课诫子书中的一句话写一篇作文 -
    车软音  ______ 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今天爸爸推荐我读他写的《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

    17291178140:   诫子书中通过哪一句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 -
    车软音  ______ 《诫子书》诸葛亮告诉他的儿子要志当存高远.

    17291178140:   大家一起来做学问我们从中能够怎样学习到什么?诸葛亮 - 诫子书
    车软音  ______ 修身与治学之道,既讲究静心又必须专心.静包括忍耐人生求学阶段的寂寞与清心寡欲,专是指求学时保持热情与永不言弃的精神!

    17291178140:   《诫子书》里是非静无以成学,还是非志无以成学? -
    车软音  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7291178140:   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前一句是吧是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非宁静无
    车软音  ______ 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是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但这不是诸葛亮的原创.而是出自西汉《淮南子·主术训》.其原句为:“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17291178140: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
    车软音  ______ 意思是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此文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17291178140:   除了诸葛亮谁还写过诫子书
    车软音  ______ 《诫子书》 其实就是《家训》,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有些堪为经典,国人家喻户晓.像周公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诫皇属》、宋包拯的《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袁采的《袁氏世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另外像(西晋)羊祜的《戒子》、(南朝.齐)萧嶷的《戒子》......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诫子书》.

    17291178140:   非()无以明志,非()无以致远请填空,写清楚作者!
    车软音  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诫子篇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评论 本文节选自《诸葛亮集》为家训.全文的主旨是劝儿子勤学立志,须从谈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即扎硬寨,打死仗.这些话看似老生常谈,但出于父子之情,便是不同.

    17291178140:   安得以宁,宁静则安是什么意识急急急急急急急,谁能告诉我,谢谢
    车软音  ______ 意思:怎么能够得到宁静,宁静就是安稳.出自《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原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道家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