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目的解释办法

来源:志趣文     时间: 2024-06-02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财产所有权关系,是犯罪的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不同于民法意义上的恶意占有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
  • 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解释
    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没有法律根据地侵占、哄抢、私分、截留、回扣、贪污、受贿、骗取而占有公私财产。占有首先是一个民事法律中的概念。占有就是对物的实际控制和掌握,是指主体对物基于占有的意思进行实际控制的事实或状态。刑法意义上的占有不同于民法意义上的占有。从民法意义上讲,占有是所有权的权能...
  • 非法占有为目的几种情形是
    一、非法占有为目的几种情形是1、非法占有为目的几种情形有以下:(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
  •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果将非法占有目的解释为事实上的支配、控制,就无法区分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 再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时,行为人具有事实上支配或控制他人存款的意图,但由于其准备归还,所以,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集资诈骗罪则除了事实上支配、控制他人资金外,还不准备归还,即具有不法所有的意图,所以不同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非法占有的解释
    1、非法占有目的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非法占有是指无合法根据取得、控制他人财物.而“目的”乃是动机所趋向的结果2、从民法意义上说,所谓的“非法占有”,也就是指非依法律依据对他人的财物实施控制和管领的状态.这一对非法占有的理解有以下特点:(1)对“非法占有”一词是从静态意义上理解,主要考虑的是...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六种情形是什么
    逃避返还资金的;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
    在理解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时,首先要考察行为人是否采取了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凡是采用欺诈手段的,都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次,要综合考虑其他情节,包括行为前、行为过程中以及行为后的各种情节(具体可参见下列司法解释所列行为)。最高法院关于诈骗案件的司法解释 二、根据《...
  • 怎么才算非法占有为目的
    只有当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标准时,才能对行为人处以相应的刑罚。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分析方法:1、对照法。即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对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的行为的,都应当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如何认定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合同诈骗案件中如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如下规定: 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1、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司法解释
    如果行为人虽然在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过程中使用欺骗的手段,但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经营的一时急需等,以后还要想方设法归还贷款,而不是为了非法占有贷款的,则不能构成本罪。当然,对于这种行为银行可以根据有关的规定给予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者加收贷款利息等办法予以处理。(三)...

  • 17857605501:   信用卡诈骗罪以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吉戴雍  ______ 一、如何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目的⒈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⒉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⒊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

    17857605501:   大大集团真的是非法集资吗?定性了没
    吉戴雍  ______ 一、判断是不是非法集资,则要看是否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二)...

    17857605501: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与以违法占有为目的的区别? -
    吉戴雍  ______ 非法即 法律没有确认 违法即 违反法律规定 违法必非法 非法未必违法 但不为法律所保护、 严格的说 没有 “以违法占有为目的”

    17857605501: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哪些情形可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吉戴雍  ______ 可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情形有: (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2)肆意挥霍集资...

    17857605501:   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参与人的主体身份怎样界定 -
    吉戴雍  ______ 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参与人的主体身份界定,应按法律及参与程度认定. 处理非法集资案件,追究违法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主要法律依据有:《刑法》、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

    17857605501:   如何理解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
    吉戴雍  ______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指的是其目的就是将集资款用于他用或者挥霍,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17857605501:   从一无罪判例看如何打掉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
    吉戴雍  ______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可见,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是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而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与认定是合同诈骗罪的关键点.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界定为:非法所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即以合同诈骗的方法,非法掌握、控制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收益、处分该财物,形成非法所有的事实状态.在司法实践中可采用推定的方法来证明其主观心理态度.因为司法推定具有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维护社会法律关系稳定等功能,是司法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证明方法.

    17857605501:   哪些主体是非法集资的主体 -
    吉戴雍  ______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 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17857605501:   将租用房占为自己所有,拒不交还,犯了侵占罪吗? -
    吉戴雍  ______ 侵占罪是中国刑法中的一条罪名: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270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

    17857605501:   公司非法集资公司负责人如何处罚,法律上如何认定
    吉戴雍  ______ 一、公司非法集资公司负责人怎样处罚,法律上如何认定公司非法集资的,对公司直接负责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