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注三国志全文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5
  • 那里有《三国志裴松之注本》白话文
    ” 杨翼骧先生在《裴松之》一文中将这部分裴注归纳为字音、文义、校勘、名物、地理、典故若干类。他认为:“作注的目的主要是增广事实,而这一类的批注不过是附带的工作”。他注《三国志》的重点是补阙和纠谬。正如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所说:“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 三国志裴注里,求曹操杀死孔融的原文,是裴注里的原文啊,谢啦
    书名:裴注三国志卷十 魏书十 http:\/\/guoxue.baidu.com\/page\/c5e1d7a2c8fdb9fad6be\/9.html
  • 谁能给我《三国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本)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
  • 裴松之注三国志的概述
    (《郡斋读书志》卷二)在清代武英殿刻本《三国志》中,李龙官等在校刊识语中更为具体地指出“裴松之注更三倍于正文”。20世纪70年代初,黄大受据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的殿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50,833字,裴注为322,643字(《三国志及裴注字数统计表》,载《三国志选注》,台北中正书局,1972年版卷首。转引自吴金华《...
  • 三国志裴松之注,要有翻译
    【裴松之注】原文: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皇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于沛。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候,世袭觉士,觉而复绍,至今适嗣国于容城。翻译:王沈的《魏书》说:...
  • 诸葛亮 受遗诏 全文
    书名:裴注三国志 作者:裴松之注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 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 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 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
    卷三十五 蜀书五书名:裴注三国志 作者:裴松之注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诸葛亮传第五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献帝春秋曰:初,豫章...
  • 急求《三国志·武帝纪》文言文原文及裴松之注(繁体简体不限)_百度知 ...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世语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
  • 求《三国志.庞统传》全文及译文
    ”他对全琮说:“你喜欢施舍,还好名声,就像汝南的樊子昭。虽然智力不多,也是一时的俊杰。”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了,一定和你一起来评价天下的读书人。”和庞统结下深厚的友谊回去了。出处: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蜀书》之《庞统法正传》。
  • 三国志阅读短文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

  • 19173015005: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译文 -
    袁供曼  ______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曰:“汉晋春秋曰:'……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曰……於是有散关之役',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案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所载亮表,即世人传诵之后出师表也.此表既为亮集所无...

    19173015005:   中国历史上的名著史记? -
    袁供曼  ______ 01.史记 (汉·司马迁) 02.汉书 (汉·班固) 03.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唐·姚思廉) 10....

    19173015005:   《三国志》一书共有多少字?
    袁供曼  ______ 陈寿本书为350,833字,裴注为322,643字(《三国志及裴注字数统计表》,载《三国志选注》,台北中正书局,1972年版卷首.转引自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王廷洽根据中华书局陈乃乾校点本统计出...

    19173015005:   三国志是什么
    袁供曼  ______ 魏、蜀、吴三书,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19173015005:   中国历史上最值一读的一百本书 -
    袁供曼  ______ 历史 .二十四史 01.史记 (汉·司马迁) 02.汉书 (汉·班固) 03.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

    19173015005:   裴松三国志注增加的内容是陈寿的多少倍 -
    袁供曼  ______ 裴松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三国志注》(以下简称“裴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也是陈寿《三国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大量征引, 裴松之的注文共达36.7万余字,比陈寿正文的32万余字多出八分之一 ,弥补了《三国志》原来记载简略的缺陷. (《郡斋读书志》卷二)在清代武英殿刻本《三国志》中,李龙官等在校刊识语中更为具体地指出“裴松之注更三倍于正文”.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19173015005:   《三国志注》是怎么回事 -
    袁供曼  ______ 南北朝时裴松之撰,他一反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裴松之不仅开创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 裴松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三国志注》(以下简称“裴注”)...

    19173015005:   “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翻译 -
    袁供曼  ______ 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 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书名:裴注三国志 作者:裴松之注 翻译就是“当年汉朝的股肱之臣、民族英雄、大司马霍去病将军,为了国家的安危,黎民的福祉,心系边疆,舍身忘家,毅然拒绝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官邸.说出了光耀千古的时代最强音----强敌匈奴尚未消灭,怎么能考虑自己的房宅府邸呢?

    19173015005:   三国志与裴松之注的关系?
    袁供曼  ______ 包括.注,就是注释,是对文本的主旨、词语、用典、具体内容等方面所作的说明.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

    19173015005: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体现了曹操什么?? -
    袁供曼  ______ 看待和分析历史人物,求真和客观,就是对他们的最大肯定.曹操对历史的贡献自有其他的地方可以佐证,但就此话而言,却是真实反映了曹操性格中自私、阴沉、残暴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