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3
  • “在”的文言文是什么?
    文言文中,“在”多为动词,表示存在或处在、在于,如:在家为农、在朝为官、病在肝肾、在病、在肩。现代汉语除了上述意义外,也常常用为介词,如:在路上遇见朋友、在野外捡到钱等,这样的用法,文言文用“于”,如:遇友于途、拾金于野。正因为存在古今字的差异,不能简单用一对一的方式解释...
  • 文言文词语的用法,主要指哪些
    11.动词的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为动词
  • 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和句式。
    1: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一、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
  • 文言文易动用法
    为……,就是意动用法 4.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是什么意思 意动用法,是词的一种用法,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用如动词和名词用如动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
  • 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用法?
    懂得)。3、温故而知新(得到)。四、乐 1、不亦乐乎(愉快,快乐)。2、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五、其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称代词,他的)。2、人不堪其忧(指示代词,这、那)。3、回也不改其乐(人称代词,他的)。4、乐亦在其中矣(指示代词,这)。
  • 文言文的的几种用法
    3. 文言文中 "的"的所有用法 在文言文中,“的”的读音是“dí”,而不是“de”。它既可充当名词,又可充当副词,其所有用法如下: 一、当“的”充当名词时 1) 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例如: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朱唇的其若丹。 2) 箭靶的中心目标。例如:《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二、...
  • 文言文的的用法
    5.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 文言文的为动用法记忆
    1. 初中文言文为动用法整理 "为动"的"为"读作去声,它在这里包括"为了"、"因为"、"给(替)"、"对(向)"四个意思。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为动用法是用最简单的动宾形式表达了多种较复杂状谓结构所要表达的内容。为说明方便起见,我们把为动用法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
  • 文言文以用有哪些
    3.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
  • 文言文中与的用法
    (《季氏将伐颛臾》)(感叹语气)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疑问语气)3、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五、与 jǔ与,通“举”,推举,选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通举,推举)...

  • 17281886877:   如何区分文言虚词"虽"的用法 -
    迪童亲  ______ 其实很简单,如果“虽”字后语意为所假设的情况,则为即使;若其后为已实践过的意思,即为虽然.

    17281886877:   文言文虽字做虚词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
    迪童亲  ______ 虽 古意:1、虽然(和今义差不多) 2、即使(现实情况并不存在的,比如韩愈马说中的“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里本来没有千里马,只是假设.可以根据文言文语气和意思来判断). 今义:表条件的关联词,虽然 望采纳,谢谢.

    17281886877:   文言文中虚词的分类及解释请各位高手对文言文中哪些词可作为虚词,并且将它们的意思解释出来 - 作业帮
    迪童亲  ______[答案] 常见文言虚词 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

    17281886877:   文言文中的[虽然]是什么意思 -
    迪童亲  ______ 文言文中的“虽然”是两个词语,不像在现代汉语中只是表转折的关联词. “虽然”在文言文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虽然这样”,虽和现代汉语一样是虽然的意思,然指“这样”; 二是指“即使这样”,虽解释为“即使”,表假设,然还是“这样”. 二者的区别是该情况是否已经发生.“即使”则未发生. 在文言文中,虽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即使这样”的意思.

    17281886877:   文言文里的 虽 在句首就是即使 在句中是虽然? -
    迪童亲  ______ 虽,在古文中通常表示一个让步转折的语气,相当于纵然,虽然,即使,有时虽也有仅、唯的意思. 与句首句中关系不大,主要看上下文. 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即使楚国只剩下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 虽败犹荣:虽然失败了,但还是非常光荣的意思.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即使后人没有改变它,也一样不能用于现在做法律.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唯有明君是既能开放又能堵塞的.

    17281886877:   文言虚词的用法 -
    迪童亲  ______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

    17281886877:   "虽然”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迪童亲  ______ 虽然在古文中的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 虽:即使 然:这样 虽然:即使这样

    17281886877:   虽的古文意思 -
    迪童亲  ______ '虽'在古文中多作'即使'来用,'虽然'表示事实的确是这样,'即使'表示假设.倒还没留意用'虽然'解释的古文.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17281886877:   白话文中的虽然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
    迪童亲  ______ 然 敌军众,然路途遥远,多疲惫.——敌军虽然多,但是路途遥远,大多都很疲惫.

    17281886877:   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
    迪童亲  ______ 常见文言虚词 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