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为什么写白杨礼赞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1
  • 矛盾写《白杨礼赞〉〉时的背景,有人知道吗?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
  • 《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
  • 急求!!茅盾《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 急求!!茅盾《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茅盾《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前夕,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激化。茅盾作为一个敏锐的社会观察者和文学家,深感时代的变迁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白杨树作为象征,通过对其形象的描绘...
  • 《白杨礼赞》作者是谁
    作品编为《茅盾全集》《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 为什么要赞美白杨礼赞这篇文章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
  • 《白杨礼赞》主要内容和表达方法
    主要内容:《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表达方法:其...
  • 白杨礼赞的赏析
    《白杨礼赞》的主要内容: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这篇文章是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借礼赞西北...
  • 白杨礼赞的写作手法
    白杨礼赞主要是为了宣扬白杨的精神,所以用的是象征写作手法。现代·茅盾《白杨礼赞》原文: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
  • 矛盾为什么要用象征手法写白杨礼赞
    矛盾要用象征手法写白杨礼赞的原因是宣扬白杨的精神。在《白杨礼赞》用的是象征写作手法,主要是为了宣扬白杨的精神。

  • 18882288029:   白杨树象征着一种什么精神? -
    答缸冯  ______ 白杨树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表现的是“顽强不息,从苦难中寻求力量”的精神;白杨树在秋冬季节中能够依然坚挺,叶子虽已凋零,但是枝条依然蔓延出蓬勃的生命力,象征着“伟岸正直,质朴坚强”的精神. 白杨树枝枝叶叶茂盛繁密,象征“团结奋斗,力争上游”的精神;白杨树高大地身姿,十分伟岸,带给人力量感,象征着“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精神.

    18882288029:   关于《白杨礼赞》:文章第二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
    答缸冯  ______ 一、《白杨礼赞》:文章第二自然段写出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用黄土高原的环境来衬托白杨树的非凡,为后文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做铺垫,同时暗写了陕甘宁根据地的环境. 二、原文: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18882288029:   茅盾的什么作品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 作业帮
    答缸冯  ______[答案]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写于1941年3月,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该文已收入语文版初三年级课本....

    18882288029:   白杨礼赞的主要内容 - 作业帮
    答缸冯  ______[答案]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

    18882288029:   《白杨礼赞》和《白杨》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啊? -
    答缸冯  ______ 1.借物喻人 2. 都是写白杨,坚韧不拔的精神,都是赞美白杨生命力顽强的文章.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

    18882288029:   《白杨礼赞》选自那篇文章 -
    答缸冯  ______ 选自茅盾的《见闻杂记》

    18882288029:   茅盾 《白杨礼赞》是借白杨比喻什么 - 作业帮
    答缸冯  ______[答案]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8882288029:   白杨树是西北地区普通的一种树,为什么有人要赞美他 -
    答缸冯  ______ 因为那边气候条件差, 不利于大树生长! 所以要赞美她的顽强

    18882288029:   阅读《白杨礼赞》节选,回答小题(共14分)白杨礼赞(节选)茅盾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②那是力争上游... - 作业帮
    答缸冯  ______[答案] 小题1:两个指代词用的很巧妙,用“那”是白杨树还在远处,引出对它的描写;用“这”表示它的形象已经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共4分,每句2分小题2:①向上 参天耸立 ②倔强 不折不挠 共4分,每空1分小题3: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