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蒹葭中诗人以秋是起兴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强盗女子触地衬托人物怎样的感情...
    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
  • 蒹葭呈现了怎样的艺术意境
    《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
  • 蒹葭赏析
    全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渲染了深秋凄凉的气氛,读者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表现了主人公追求爱情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
  • 你从 蒹葭 中感受到怎样的气氛与情调
    蒹葭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迷茫,在爱情的道路上迷路,却不会放弃,执著的追求。从他的执着可以看出主人公眼里的伊人是多么的高尚纯洁。整首诗以秋冬之时为背景,构造了一种朦胧的美。
  • 蒹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百度知 ...
    《蒹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每一节的前两句,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用清晨经霜的芦苇(蒹葭),渲染出凄清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追求心上人的道路险阻、坎坷、曲折、漫长。
  • 诗经《蒹葭》为题例,分析本诗情景交融及重章复沓的手法.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此诗的又一特色。三章分别以蒹葭、白露起兴,既描绘了芦荻萧瑟、山高水远之景,又抒写了诗人真心诚意、孤寂彷徨之情。景中处处含情,画面、色彩彼此映衬,风神摇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极好地烘托了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心境,风格自然,真切感人。
  • 诗经的蒹葭描述了一副什么样的场景
    1.蒹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牵肠挂肚的思念。2.蒹葭向我们展示了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 蒹葭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一...
  • 《蒹葭》反复出现蒹葭表达了什么
    作者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
  • 蒹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原文(出自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

  • 19397914622:   蒹葭这首诗写了什么景物 -
    管怕保  ______ 主要写的景物有: 初生的芦苇、白色露水、弯曲的河水、沙洲、沙滩等.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 诗中水的意象正...

    19397914622:   《蒹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这些景象描写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 作业帮
    管怕保  ______[答案] 是秋,一个霜字,就点明了目前的季节 可以渲染气氛

    19397914622:   蒹葭这首诗运用了反复咏叹的表达方式,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细腻的思想感情 - 作业帮
    管怕保  ______[答案] 《蒹葭》是一首怀念人的诗,诗中写追寻所怀念的人,但终于使可望而不可即.蒹和葭都是植物名,即芦苇.起头两句是起兴 .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

    19397914622:   在《蒹葭》这首诗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 作业帮
    管怕保  ______[答案] 景物特点是清秋萧瑟. 用了这些景物起兴,引出追求"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情感. 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继续追问:是描写了哪些景物,不是景物有什么特点 是 蒹葭生长茂盛,白露由霜到被蒸发,这些景物首先交代了地点是河边...

    19397914622:   《蒹葭》这首诗反复出现了“蒹葭”白露'两个形象,营造了一种怎样?
    管怕保  ______ 蒹葭,白露,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环境气氛,给人萧瑟冷落,凄婉之感

    19397914622:   诗经《蒹葭》为题例,分析本诗情景交融及重章复沓的手法. -
    管怕保  ______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

    19397914622:   《蒹葭》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管怕保  ______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19397914622:   蒹葭》一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和彷徨失意的心绪的? -
    管怕保  ______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

    19397914622:   《蒹葭》这首诗朦胧的意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管怕保  ______ 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 这种心理意趣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

    19397914622:   谁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句诗出自哪首诗?和诗得全部内容? - 作业帮
    管怕保  ______[答案] 蒹 葭 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