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是什么意思?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是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意思是:春风吹拂,千万条杨柳随风飘摆,六亿人的中国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

《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翻译:

其一

绿色的水,碧青的山,枉自风景秀丽,连华佗也奈何不得小小血吸虫。

成千的村庄野草丛生,人们腹泻不止,成万户人家萧条冷落,鬼唱怨歌。

住在地球上,一日行走八万里路,巡视宇宙,遥望万千星河。

牛郎问起血吸虫病的事,也一样悲哀,年复一年,随波逐流。

其二

春风吹拂,千万条杨柳随风飘摆,六亿人的中国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

落花随着自己的心情翻波逐浪,青山有意识地化崎岖险阻为宽敞大桥。

五岭山脉高峻与天连接,雪亮如银的锄头从天而落,大地震动,震撼三河,铁臂在空中摇动。

请问瘟君你想要去哪里?烧纸船,燃蜡烛,在光天化日之下给你送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3年前后就派出100多名医务人员进驻重疫区余江除灭血吸虫病,治好千余人。

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并且把消灭血吸虫病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40条》。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刊载了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经过”的社论。毛泽东读后十分欣慰,彻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写了这两首诗,并在诗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诗时的喜悦心情。

这两首诗最早发表于《诗刊》1958年10月号和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同日第八版发表毛泽东这两首诗手稿。发表时,题为《送瘟神二首》。收入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时,改作《七律二首·送瘟神》。



给你来个完整的吧 楼主看好了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

注释
〔送瘟神〕把迷信传说中的司瘟疫之神送走。意谓动员起来的群众力量同科学知识相结合,将有可能彻底消灭危害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很多省份广大人民的血吸虫病。
〔余江县〕在江西省东北部。
〔浮想联翩〕种种想象接连而来。
〔华佗无奈小虫何〕华佗,汉末著名的医生。小虫,指血吸虫。本句意谓不发动群众消灭它,就是名医也无能为力。
〔千村薜荔(bìlì必利)人遗矢〕薜荔,野生常绿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很多村落荒凉。矢,同屎。“人遗矢”,借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记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廉颇被废,虽老仍健,赵王想再起用他,但派去的使臣却捏造说他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顷之,三遗矢矣”)。这里指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病人下泻不止,濒于死亡。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赤道全长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由此,“浮想联翩”的作者从农村的灾难转到同天上的牛郎谈话。
〔牛郎〕神话人物。神话传说牵牛星是由人间的牛郎变成的。
〔一样悲欢逐逝波〕逝波,一去不回的流水,借喻已过去的时间。这里是说人间的血吸虫病,在解放以前,在中国共产党没有发动群众加以扑灭以前,还是同牛郎在时一样,悲者自悲,欢者自欢,多少年头就这样流水似地过去了。
〔六亿神州尽舜尧〕中国的六亿人(当时人口约数)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尧和舜是古代历史传说中唐、虞两代的圣君。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里是把自然界拟人化,渲染“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得心应手。红雨,唐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三河〕汉代把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称为三河之地(见《史记·货殖列传》),原指今晋西南和豫西黄河两侧的一部分地方,这里泛指北方。上句五岭(参见《七律·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注)泛指南方。
〔纸船明烛〕旧时祭送鬼神有烧纸船、点蜡烛等习俗。这里借来形容瘟神(“瘟君”)在六亿人民的奋进中无处存身,只有逃离人间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首联“春风杨柳万千条”二句即是一幅意气飞扬的画面。在经历了冰封雪裹的严冬之后,大地万物复苏,一片欣欣向荣。如今的南方春天,千万条杨柳随风飘拂,景象格外优美。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在封建社会,这对于地位极其低下的民众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即使是那些认识到俩“民可载舟,民可覆舟”的明君圣主,也仍是站在历史的对立面,把民众当成负载自己功业的工具。集领袖与诗人与一身的毛泽东作为人民的儿子,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及其创造历史的作用,因而写出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这句诗,表达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期待与歌颂,也表达了毛泽东真正民主的人本思想。解放了的人民,确定了社会主人的地位,本质力量得到了淋漓的发挥,让高山地头,令河水让路,将扼住人们命运的瘟神彻底消灭,这样的人民是真正的神、真正的舜尧。诗人用一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心,唱出了热情澎湃的心声,一扫封建君主蔑视人民群众、封建文人轻视百姓的历史唯心主义陈腐见解,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人民的关怀、推崇。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如今的南方春天,千万条杨柳随风飘拂,景象格外优美。中国的六亿人(当时人口约数)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尧和舜是古代历史传说中唐、虞两代的圣君。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风吹拂杨柳新绿,新中国一片春意盎然,六亿人民意气风发,个个都像古代的尧舜一样。
出处:《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原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译文:
春风吹拂杨柳新绿,新中国一片春意盎然,六亿人民意气风发,个个都像古代的尧舜一样。落花随着自己的心意翻波逐浪,青山有意化崎岖险阻为康庄大道。
人民群众挥动银光闪闪的铁锄,挥舞着坚实的臂膀,兴修水利,整治山河,使大地都为之颤动。试问瘟神啊,你要往哪里去?人们焚化纸钱,点起明烛,火光明亮,照耀天空,以此来送走瘟神。

扩展资料:
《送瘟神》的第二首,描写新中国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战胜瘟神,征服自然,使祖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品情绪热烈、语调高亢,与第一首感情抑郁、语气哽咽形成了鲜明对比。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春风荡漾,杨柳轻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之后,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个个像古代圣贤尧舜一样奋发有为,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暮春的落花飘入水中,随人的心意翻着锦浪,一座座青山相互连接,就像专为人们搭起的凌波之桥。山水焕发青春,大地日新月异。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五岭泛指山脉,三河泛指河流,代表了整个中国。“银锄落”,写农民在山上劳动,“铁臂摇”写工农大力兴修水利,通过描绘改天换地来反映送瘟神的伟大实践。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试问瘟神,你要到哪里去呢,人们已焚化纸船,点燃蜡烛,火光照耀天际,用这些来送走瘟神,表达了对瘟神的蔑视和嘲笑,表现了胜利者的自豪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