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变前后的比结合能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1
  • ...核裂变,核聚变,核衰变,反应前后的结合能,比结合能怎么变化?为什么?求...
    从能量方面分析,核裂变和核聚变都是放热反应,即比结合能增大反应,因为比结合能增大会释放能量使核更稳定。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核裂变是重核裂变为中等质量核的过程,核聚变是轻核聚变为中等质量核的过程,而中等质量核是最稳定的核,即比核能最大的核,所以两种反应都是比核能增大的反应。
  • 为什么说裂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大于裂变前的结合能
    结合能,就是指单个质子或中子聚变生成某种原子核时释放的总能量.比结合能,就是用某种原子核的结合能除以原子核的质量数(也就是质子、中子总数)所得的比值.可以看到,比结合能越低,则原子越不稳定,因为原子继续释放能量的潜力更大,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而比结合能是有最大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质量数为5...
  • ...产生的原子核的结合能,要比原来原子核的结合能大? 晚上做梦都在想...
    结合能指的是将原子裂开所需要的能量或者是质子等结合成原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重核裂变后是要释放能量的,于是要想将裂变后产生的粒子分离成单个的质子等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即结合能)就比把原来的原子分裂开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多(多的就是裂变时释放的那一部分能量),于是裂变后结合能变大了.
  • 请解释这句话为什么对:聚变反应前后粒子的比结合能变小
    聚变后原子变了,比结合能是原子的稳定程度,越小越不稳定~
  • 高中物理之原子核之结合能、比结合能
    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反例:铀238的平均结合能与氦4的平均结合能分别为7.5MeV、7.03MeV,但后者远比前者稳定。这里要说一下,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也会出现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那种尴尬场面,还记得初中物理中的速度概念与高中物理中...
  • 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为什么释放能量
    因为聚变后质量减少了,其中质量按照Q=CM平方关系释放出来,于是有了氢弹。
  • 比结合能计算公式△e
    在核物理中,结合能的计算通常使用质量缺失的概念。原子核的质量比其构成核子的质量之和要小,这个差值称为质量缺失。结合能可以用质量缺失和光速的平方之积来表示,即E=Δm*c^2,其中E为结合能,Δm为质量缺失,c为光速。核反应或核衰变中,原子核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
  • 比结合能变大怎么变
    核子平均质量越小比结合能越大也可以记住核子平均质量表,随着核电荷数增加,比结合能先变大后变小,铁的比结合能最大结合能(binding energy)是指当一“物体(体系)”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成时,各组成部分之间一定存在相互吸引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如果把各组成部分分开到“无穷远”处,当然需要...
  • 如何计算比结合能?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是有质量亏损的,需要释放核能。核子数较小的轻核和核子数较大的重核,比结合能较小,中等核子数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较大。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中等核子数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较大,原子核较稳定。
  • ...衰变产物结合能之和为什么大于原来重核结合能,求详细(高中物理_百度...
    结合能就越大;宇宙中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从不稳定到稳定,趋向能量最低趋向平衡的状态发展,衰变也是一样,衰变后能量越低就越稳定,越难拆开,结合能就越大。比结合能是结合能和核子数之比,问题问的是拆开后总的结合能,也就没有所谓的比结合能,拆开后总的结合能比拆开前总的结合能大。

  • 19894908344:   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 作业帮
    宇莺容  ______[选项] A.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B.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 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D.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1989490834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作业帮
    宇莺容  ______[选项] A. 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新核与α粒子的总质量等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 B. 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C.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不变 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19894908344:   高中物理结合能方面的知识 -
    宇莺容  ______ 因为这两种反应都会有质量亏损,不管是裂变还是聚合反应.亏损的的质量(变成一些其它物质,并不是消失了),虽然亏损的质量很小,但是能量巨大,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2 可看出.生活中的太阳就是轻核聚变(大自然的核反应),所以太阳每天的质量都在减少,膨胀,最终会把地球吃掉(60多亿年后).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核物理的书籍.

    19894908344:   为什么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 -
    宇莺容  ______ 因为在衰变过程中,同时也辐射出电磁波,比如γ射线,根据能量守恒,M*c^2=m*c^2+M'*c^2+hν-->(M-M'-m)*c^2=hν M是重核的静止质量,m是α粒子的质量,ν是γ射线的频率;M'是衰变后新原子核质量.

    19894908344:   玻尔理论是什么?如何解释其内容与应用? -
    宇莺容  ______ 1.玻尔理论 玻尔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一种理论.1913年由玻尔提出.是在卢瑟福原子模型基础上加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后建立的.要点是: (1)原子核外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规定的轨道上绕转,此时并不发光; (2)电子从高能量的轨道跳到...

    1989490834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B.原 -
    宇莺容  ______ A、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用,A错误;B、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B正确;C、铀核( 23892 U)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因为衰变后的产物更稳定,C正确;D、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D错误;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增加,E正确;故选:BCE

    19894908344:   铁的衰变是什么变化 -
    宇莺容  ______ 铁不能衰变,铁的比结合能最大,平均核子质量最小,不能再释放能量了

    1989490834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 -
    宇莺容  ______ A、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可能小于原吸收光子的频率,但不可能大于其频率,比如:吸收光子后从基态跃迁到3能级,由于不稳定,从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可以向2能级,也可能向基态,故A正确; B、根据质能方程,结合质量亏损,可知,衰变会释放能量,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p粒子的总质量,故B正确; C、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具有核式,故C错误; D、 82 34 Se→ 82 36 Kr+2 0 ?1 e,属于衰变,故D错误; E、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E正确; 故选:ABE.

    19894908344:   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从而放出电子的过 -
    宇莺容  ______ A、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产生一个电子,这个电子以β射线的形式释放出去,同时辐射出γ光子.故A正确. B、在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中由于γ射线是光子,不带电,所以电离本领很弱,贯穿本领最强.故B正确. C、反应过程中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根据质能方程△E=△mC2,能量减少,则物体的质量减少.所以辐射能量,则质量一定亏损.故C错误. D、半衰期是针对于大量原子核的一个统计规律,对个别原子核或少量原子核来说没有意义.故D错误. 故选C.

    1989490834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 -
    宇莺容  ______ A、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故A正确; B、铀核( 238 92 U)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要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故B错误; C、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与光照时间也无关.故C错误;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增加,故D正确; E、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D正确; 故选: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