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芹十论九议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美芹十献”的典故是什么?
    《列子· 杨朱篇》记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1165年,辛弃疾写了10篇论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辛弃疾把《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但当时宋金议和...
  • 美芹十论是谁写的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李筌曾于《太白阴经》卷一之《人无勇怯篇》对勇怯与地域之关系提出了旷古绝今之论...
  • 文言文辛弃疾
    武才方面,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采纳。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
  • 有关辛弃疾的论据
    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二;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
  •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什么意...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
  • 求辛弃疾生平和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写的诗词
    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实施。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古诗
    ⑻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此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⑼东家:东邻。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翻译 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
  • 辛弃疾的简介。
    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 ,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 ),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
  • 辛弃疾的资料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
  •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

  • 13023671266:   宋朝的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注释 -
    吉沈诗  ______ 宋朝的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注释如下: 清平乐·村居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

    13023671266:   辛弃疾的《鹧鸪天》的解析是什么? -
    吉沈诗  ______ 辛弃疾年少就率众起义,后来成为声势最大的耿京起义中的核心人物,想当年事多么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文中“壮岁旌旗拥万夫”就是讲述了自己年少时的英雄形象.“锦襜突骑渡江初”一句是讲辛弃疾率领50骑人马,深入5万人的敌营中捉...

    13023671266: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300字 -
    吉沈诗  ______ 辛弃疾生平简介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

    13023671266: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平戎策种树书 -
    吉沈诗  ______ 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赏析 这首词的...

    13023671266:   有没有了解辛弃疾的,还有对他的评价 - 作业帮
    吉沈诗  ______[答案]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

    13023671266:   诗歌中的对比 -
    吉沈诗  ______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对比之妙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

    13023671266:   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 -
    吉沈诗  ______ <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好象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

    13023671266:   辛弃疾生活背景是怎样的? -
    吉沈诗  ______ 早年经历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辛弃疾[2].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

    13023671266:   清平乐村居是属于什么言
    吉沈诗  ______ 总之它是词 不是言 作品信息 【名称】清平乐·村居 【年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

    13023671266:   辛弃疾的背景? -
    吉沈诗  ______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