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赏析800字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5-31
  • 定风波苏轼翻译及赏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
  •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鉴赏】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今天赏析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如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此词创作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七日 ,苏东坡和朋友春日出游,正走在沙湖道上忽...
  • 苏轼的诗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诗赏析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
  • 苏轼定风波的赏析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 谁有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谢啦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
  • 《定风波·三月七日》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定风波·三月七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
  • 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鉴赏】这首词的原序说:“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
  • 苏轼的定风波赏析及写作背景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
  • 宋词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月七日,和朋友一起在...

  • 18744071818:   定风波赏析 -
    贠送审  ______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18744071818:   求 定风波 苏轼 赏析 -
    贠送审  ______ 宋词鉴赏——定 风 波(苏 轼) 定 风 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

    18744071818:   苏轼的《定风波》 - 作业帮
    贠送审  ______[答案] 《定风波》 苏 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18744071818:   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赏析 -
    贠送审  ______ 【定风波 苏 轼】 原文:定 风 波 苏 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②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③,余独不觉.已而④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⑤且徐行.竹杖芒鞋⑥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⑦. 料峭⑧春风吹酒醒,...

    18744071818:   赏析《定风波》 -
    贠送审  ______ 1、处变不惊的形象 2、“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18744071818:   苏轼的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鉴赏 读完此词后的个人感受
    贠送审  ______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时所作,整首词都表达出一个中心思想,苏轼对政治生涯的豁达与潇洒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从风雨衍生到人生,风风雨雨又如何,我怡然自得,我想我素的走完我的一生,我不怕人生中的坎坷竞技,潇洒才是我的本性. 山头斜阳却相迎,风雨过后终会天晴,这样的自然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生经历,没有过不去的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相望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如风雨般来的匆忙,去的也匆忙,无风无晴,一片淡然,这些荣辱得失何足挂齿,从此后要过我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潇洒人生了.

    18744071818:   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赏析 -
    贠送审  ______ 【定风波 苏 轼】 原文:定 风 波 苏 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②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③,余独不觉.已而④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⑤且徐行.竹杖芒鞋⑥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⑦. 料峭⑧春风吹酒醒,...

    18744071818:   求苏轼的《定风波》赏析
    贠送审  ______ 定 风 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18744071818:   苏轼《定风波》之“两两轻红”赏析 -
    贠送审  ______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

    18744071818: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体裁和主要特征 -
    贠送审  ______ 作者是苏轼. 题材当然是词了 词牌名就是 定风波 特征: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需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