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听力题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通过一系列的听觉 嗅觉 视觉 触觉 描...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听力材料(一)【试题附后】
巴 尔 扎 克 的 手 杖
巴尔扎克并非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在成名之前,巴尔扎克也曾困顿过,狼狈过。
比如,他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玩艺儿又不断地被退了回来,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他便在桌子上画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更发人深省的是,也正是这段最为“狼狈”的日子里,他破费七百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石的粗大的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正是这句气壮山河的名言在支持着他。后来的事实表明,他果然成功了。

答案(一)
1、巴尔扎克;2、法律;3、名扬天下、狼吞虎咽、气壮山河
4、我将粉碎一切障碍;5、《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6、鲁迅;
7、略(言之成理即可)

听力材料(二)
寻  觅
我所苦苦寻觅的不仅仅是那份香甜,更是那份久违的真诚。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条小巷里,小巷的两旁堆满了杂物,使小巷变得分外拥挤,可是小巷的人从未发生争执,总是亲亲热热好似一家人。
这里的小孩子更是情同手足,嬉笑玩耍不分家,每当听到屋外一阵“叮当,叮当”的铁器敲响时,“哎――叮叮糖――叮叮糖!”我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把已准备好的废牙膏皮拿出,牙膏皮可换一块糖,那换糖的老头乐呵呵地接过牙膏皮,又乐呵呵地拿后块洁白的糖放在我们的小手中。望着我们那副馋相,他像得到了一种满足,惬意地眯着老花眼。调皮的孩子踩坏了他的竹筐,他也不气恼,只是一阵数落:“咳,你们这些鬼头儿呦!”若是吃完了还不解馋,走过去甜甜地叫一声“爷爷――”准又会得到一块叮叮糖。
那份香甜哟,一直沁到心底。
一晃几年过去了,事过境迁,我早已远离小巷,住进了高楼林立的宿舍区。对邻居略知姓名,见面点点头。以后的日子,便是“各扫门前雪”了……
偶然,在立交桥下一个极不起眼的地方,我听见一阵“叮当,叮当”的响声,极微弱,终抵不过马路上的噪音。我仔细搜寻,终于发现了一个小贩正挑着久违了的“叮叮糖”。我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猛然记起自己没有废牙膏皮,却听见小贩嚷到“五毛钱一块,五毛钱!”
“好久没吃过这种糖了!”
“以前可没这么贵……”
“嫌贵?!嫌贵就别买!”小贩不满地嚷着,一脸的横肉在抖,颇有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派头。几个人悻悻而去。
我小心地买了一块细腻的,好像还感到有细砂在牙缝中作梗。
“叮叮糖啦……”无论如何,我再无法听见昔日那清脆悦耳的叫卖声,再也感觉不到那沁人心脾的香甜了。

答案(二)
1、qiè qìn luo xìng
2、(1)事情已经过去,客观环境也改变了。
(2)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合适。文中指糖的香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深厚、真诚了。
3、引出下文,点明中心
4、生活的环境 卖糖人的语言 神情 糖的味道
5、与第4段照应
6、有利于表现卖糖老人的纯朴、真诚、善良的性格,也为了与下文另一位卖糖人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更好的表现中心
7、一方面,经济发展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无暇交往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过多地看重经济交往,感情上缺乏交流。

听力测试资料(三)
应 聘
大学刚毕业的浦田在一张报纸上看到兴达电脑公司的招聘启事,很是兴奋。因为,他学专业,只有到这样的公司才能派上用场。何况,该公司的待遇也是很优厚的。
到了规定的日期,他欣然前往,参加考试。
考完试,骑车回家的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从树林那边射过来的夕阳,他兴奋地哼起一支很流行的歌。他感到考得不错。
回到家,他心平气和地躺在床上,等待聘书的翩然飞来。
爸爸说:“孩子,有家彩电公司在招聘文秘人员,你去试试吧!”
他答:“不,我相信我的实力。”
又一天,妹妹说:“哥哥,我们广告公司正在招创意人员,你要不要去试试。”
他答:“不,我相信我的实力。”
一个个日子在他的等待中溜走了,可兴达电脑公司的聘书却迟迟不来。
浦田急了,赶到该公司去问,才知道自己落聘了。
骑车回家的路上,空气还是那样清新,浦田却一点感觉不到,夕阳还是那样诱人,浦田却觉得夕阳在滴血,觉得自己完了,没脸再见父母和同学了。还有心中的她。
于是,他骑车来到一家刀具店,买了一把尖刀,把车子骑到路边的树林里,用锋利的刀去抹自己青春的脖子。
可是,他没有刺中要害,被护林老人及时发现,把他送到医院。
在他快要伤愈出院的时候,兴达电脑公司的聘书却姗姗来迟。捧着聘书,浦田热泪盈眶。
原来,他的考试成绩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复查时,公司发现了这个问题,及时改正过来了。
这天晚上,他捧着聘书,就像捧着一块金砖,兴奋得睡不着,心想:等我一出院,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同学。当然,还有心中的她。
到了上班的这天,他穿戴一新,欣然走进公司的大门。秘书把他领进老板办公室。
老板望着他,心平气和地说:“小伙子,你被解聘了,你回吧!”
那一刻,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讶地说:“这是为什么?”
老板仍心平气和地说:“听说你落骋后抹脖子自杀。试想,你连这点小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了,又怎么可能为我们公司建功立业呢?”
“可是——”他用手抚摸着留在脖子上的那个暗红色的伤痕,委屈得说不出话来。
(答案略)
【听力材料(四)】
天空出现的彩色的圆弧叫做虹。分主虹和副虹两种。若同时出现,主虹在内,副虹在外。主虹又称“虹”,由阳光射入水滴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所产生的分散的各色光线组成,色带为内紫外红;副虹,又称“霓”,由阳光射入水滴经两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成,色带为内红处紫,色彩不鲜明。在夏季雨后,出现在太阳相对的一边天空上。中纬度地区,高空盛行偏西风,云雨等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若虹现东方,说明云雨区在本地以东,还会影响本地;虹在西方,云雨将影响本地,故有“东虹日头,西虹雨”的说法。
(答案略)
听力材料(五)
公平的种子:克拉
我寻找世间最美的种子,结果发现了克拉。
克拉,一种奇妙的植物种子,它均匀,精致,每一粒都是0.2克,不多也不少。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人们用它来作砝码,一颗颗放上天平,衡量钻石,并因此成了钻石的重要单位,与钻石一同永恒。
微小的克拉是幸运的,这种幸运来自它自身的公平。公平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钻石本身。如果没有公平,再重的钻石有什么意义?
0.2克,克拉真小,克拉却又多么了不起。
将克拉播种在人们的心间,长出公平的种子。
(答案略)

【听力材料(六)】
人生应该是一段悠扬的旋律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一个作曲家的角色,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谱写一段旋律。
有的人一生是精彩的,他们的一生如同一首交响曲,气势恢宏,使人为之振奋;有的人的一生是灰暗的,他国的一生如同行尸走肉,了无痕迹,被人遗忘甚至憎恶;有的人的一生是悲壮的,他们的一生如同一台悲惨的歌剧,听后不禁使人伤感,落泪;而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平淡的,他们的一生如同一曲小调,平滑,稳重,但你细细品味后,才觉得这又不失为一段悠扬的旋律。是啊,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你要勇敢地去涉足,背上你的行囊,坚定的去走你的路。
人生的路上有坎坷,有荆棘,勇敢些,向前去。当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光辉的顶峰的时侯,你会自豪的说:“我获取了最灿烂的人生!”

【听力材料(七)】
东西南北齐推进
“两会”刚过,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部署开发西部,振兴东北工作。一个是西部开发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近一步推进西步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另一个是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东北落后的关键在于体制不活,观念落后,历史包袱重,传统产业比重大,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比重比较大等。如黑龙江国有企业占整个固定资产的百分之八十八。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和东北三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央批准启动了第一批共60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总投资56亿元。曾聚集了沈阳市2/3工业企业的铁西区,一年多时间就吸纳了90亿元外来资金,国有成分的比重下降了23个百分点,政府财政收却上升百分之五十一,国有经济优良率也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五。

【听力材料(八)】:
“乡愁诗人”终还乡
“原乡行”——余光中诗作朗诵会昨晚在泉举行
本报讯昨日下午,原籍泉州永春的台湾著名“乡愁诗人”、散文家、学者余光中先生第一次返回故乡泉州寻根祖,开始了“原乡行”。昨晚,“原乡行”余光中诗歌作品朗诵会在泉州音乐厅举行。
这次由泉州对外交流协会、泉州市广播电视中心、永春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闽籍作家“原乡行”活动,分别在泉州市区和永春两地举行,将持续至19日。这是2003年“海峡诗会”——余光中诗文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余光中及其夫人范我存、台港澳地区和海外30多位华文诗人、学者在福建开展文学交流的第三站。
“原乡行”围绕余光中的诗作鉴赏和学术交流展开,余光中先生今日将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寻根祖,与族亲聚叙乡情、亲情,并到华桥大学讲学
市委、市政府昨晚举行宴会,欢迎余光中先生,市委副书记骆灿堂向余光中先生赠送了礼品。
【听力材料(九)】
永远的座票
朋友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说,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追求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朋友作为生意人,经常被同行羡慕“运气好”。因为一些看来希望渺茫的机会,一旦被他撞上,总能达成最后的合同。当我听过他“找座位”的故事后,我开始悟出,他的运气其实是他不懈的回报。他的自信、执着,他的富有远见勤于实践让他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座票。

【参考答案(九)】:
1.人满为患 锲而不舍 2.对号入座的车票 成功的机会
持之以恒不懈追求而带来的成功机遇。
3.迷惑 蕴藏 4.(1)迷惑(2)满足(3) 担心
5. 锲而不舍的寻找 6.言之成理即可

【听力材料(十)】
打电话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后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7 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参考答案(十):
1、漫不经心 乘虚而入
2、时间:某天上午9点左右或一个寒潮初袭的清晨 地点:北京,老王家中 人物:老王
3、(1)絮絮叨叨 (2)漫不经心、不耐烦 赶紧截住
4、竟没想到故乡已经下雪了;寒潮初袭时,竟对7旬老母少有牵挂。
5、含义: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生活中却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的牵肠挂肚,而儿女对父母少有牵挂。心理:表现了老王的困惑、内疚、有所醒悟。
6、对比的写法。
7、要点:领会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以实际行动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

问题(一)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本文主人公原是学 (专业)
3、请写出文中出现的成语(2个以上)

4、主人公手杖上刻的一行字是:

5、请写出文中主人公的一部文学作品

6、请举出类似文中主人公经历的中国著名作家:

7、从文中主人公成功的经历,你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二)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惬意( )  沁( ) 数落( ) 悻悻( )
2、
解释下列词语。
(1) 事过境迁:

(2) 沁人心脾:

3、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本文主要采用对比手法,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对比?

5、文章结构精巧,结尾“沁人心脾的香甜”与前文哪一段相照应?

6、作者在第3段中描写卖糖老人的神态、语言,有何作用?

7、谈一谈你对“各扫门前雪”的理解与看法。

问题(三)
1、“浦田”在“应聘”中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一处表现了主人翁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一处表现的是___________的心情。
3、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
4、“浦田”最终被解聘的原因是什么?

5、你怎样看待人生中的挫折?

问题(四)
1、文段中有一组同音字是:_______、_______。
2、文段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3、文段是用了______________的结构形式.
4、文段中引用了一则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五)
1、“克拉”本是一种_____________,人们用它来作_____________,使它成为了钻石的____________。
2、“克拉”有什么特性?

3、“克拉”什么象征作用?

4、怎样理解“克拉真小,克拉却又多么了不起。”

5、你怎样理解“公平”的?

ΐ问题(六)
1、材料中说了哪几种人生?
————————,————————,——————————。
2、如果是你,你将怎样度过人生?

3、听出材料中的四字短语。

4.人生的路上有————,有————,勇敢些,向前去。

5.你如何理解“我获取了最灿烂的人生!”这句话?

问题(七)
1.
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是指?

2、东北地区落后的关键在于?

3、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和东北三省采取了什么措施?

问题(八)
1。文段的体裁是:——————它的主标题是——————————副标题是——————

2、你学过余光中的诗吗?是哪一首?

3、诗人的故乡在哪儿?

4.“原乡行”活动围绕什么展开?

5.“原乡行”活动是由哪几家单位共同主办的?
问题(九)
1.写出所听到的两个成语: , (4分)
2.“座票”原意是指 此处是指 “永远的座票”指的是:
(6分)
3.根据拼音写出词语:mí huò( )( ) yùn cáng( )( )(4分)
4.下列词语揭示了大多数乘客的心态。请选择填入句中横线上。(6分)
满足 迷惑 担心
(1)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
(2)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让大多数人 ,……
(3)他们 万一找不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
5.朋友能找到座位的真正“秘诀”是什么?(5分)
答:
6.听了这则材料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答:
问题(十)
1、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 (4分)
2、指出文中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人物: 。(6分)
3、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
4、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5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一句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

6、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太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

7、听完本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拿到试卷后,把听力题抄到草稿纸上,老师报听力时,第一遍,把听到的大致内容写到纸上,第二遍,再认真听,确认写的答案是否和听到的差不多,如有不同,立刻改正,以防最后忘了。

可以找一些现代诗歌

舒服法实施的法师打发士大夫似的

中文听力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八年级语文卷子听力朋友普通中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两段文字,完成1—5题。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A.是人多以书假余B.不敢稍逾约C矣...以中有足乐者.D..之供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E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2.用现代汉语翻译“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答:3.第①段中《诗》《书》分别指和。4.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阐明道理,请你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找出一组对比,并说说其阐明了什么道理?答:5.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不能揭示本文作者关于求学的观点?()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AE2.等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圣贤之道。3.诗经、尚书4.示例:“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相对比。通过对比说明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学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其它对比也可以。)5.C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语段,回答6-10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览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6、下面句中加线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两项是()()A、走几欲先走B、以走送之俯身倾耳以请C、色未尝稍降辞色D、是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E、者以中有足乐者京中有善口技者7、翻译下面的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8、第一段中最能概括宋濂求学情形的两个词是?9、“嗜学”和“家贫”是一对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的?(用文中原话回答)选文第一段作者吃的穿的都不如别人,他为什么“略无慕艳意”?(用原文回答)。10.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共同感受。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6、AF7、住在旅店,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的享受8、勤艰9、“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0、言之有理即可。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5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两组?A既加冠观..而多髯者(《核舟记》)策之不以其道(《马说》)..C深山巨谷中..有五点明处(《山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E久而乃和.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A、余幼时即嗜(shì)学B、既加冠(guàn)..C、主人日再食(shí)D、同舍生皆被(pī)绮绣.1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14.作者求学如此艰辛却能学有所成,他的这一段经历能作为什么观点的有力证据?请写出这一观点。[答]15.《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成功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请结合上面的语段作具体说明。[答]11.AD12.C13.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14.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优越的学习条件,而在于刻苦勤奋。)15.文中介绍了自己衣食粗劣、生活俭朴的状况,又仔细描述了同舍生精美的衣着打扮,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作者一心向学,不追求口体之奉的情况,以此突出全篇的中心。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16~20题。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绲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未尝稍降辞色()(2)俟其欣悦()..(3)腰白玉之环()(4)媵人持汤沃灌()..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藏书之家道..A今诸生学于太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知衾拥覆..DC假诸人而后见也撰长书以为贽..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组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脸色(神色)等待、等挂在腰间热水17.B18.①在非常寒冷的冬天,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仍然不敢放松抄书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19.幼时得书之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20.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选段,完成21~24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口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与朱元思书..B.礼愈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C.媵人持汤沃灌及其日中如探汤..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赠从弟..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余则绲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第二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手法,点出自己甘愿吃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4.分别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上文两段的内容。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22.略23.对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4.第一段:讲述作者本人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第二段:讲述作者本人求学时道路之苦、生活之艰,得出要勤苦求学的结论。

更生动形象这方便解答


#东包卢# 2011初中英语口语考试 听力训练 -
(18066302566): 听力训练有两方面:一个是跟读和模仿,再一个是做听写. 跟读和模仿那些好的演讲,或者是电影的台词,再或者就是一些考试题的听力材料,有助于练习听力,尤其是有助于提高听力语感; 做听写做哪些精悍的小短文,或者好的对话,比如...

#东包卢# 初中英语听力题解题技巧?
(18066302566): 首先弄清楚题目,带着问题听. 其实听力的做题能力要求有三种:一种要善于听出对话中的容易疑惑人的内容,防止“上当”.还有一种就是单词或是词组的积累量不够,听不懂其意思导致理解上的障碍.另外就是平时发音习惯不好,造成的听音不准,再加上平时听得也少,很难分辨那些连读的词或是一些美式发音英式发音的区别. 一句话:多听多读多练习.

#东包卢# 初中听力、阅读、作文技巧 -
(18066302566): 抓住关键词 全神贯注 做一点重要的笔记 可以先看问题,然后再文中快速寻找答案 平时多积累好词好句 背下来 可以派上用场 多运用从句等

#东包卢# 几道初中的语文·英语题 -
(18066302566): 一.不同意.这样容易伤害差生的自尊心,也容易助长优等生的骄傲心理.二.A三.start small

#东包卢# 初中英语听力怎样拿满分? - 作业帮
(18066302566):[答案] 初中的英语听力,如果时间允许要提前看题哦.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说题目问的是when,where,还是how,或者是how much,how many.看准了题目再去听,可能会发现耳朵变灵了哦.比如题目问的是价格,那你对数字肯定要多加注意.

#东包卢# 初中英语听力与阅读7B初中英语听力与阅读7B P19 - P21 P91 - P95 - 作业帮
(18066302566):[答案] p19到21的 听第二段材料,回答4到6题 CAB 听第三段材料,回答7到19题 CCAC UNIT2单元测试 A.根据所听内容,选择与其相应的图片 BCAAA B.听句子,选出相应的答语 CCBAAA C.听对话及问题,选出正确的答案 CACBC D.听短文,根据短文...

#东包卢# 初一英语听力练习题 -
(18066302566): Thomas Edison was a 1 American scientist.When he was a child, he liked to find out how things 2 .In school he asked his teacher a lot of 3 which had nothing to do 4 his lessons.

#东包卢# 初中英语听力测试高中的也可以 要有测试题 - 作业帮
(18066302566):[答案] 你可以上沪江网 普特网 旺旺英语网 上面都有很多听力材料的 还有你可以听听慢速VOA

#东包卢# 在哪里可以下载初中英语教材听力材料人教版啊? -
(18066302566): pass绿卡图书官网里,你就可以下载到.很快速,便捷折叠无师自通公式概念背诵掌中宝系列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新教材知识点点拨系列文言文全解全析 英语巧记2000词 数学考点速记要点全析 物理考点速记要点全析 化学考点速记要点全析折叠速记手册系列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折叠中考专项突破系列听力理解 语法 完形填空 书面表达 阅读理解折叠语法系列巧学活用英语语法 英语语法100考点大串讲 英语语法全解全析10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