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的三四句的画面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春游湖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1.景象: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2.哲理: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赏析】这样的小诗,风韵翩翩...
  •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第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展现了轻舟疾掠而过摇动芦苇的情景.三四句诗寓静于动,在静得出奇之中,一叶扁舟飘忽而过,惊动了芦苇,摇动有声,更衬出了湖上的幽静.着以“忽”“过”两字,舟行轻疾之状毕观.动静相衬,各极其妙
  • 望洞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望洞庭描绘的是一幅秋天湖光、月色和谐的情景图画。湖面平静,月光皎洁,倒影在湖面上,洞庭湖仿佛一个巨大的田螺浮在水面上。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
  • ...卧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这是一道...
    1、体现了诗人恬淡、闲适、平和、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境。2、展现了轻舟疾掠而过摇动芦苇的情景。三四句诗寓静于动,在静得出奇之中,一叶扁舟飘忽而过,惊动了芦苇,摇动有声,更衬出了湖上的幽静。着以“忽”“过”两字,舟行轻疾之状毕观。动静相衬,各极其妙。
  • 春游胡三四句作者心情
    1、由春水上涨没过桥面而阻断了游人前行之路,正在犯愁为难行路之际,一只小船悠然从绿荫深处撑来,三四句告诉人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危机是危中有机,面对不能轻言放弃,困难的时候往往蕴含着希望;2、三四句也说明大自然此消彼长的大道常情,使这首诗赋予哲理。
  • 望洞庭是描写什么样的景色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描绘了洞庭湖湖面浩瀚,秋水汤汤,几乎与湖岸平接。“涵虚”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浑然一体。开头两句,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气势雄浑的景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 《望洞庭》的三、四句是什么意思?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
  •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中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湖上寓居杂咏》其十四 姜夔 指点移舟著柳堤,美人相顾复相携。上桥更觉秋香重,花在西陵小苑西。指点移舟著柳堤,美人相顾复相携——把小船停靠在长满柳树的堤岸之上,同行的歌女嬉笑着携手登上小桥。著:靠近。美人:同游的歌女。携:搀扶;挽。上桥更觉秋香重,花在西陵小苑西——小桥之上,...
  • 望洞庭诗意简短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

  • 13250989954:   宋朝俞桂的过湖的意思 -
    蒋岭琰  ______ 诗词原文 过湖 [宋]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 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 白鸥飞处带诗来. 译文 初春时节,诗人乘小舟(船)离开岸边,水面荡起波纹,夹带着花香的春风吹来,使人感到日渐温暖,此时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远...

    13250989954:   《题溧阳三塔寺》中“问询湖边山色,重来又是三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蒋岭琰  ______ 这句应该没有修辞手法吧……全诗赏析: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省视慰问之意,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指三塔湖畔,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

    13250989954:   过湖的诗人给我们描述的景色
    蒋岭琰  ______ 《过湖》诗人给我们描述了广阔湖面美丽的景色,表达诗人愉快的心情.给我们带来美的愉悦享受.

    13250989954:   过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蒋岭琰  ______ 佳句好意全在心中,然而亦不付之于笔墨文章,蘸水为诗,不斤斤于物态,不留恋于暮思,这便是自适之适,圆融无碍,诗兴宛转,是一种犁然有当于心,陶然有适于意的欢愉体验. 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13250989954:   过湖这首诗的意思. -
    蒋岭琰  ______ 过湖 [宋]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 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 白鸥飞处带诗来. 译文 初春时节,我乘一小舟(船)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感到日渐温暖,而梅花正悄然飘落.抬头望去,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轴画般横在天地间,白鸥飞过,给我带来了吟诗的雅兴.

    13250989954:   <<过湖>>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
    蒋岭琰  ______ 七绝·过湖 宋·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小舟离开岸边荡起波纹,阳光温暖风中茗香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若隐若现的山色像幅画般横在天地间的卷轴上,白鸽飞过诗兴大发. 本诗作者于春暖花开时节游玩赏湖之时,看到早春的美景,萌发作诗的冲动,于是留诗下来

    13250989954:   渡荆门送别第三四句描写的什么画面 -
    蒋岭琰  ______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

    13250989954:   《过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蒋岭琰  ______ 过湖 [宋]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 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 白鸥飞处带诗来. 初春时节,诗人乘小舟离开岸边使水面荡起波纹,夹带着花香的春风吹来,使人感到日渐温暖,此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轴画般横在天地间,白鸥飞过,给人带来了吟诗的雅兴. 诗人因生机跃如的自然万物而生感悟,在鸟啼花落中冥与神通,唤起人心的醒觉,与诗的心灵俯仰优游,萃天地之清气. “目不知豪素,手不知笔墨”,佳句好意全在心中,然而亦不付之于笔墨文章,蘸水为诗,不斤斤于物态,不留恋于暮思,这便是自适之适,圆融无碍,诗兴宛转,是一种犁然有当于心,陶然有适于意的欢愉体验.

    13250989954:   《过湖》这首诗是宋朝人俞桂写的,他的意思是什么 -
    蒋岭琰  ______ 这是首写景诗,描写在湖上荡舟时所看到的美丽风景,乘船从湖这边到那边,小船在湖面上荡出轻柔的水纹,这是怎样美好的日子,太阳温暖,风送梅香,远处的山色缥缈迷蒙,如水墨画上的色调,天空中时有白鸥飞过,唤起我的无限诗情.诚心为你解答,给个好评吧亲,谢谢啦

    13250989954:   岳阳楼记中第三四段描写了洞庭湖的哪些画面 -
    蒋岭琰  ______ ...晴空和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