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及注解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全诗及译文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全诗及译文如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
    意思: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RaRxQIdLVpcgKrlPXqURg ?pwd=1234 提取码:1234 双面...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注释译文
    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③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作品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
  •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 玉簟 是什么意思
    玉簟是指玉的竹席。出自《一剪梅》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
  • 红藕香残玉簟秋,“簟”字怎么读啊??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簟”读作diàn,本意是指蕲竹所制竹席、凉席。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出处: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 红藕香残玉簟秋什么意思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簟”读作diàn,本意是指蕲竹所制竹席、凉席。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这句诗出自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的原文如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
  • 月满西楼红藕相残玉簟秋是谁的词?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
  • 一剪梅所有诗词
    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已是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仍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了一些凉意...
  • 云中谁寄锦书来是谁写的
    李清照写的。“云中谁寄锦书来”出自宋代李清照所作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为: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诗词全文赏析
    说到诗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由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才女李清照所写。不得不说,李清照这首诗词格调非常清新,意境更是优美,完全可以说是一首精致的别清佳作。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赏析一下这首诗吧!1、诗词全文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

  • 15711965166:   红耦香残玉簟秋 这句诗妙在何处 -
    凤卸阎  ______ 红藕香残'是说红色的荷花渐次凋谢了,这四个字不仅绘出眼前的景象,而且形成一种凄美的意境;'玉簟秋'是说用竹席已有些嫌凉了,这三个字不仅说明秋凉,而且也暗示着作者心境的凄清,借景抒情,极为巧妙妥帖.

    15711965166:   赏析"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句 -
    凤卸阎  ______ 词的开头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

    15711965166:   谁能给我一首容易鉴赏给别人听的古诗啊 -
    凤卸阎  ______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

    15711965166:   关于情伤的诗句 -
    凤卸阎  ______ 邻家有女两无猜,逐年相长互生爱. 勤奋苦读榜提名,两人相约把酒饮. 泣泣丝语没进榜,愿在家中等君郎. 昔日来往今无音,家中多事不来信? 四年学海已归涯,情人他嫁吾心寒. 再度相遇人已非,两人无语各自归. 道是有缘却无缘,脑中无绪苦埋怨. 破房烂瓦下顿愁,财势两无冷暧忧. 寒窗苦读为何求,功名利禄两相抛. 苦背虚名现已扔,下世宁愿不为人.

    15711965166:   月满西楼~! -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凤卸阎  ______ 月满西楼 这正是花开时候露湿胭脂初透 爱花且殷勤相守莫让花儿消瘦 这正是月圆时候明月照满西楼 惜月且殷勤相守莫让月儿溜走 似这般良辰美景似这般蜜意绸缪 但愿花长好月长圆人长久

    15711965166:   红藕相残的意思 -
    凤卸阎  ______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而且渲...

    15711965166: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
    凤卸阎  ______ 【赏析】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

    15711965166:   李清照的词及译文 -
    凤卸阎  ______ 如梦令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15711965166: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怎么对句?怎么解释? -
    凤卸阎  ______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

    15711965166: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何处? -
    凤卸阎  ______ 出自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赏析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