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简答题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16
  • 《醉翁亭记》中招考试简答题5道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滁人欢...
  • 醉翁亭记的问答题
    如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及四时景物变化,都言简意深,片语传神。语句凝练,语意精警含蓄,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像“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而石出”等句子,多为后人沿用。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就是在欧阳修的基础上翻新而成为名句的。欧阳修论文,主张“言简而意深”(《...
  • 关于《醉翁亭记》的几道问答题,急!!
    第一题:针对第一自然段的,从山到泉到亭子到修建的人和命名的人,最后引出一句主旨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题:主要针对第二、三自然段,其中第二自然段是赏景之乐,一天变幻、四季景色,都是乐趣所在;第三自然段写宴会和人的,除了游玩之乐...
  • 醉翁亭记的问答题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
  • 醉翁亭记的问答题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选 2004江苏省淮安市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饮少辄醉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乐 ④射者中,弈者胜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行者休于树 [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
  •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选择题
    十、写作训练 模仿《醉翁亭记》中的写景方法,写一段描写晨景的文字。 5. 《醉翁亭记》中招考试简答题5道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
  • 在翁亭记的作者是谁?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
  • 初中文言文简答题总结
    醉翁亭记基础积累 1、给字注音 环滁 辄醉 琅琊 岩穴暝 林壑 伛偻 酒冽 山肴野蔌 射者中 弈者胜 觥筹 颓然 阴翳 酒酣 林霏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环滁皆山也 (2)蔚然而深秀者 (3)翼然临于泉上 (4)饮少辄醉 (5)醉翁之意不在酒 (6)山行六七里 (7)名之者谁 (8)杂...
  • 酔翁亭记中描写四时景色时,对野花和佳木描写的名句是
    野花: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佳木秀而繁阴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醇翁亭记的全诗
    醉翁亭记 (原文)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

  • 17259494577:   简析醉翁亭记 -
    蔡颜骆  ______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作为我个人十分喜爱这篇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 十分乐观.写作时背景是欧阳修由于参加范仲淹的改革,后失败,欧阳修被株连被贬,此问就是被贬滁州时作者创作的.写前一篇《《始得西山晏游记...

    17259494577:   《醉翁亭记》的问题 -
    蔡颜骆  ______ “酿泉为酒”不是酿泉水为酒,而是用泉水酿酒,泉水只是作为酒的主要成分之一,既然是酒,喝多了当然会醉.由于是当地的泉水酿制的酒,所以更加醇香,可见泉水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因此说“泉香”,是为了突出当地的景色和民风,不是真的为了描写酒,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7259494577:   醉翁亭记翻译简写 -
    蔡颜骆  ______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在它西南的各个山峰中,树林山谷尤其美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渐渐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远望去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四角...

    17259494577: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1—4题. -
    蔡颜骆  ______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17259494577: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
    蔡颜骆  ______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A.chán B.cán C.chàn ( ) 2.饮少辄醉 A.zhē B.jiù C.zhé ( ) 3.云归而岩穴暝 A. mín B.míng C.mǐng ( ) 4.伛偻提携 A.yǔ B.lǚ C.yú ( ) 5.山肴野蔌 A.sù B. shù C.sòu ( ) 6.泉香而酒冽 A.lì ...

    17259494577:   《醉翁亭记》初中练习题
    蔡颜骆  ______ 这些老师都会讲的 ... 3.解释】: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一是因酒而醉. 二为山水美景陶醉,高兴地醉了.并加上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啊! 所以还有一个是:看到“滁人游”、“太守宴”、“宴酣乐”之后的“太守醉”.表达作者看到大家快乐后自己由衷的开心,并陶醉于此.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从表面上看,太守是因为“饮少辄醉”,深层的涵义是看到琅琊山美丽的景色所“醉”.太守因为看到“滁人游”,看到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闲暇之余,还有时间来游玩感到欣慰而“醉”

    17259494577:   醉翁亭记习题 -
    蔡颜骆  ______ 1.不是,更在于一州之人的安居乐业安定富足,在于与民同乐,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心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2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既有与民同乐的喜悦,也有移情山水以被贬抑郁的心情,这源于他被贬的遭遇和滁州的安定及当时政界的黑暗. 3意在夸赞欧与民同乐和先忧后乐的情怀和阔大的胸襟.

    17259494577:   醉翁亭记问题 -
    蔡颜骆  ______ 发:开放提携:提着拉着醉1、酒醉2、为美景而陶醉

    17259494577:   醉翁亭记练习题 -
    蔡颜骆  ______ 最好的答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露其博大襟怀,表达了文章的主要观点. 其次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纯手工制造!最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