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为目的13种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非法占有百为目的的六种情形
    一、非法占有为目的的6种情形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2)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3)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4)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5)...
  • 花掉投资人的一部分钱犯的什么法
    侵占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的一类,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现规范简称为侵占罪。我国新刑法分则第五章按侵占目的的不同,共规定了三类12种具体的侵犯财产罪:(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罪、盗窃...
  • 信用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六种情形
    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的侵犯财产的行为有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如何认定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合同诈骗案件中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如下规定: 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1、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 民法占有的几种方式
    法律分析:民法典上占有的类型分为: 1、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 2、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 3、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五十八条 基于合同关系等产生的占有,有关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使用、收益、 违约责任等,按照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有关法律...
  • 刑法224条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称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
    一、盗窃。盗窃行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危害严重,为了严厉打击盗窃犯罪分子,《刑法》规定了盗窃罪,对于那些在公共场所掏兜割包等小偷小摸行为,也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给予治安处罚。“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
  • 治安管理处罚法四十九条解释是什么
    一、盗窃。盗窃行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危害严重,为了严厉打击盗窃犯罪分子,《刑法》规定了盗窃罪,对于那些在公共场所掏兜割包等小偷小摸行为,也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给予治安处罚。“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
  • 下列哪些选项的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2011—2—61,多)
    (2)一般来说,凡是以单纯毁坏、隐匿意思以外的意思而取得他人财物的,都可能评价为具有遵从财物可能具有的用法进行利用、处分的意思。换言之,只有搞得财物占有人、犯罪分子都用不了这个财物才是故意毁坏财物,除此之外,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人既具有排除意思,又具有利用的意思,但这种利用并非遵循...

  • 17049894726:   以非法占用为目的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 -
    冶谭帖  ______ 法律规定 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司法实践中(1)贷款后携带贷款潜逃的; (2)未将贷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挥霍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3)使用贷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4)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5)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6)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等等情形.

    17049894726:   合同诈骗罪中关于“非法占有目的”如何认定? -
    冶谭帖  ______ 依照《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合作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历来是一个难点.1996年12月16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

    17049894726: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冶谭帖  ______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 (二)以伪造、变造、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17049894726:   冒充别人领取别人财产属于什么 -
    冶谭帖  ______ 属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罪 我国新《刑法》分则第五章按侵占目的的不同,共规定了三类12种具体的侵犯财产罪: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 (二)以挪用为目的的犯罪,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三)以破坏为目的的犯罪,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告诉的才处理.

    17049894726:   如何理解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
    冶谭帖  ______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指的是其目的就是将集资款用于他用或者挥霍,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17049894726: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并给受害人造成巨大损失 -
    冶谭帖  ______ 侵占也有很多分类,按照我国新刑法分则第五章按侵占目的的不同,共规定了三类12种具体的侵犯财产罪: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 (二)以挪用为目的的犯罪,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三)以破坏为目的的犯罪,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以上都是非法侵占财产,量刑都不同.

    17049894726: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冶谭帖  ______ 刑法分则对一些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明文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此外,许多条文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一要件,但根据条文对客观行为的描述、刑法条文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

    17049894726: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是怎么认定的 -
    冶谭帖  ______ 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既然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突出和强调了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将诈骗的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特征作为并列条件,既然不能再按照96司法解释规定的那样,只要行为人实施某一特定行为就可必然...

    17049894726:   有哪些行为信用卡套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冶谭帖  ______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