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二课时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附:板书: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
  • 《观潮》2022教案参考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
    第二课时 (一)导言 今天上《观潮》的第二节课,在上节课我们分了段,列举了提纲,哪位同学能上黑板前来板书?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课文。 2.教师讲解: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所以吸引了许多人来这里观潮,这个“观”是什么意思?(看)看什么?(潮来时的景象) (三)讲课课文第二段...
  •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
  • 五年级课文《浙江潮》的生字组词和课文内容讲解。
    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 板书课题:观潮 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二、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
  • 小学语文课件怎么写【5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本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
  • 《浙江潮》与《观潮》的相同之处
    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教材中配了两幅紧扣课文内容的图片。第一幅图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水面上的那条白线正向我们移来;第二幅图片,则是另一番态势,我们看到的是“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的...
  • 七上《古代诗歌》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学习《钱塘湖春行》 1.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的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
  • 《古代诗歌》优质教案设计
    背诵这二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 一、导入新课 齐背前二首诗(可配上音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
  • 谁知道有关浙江潮的资料啊!!!
    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 板书课题:观潮 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

  • 18910717696:   《观潮》第2段从哪些方面写了水兵演习的景象?于钱塘江的潮水有什么关系? -
    薄金匡  ______ 第二段从水军船只的数量,从水军高超的技艺中描写景象.它重点突出;在古代,人们对观潮的注重,因为,为什么不在别的时候演习?这也说明了观潮之盛.(我们学过这篇文章,但这是我的意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8910717696:   观潮其中第二段从什么和什么两方面来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
    薄金匡  ______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18910717696:   扩写观潮第三段谢谢 -
    薄金匡  ______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霎时,,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18910717696:   读了观潮第2自然段有什么感受60字 -
    薄金匡  ______ 最佳答案: 让我们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18910717696:   四年级上册:1、观潮 主要内容 -
    薄金匡  ______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 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 全...

    18910717696:   《观潮》第2段在描写激烈的习战之后,江面上一片寂静.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 作业帮
    薄金匡  ______[答案] 对比.突出习战的激烈及其给观者的震撼

    18910717696:   周密《观潮》第二段翻译
    薄金匡  ______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艘战船分列两边;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就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波而去.

    18910717696:   观潮这一课重点描写了什么 -
    薄金匡  ______ 观潮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重点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从“隆隆的、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等词语中感受到江潮的声威.从“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浩浩荡荡”等词语中看出江潮的气势壮观. 扩展资料 《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观潮

    18910717696:   《观潮》第二段文字主要写什么的场面?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答案?
    薄金匡  ______ 观潮第二段描写了激烈的水军演习作用: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18910717696:   《观潮》第二段文字主要写什么的场面?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答案要多一点
    薄金匡  ______ 观潮第二段描写了激烈的水军演习 作用: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