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经典京剧曲目有哪些?~

1、《战太平》
京剧《战太平》,又名《花云带箭》,或名《太平城》,讲述元朝末年,大将花云镇守太平城,在战斗中被陈友谅俘虏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的故事。
2、《洪羊洞》
洪洋洞亦作洪羊洞、红羊洞。京剧中著名老生传统剧目。宋将杨延昭打听得父亲杨继业尸骨被存放于辽邦洪羊洞内,乃命孟良往盗取尸骨。焦赞暗随至洞,孟良误以为是敌将,用斧劈死。当孟发现时,哀痛不已,后悔莫及。
乃将杨、焦遗骨交老兵送回,后自尽于洞前。六郎正在病中,惊同盟耗,哀悼呕血,与八贤王和母、妻诀别而死。此戏一名《孟良盗骨》,又名《三星归位》。为谭鑫培、余叔岩、杨宝森等京剧大师的代表作。金派(金秀山、金少山)花脸也有突出表演。此戏来源于《杨家将演义》第四十四回-四十五回及元朱凯《昊天塔杂居》。此外湘剧、汉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亦有此剧目。
3、《珠帘寨》
传统戏剧剧目。取材于杂剧《紫泥宣》和《残唐五代史演义》。
4、《打棍出箱》
《打棍出箱》(此剧前名《问樵闹府》,后名《打棍出箱》,常连演。又名《琼林宴》),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第二十三回至二十七回。 包括“问樵”、“闹府”、“出箱”。谭鑫培、余叔岩代表作。
5、《搜孤救孤》
又名《八义图》,京剧剧目。老生传统戏。
改编自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医生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
6、《捉放曹》
京剧《捉放曹》取材于《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故事讲的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 改装逃走,至中牟县被陈宫擒。后曹用言语打动陈宫,使陈弃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遇见曹父故友吕伯奢,吕杀猪款待。
自己亲自去庄外买酒以招待贵客。曹闻得磨刀霍霍,误以为吕欲加害,便杀死吕氏全家,焚庄逃走。出庄遇吕沽酒而回,曹又杀之。陈宫见曹心毒手狠,枉杀无辜,十分懊悔;宿店时;趁曹熟睡时欲刺杀曹,但又觉不妥便独自离去。
7、《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又名《三进帐》。北宋年间,辽国萧太后南下入侵,大摆天门阵。为破阵,八贤王、佘太君随大军驻守边关抵抗。元帅杨延昭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被绑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
宗保返营后,杨延昭大怒,要将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佘太君、八贤王两次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后,救夫心切,向六郎献上破阵急需的“降龙木”,并允宗保戴罪立功。六郎得知穆桂英智勇双全、才貌出众,加之佘太君、八贤王作保,遂免宗保死罪。宗保、桂英披挂上阵,夫妻二人大破天门阵。
8、《斩黄袍》
斩黄袍,戏曲传统剧目,有京剧、豫剧、秦腔、蒲剧等多种戏曲,在有些戏曲中又叫斩郑恩、错斩郑恩等。
柴荣死,苗顺计加黄袍于赵匡胤之身,使继帝位,改国号宋。封郑恩为北平王。河北韩龙进韩素梅,受封游街,遇郑恩,郑恩怒打之,韩龙逃入宫。郑恩见赵匡胤力谏,赵匡胤宠幸韩素梅,醉后怒斩郑恩。陶三春闻而引兵围宫,高怀德闯宫,赵匡胤酒醒痛悔,高怀德斩韩龙,登城调解;陶三春斩赵匡胤所服黄袍泄忿,赵匡胤许郑恩追荐,陶三春始退兵,韩素梅因为杀害郑恩被后悔的赵匡胤就地下令斩首。

拓展资料: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1]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统计,京剧剧目总计五千八百余个。其中绝大多数是传统剧目。在传统剧目中又可分为几大类。一类是徽班原有剧目,以及汉调剧目或徽、汉共有剧目,如《大回朝》、《奇双会》、《打樱桃》、《贵妃醉酒》、《罗成叫关》、《状元谱》、《战长沙》、《击鼓骂曹》、《当锏卖马》、《四进士》、《李陵碑》等。另一类是从梆子移植过来的剧目如《铁弓缘》、《辛安驿》、《玉堂春》、《大劈棺》等。再一类是昆腔的剧目,如《思凡》、《闹学》、《游园》、《惊梦》、《打虎》、《山门》等。其他还有些唱“啰啰”、“纽丝”的小戏,如《打面缸》、《小放牛》、《打花鼓》、《探亲家》等。这些来自徽、汉、昆、梆的剧目,在唱腔曲调、表演方法的艺术风格上,多少还保留着其前身的遗韵。

京剧形成后艺人编演的剧目,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等长篇说部。较早的有卢胜奎编的三十六本《三国志》、(一说四十本),杨隆寿编演的《双心斗、沈小庆等人根据《施公案》编演的"八大拿"(即以黄天霸为主角的一批剧目),在此前后,上海的京剧艺人王鸿寿等也编演了一些剧目,其中一至十二本《铁公鸡》,据传即出自他手笔。尔后,清末民初在京剧改良运动中,涌现了更多的文人和艺人参与编写的新戏。在上海,汪笑侬等的《党人碑》、《瓜种兰因》,以及《新茶花》、《血泪碑》、《恨海》等,都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稍后,周信芳在新文艺工作者帮助下也编演了《宋教仁》、《学拳打金刚》等。在北京,文人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金仲荪等先后为"四大名旦"编写了许多新戏,如《霸王别姬》、《青霜剑》、《钗头凤》等。20年代起,上海的尤金圭等,编写了大量的连台本戏。

京剧传统剧目中有不少剧目具有较高思想内容,如《铡美案》、《打渔杀家》、《四进士》等。更多剧目从各个角度反映古代生活,丰富人们知识,或给人以健康的艺术享受。如《群英会》、《室城计》、《玉堂春》等。但也有少数剧目宣扬封建道德、描写色情凶杀,如《九更天》、《双铃记》、《杀子报》等。

京剧传统还存在剧本和表演不平衡的特点。有些剧本可读,有些则只能在舞台上展现而文学性不强。许多剧目是由演员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才日益成熟,成为艺术精品。

影响较大的京剧剧作家有卢胜奎(代表作《三国志》等)、汪笑侬(代表作《哭祖庙》、《马前泼水》等)、罗瘿公(代表作《青霜剑》、《金锁记》等)、陈墨香(代表作《钗头凤》、《红楼二尤》等)、齐如山(代表作《太真外传》、《霸王别姬》等)、杨绍萱(代表作《逼上梁山》)、翁偶虹(代表作《锁麒囊》及与王颉竹合作的《将相和》等)、马少波(代表作《闯王进京》、《正气歌》等)、范钧宏(代表作《满江红》及与吕瑞明合作的《杨门女将》)。

建国后,京剧艺术得到新生。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编演了许多新历史剧和现代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京剧艺术又得到了复苏,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经整理、改编的主要剧目有《白蛇传》、《野猪林》、《将相和》、《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娘》、《望江亭》、《李慧娘》等。创作的历史剧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满江红》、《武则天》、《谢瑶环》、《黑旋风李逢》、《海瑞罢官》、《正气歌》、《徐九经升官记》等。现代戏有《白毛女》、《赵一曼》、《黛诺》、《奇袭白虎团》、《节振国》、《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