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题画兰作品赏析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5-31
  • 郑板桥《题画兰》的诗作赏析
    《题画兰》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原文: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译文及注释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
  • 《题画兰》 这首诗赞颂了兰花的什么品格
    《题画兰》有两首,都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附原诗:题画兰 (清)郑燮(xiè)同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
  • 《兰竹芳馨图》作品赏析
    《兰竹芳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该画中有上题:兰竹芳馨不等闲,同根并蒂好相攀,百年兄弟开怀抱,莫谓分居彼此山。作品赏析 此画写两山相对,悬崖沟谷之上,兰竹丛生,相对而发,遥相呼应。山石以枯笔写出,几点横皴,便描尽山势之险。浓墨撇写兰竹,飘逸潇洒,气韵飞动。郑板桥一向重视诗、书、...
  • 题画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万火急!!!
    《题画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人隐士情操。《题画兰》【清】郑燮(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 题画兰的大致意思,这首诗赞颂的兰花怎样
    题画兰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
  • 板桥题画兰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板桥题画·兰》寄托了作者对纷纭尘世的厌倦,对自我志趣的坚守。《板桥题画·兰》为“郑板桥”所写,郑板桥画竹子画兰花,最喜欢在画上题写诗句,以抒发自己心中之思。原文: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
  • 清郑燮绘兰竹石图轴的作品赏析
    兰、竹置于陡峭的岩石之间,纵横交错,天机自然,秀逸洒脱中更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在画法上用具有力度的隶书笔法画竹,以纵逸的草书之法画兰,陡峭的岩石则以侧峰用笔简括勾勒出轮廓,略作皴染,三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岩石上的题款使画面本身倾斜的对角线构图变得平稳厚重,此外以楷书融入篆隶的“...
  • 题画兰的诗意?
    《题画兰》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释义: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注...
  • 《题画》原文及翻译赏析
    我画的这幅兰画,它的花都超出在叶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壮而强劲,这是由于它是山中的兰花而不是盆中的兰花啊。3、赏析这三则画题,是由郑板桥种竹、养兰、写竹、画兰的心得,虽非严思宏论,却自有其深彻独到之处,当细细品味。4、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
  • 板桥题画兰寄托了郑板桥怎样的人生追求 ?
    板桥题画·兰 文\/郑燮 本文托物言志,作者爱兰、种兰、画兰,以兰自况。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答:表达了作者对纷纭尘世的厌倦,对自我志趣的坚守。答案上的 给我好评噢!!!

  • 19367832542:   题画兰的诗意? -
    邓畏窦  ______ 题画兰 (清)郑燮 (郑板桥 )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兰花生长在山的最顶头,在突出的岩缝中散发着浓郁芬芳的香气.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的喧闹,只是她不愿意去理睬他们,因为她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也不会去挽留他们.本诗赞扬了兰花淡泊自足,不随波逐流,坚持操守,追求个性自由,孤芳自赏,卓尔独立的品质.

    19367832542:   郑板桥的写兰花的诗
    邓畏窦  ______ 折枝兰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这些诗都是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郑克柔)对兰花的描绘. 其中山顶妙香被用作他画中题诗.

    19367832542:   郑板桥的画字诗各有什么特点 -
    邓畏窦  ______ 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工诗、词,善书、画. 擅画兰竹石: 体貌书朗,风格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蒋士铨题画兰诗中说:“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这段话,将“书”与“画”在他作品中的关系真是说得透剔极了. 工楷隶: 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称“六分半书”,他以黄山谷笔致增强作画的气势,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其书法的变化与立论的依据. 书画特色: 独创写意,着意趣味.他自谓应有“真气、真趣、真意” 诗文特性: (1)去陈旧套语.(2)白话代替古典.(3)暗喻民族志节.

    19367832542:   《题画兰》的诗意?郑燮写的 - 作业帮
    邓畏窦  ______[答案] 画兰身在丛山的顶上头,生长在突出的岩缝中却香如绸缎.就算脚下有夸浮的云缠绕,可它来画兰装作不知道,去也不挽留.讲的是兰之幽香沁人心脾,寓意孤芳自赏.借物咏志,状物抒怀.

    19367832542:   题画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
    邓畏窦  ______ 《题画兰》写作背景:《题画兰》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咏物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兰花而题写的.全诗以兰花为物象,描写它生长于山岩的顶处,香气飘散四溢,尤以突出岩石和岩缝中,美好的花香馥郁芬香,赞美了兰花不与“浮云游...

    19367832542:   郑燮的题画兰的解释 -
    邓畏窦  ______ 兰花生长在山崖的顶端他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的岩缝中美妙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意去理睬他,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去挽留他.讲的是兰之幽香沁人心脾,寓意孤芳自赏. 借物咏志,状物抒怀.

    19367832542:   兰竹诗句郑板桥 -
    邓畏窦  ______ 找到首“竹”,未找到“兰”题画竹清代: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19367832542:   清代郑燮的诗 -
    邓畏窦  ______ 1、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

    19367832542: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
    邓畏窦  ______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 体貌书朗,风格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蒋士铨题画兰诗中说:“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这段话,将“书”与“画”在他作品中的关系真是说得透剔极了. 徐悲鸿擅长画马; 齐白石擅长画虾; 黄胄擅长画驴; 李可染擅长画牛; 吴作人擅长画熊猫; 吴冠中擅长画桥; 张大千擅长画虎; 李苦禅擅长画鹰; 韩美林擅长画动物; 丁聪擅长画讽刺漫画 石涛擅长画山水.

    19367832542:   题画兰字词解释 急!!!!
    邓畏窦  ______ 所谓空谷幽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这是说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这是说兰花的幽洁,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任浮云来去,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