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A、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保护气和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
C、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父会赖#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作业帮
(15057318391):[选项]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 ,每100g空气重约含有78g氮气 C. ,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D.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父会赖#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 B.空气是 -
(15057318391): 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多少是按体积计算的,不是按质量计算的;故A不正确; B、空气是人类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天然资源;故B正确; C、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和氮气是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达到目的,故C正确; D、空气有自净能力,能净化空气中的少量有害气体.故D正确. 故选A.

#父会赖#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 -
(15057318391): D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由氮元素组成,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B、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所以正确. C、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挥发出低沸点的氮气,分离出氧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正确 D、大气有自净作用,但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不能保持洁净,所以错误. 故选D.

#父会赖#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C. -
(15057318391):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故A正确;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性质很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B错误;C、空气中的氮气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C正确;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父会赖#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B.空 -
(15057318391):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常用作保护气,所以说法正确.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所以说法错误.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所以说法正确. 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不是按质量,所以错误. 故选:D.

#父会赖#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作业帮
(15057318391):[选项] A. 空气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B. 空气中只有两种气体 C.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D. 稀有气体都无色无味

#父会赖#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作业帮
(15057318391):[选项] A.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B. 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D.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父会赖#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不是永恒不变的B.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 -
(15057318391): A、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固定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在热带雨林地区空气中水蒸气就比较多,在工厂附近就存在有害气体等,故说法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 5 的结论、故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稳定,曾被称为“惰性气体”,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父会赖#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15057318391):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说法正确; B、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用于食品防腐,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但它无毒,一般不作为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故说法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