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的完整版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答谢中书书》原信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①,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②,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③之仙都。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注释]:①歇:停止,消散。②颓:落,落下。③欲界:佛教三界之一,即人间。...
  • 《答谢中书书》课文原文
    《答谢中书书》本篇小品语言极为凝练,如“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等句,“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色彩、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全文以四字句式为主,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激流,泻入大海。一起来看看吧!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答谢中书书全文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原文 《答谢中...
  •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答谢中书书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 这个故事出自《答谢中书书》,全文是什么
    《答谢中书书》的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 谢中书书全文意思
    答谢中书书翻译 答谢中书书译文 全文可翻译为: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
  •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
    答谢中书书对照翻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
  • 答谢中书书全文拼音版
    实(shí)是(shì)欲(yù)界(jiè)之(zhī)仙(xiān)都(dōu)。自(zì)康(kānɡ)乐(lè)以(yǐ)来(lái),未(wèi)复(fù)有(yǒu)能(nénɡ)与(yǔ)其(qí)奇(qí)者(zhě)。原文为: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注释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 【朝代】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注释:(1)答:回复。(2)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
  •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注释 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

  • 19585441196:   “答谢中书书”拼音版是什么? -
    栾仁脉  ______ 答(dá)谢(xiè)中(zhōnɡ)书(shū)书(shū)山(shān)川(chuān)之(zhī)美(měi),古(ɡǔ)来(lái)共(ɡònɡ)谈(tán).高(ɡāo)峰(fēnɡ)入(rù)云(yún),清(qīnɡ)流(liú)见(jiàn)底(dǐ).两(liǎnɡ)岸(àn...

    19585441196: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翻译是什么? -
    栾仁脉  ______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翻译是: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

    19585441196:   答谢中书书总领全文的句子是什么 - 作业帮
    栾仁脉  ______[答案] 总领全文的就是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19585441196:   陶弘景的作品《答谢中书书》有关资料 -
    栾仁脉  ______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

    19585441196:   答谢中书书是怎样的一首诗呢? -
    栾仁脉  ______ 作品原文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山川之美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19585441196:   《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朝人,“书”即书信,是一种
    栾仁脉  ______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南)朝人,“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

    19585441196:   陶弘景的作品《答谢中书书》有关资料 -
    栾仁脉  ______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

    19585441196:   答谢中书书 -
    栾仁脉  ______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答谢中书书》

    19585441196:   答谢中书书 -
    栾仁脉  ______ 对偶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高峰”对“清流”“两岸石壁”对“青林翠竹”“晓雾”对“夕日”“猿鸟”对

    19585441196: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
    栾仁脉  ______ 答谢中书书(译文) 山川的俊美,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评说.高峻的山峰, 耸入云霄;清澈的江流,可见其底.两岸的石壁,在日光下 色彩波澜,交相辉映.青葱树林,翠绿竹子,一年四季,全都 齐备.拂晓的薄雾刚刚消散,猿猴鸟雀随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