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由来 洞庭湖 为什么叫"洞庭"由来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7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长江侧畔造就了一片天水相连、风光无限的湖泊,古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为之创造了一个优美动听而又颇具神奇色彩的名字———洞庭湖。

“洞庭”一词,始见于《楚辞》。屈原在他的诗篇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九歌?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在洞庭湖畔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流放生活,“愁苦而穷终”。从《九歌》推测,“洞庭”之名始于二千三百多年前。

在历史上,对“洞庭”名称的由来,仁智各见,众说纷纭。《山海经?中山经》称:“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有学者称,《山海经》所提“洞庭之山”即今洞庭湖中的君山;“帝之二女”即屈原诗中所称“湘君”“湘夫人”。《巴陵志》也记载:“洞庭山即君山。”但《山海经》只提及“洞庭”或“洞庭山”,并未提到“洞庭湖”。直到唐代,李思密在《湘君庙纪略》中写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洞府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所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亦犹彭蠡湖中有鄱阳山,后人遂以彭蠡为鄱阳湖也。”才将“洞庭”与湖联系起来。

《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在解释“洞庭”之名的由来时,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即此。”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据查,该说法引自《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黄帝近臣)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其中,“洞庭之野谓天地之间也”。

先秦两汉时期,有学者称“洞庭湖”别名“九江”。此说源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因岳阳古称“巴陵”,故以此认为“东陵”即“巴陵”,进而把九江定为“洞庭湖”。据《汉书?地理志》载,《禹贡》所称“九江”根本不在湖南境内,而在汉浔阳境内,即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清末魏源力主“辟洞庭为九江之妄”:“至以九江为洞庭,无论洞庭是湖非江,且入湖之水唯沅、湘、资、澧……安得有九?”

洞庭为湖泊名称,但自先秦至汉代的许多地理、水利著作均未曾记述。《禹贡》作为我国古老的地理著作,多处提及云梦泽、彭蠡(今鄱阳湖)、震泽(今太湖),也惟独不见洞庭湖之名。《汉书?地理志》记有三十多个湖泊名,洞庭湖仍榜上无名。只有郦道元的《水经注》才将洞庭湖与长江及云梦、彭蠡等大江大湖齐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法不一。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洞庭湖在春秋时代只是一个平浅型湖泊,面积小,荆江主河道尚未形成。古云梦泽江湖相混,汛期汪洋一片,比洞庭湖大好几倍,因此人们将洞庭湖略而不记。明代《君山记》说:“云梦泽在郡治西,与洞庭、青草二湖相连,洞庭在北,青草在南,云梦在西,合为一湖。”但这时的云梦泽已处在消亡、解体之中,而洞庭湖在扩大。

历代名家如屈原、李白、杜甫以至王夫之、魏源等,都留下了取材于洞庭湖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的诗篇,传诵至今。毛泽东主席1964年秋从长沙乘火车返京途中,在岳阳车站做短暂停留,曾手书杜甫名诗《五律?登岳阳楼》,而他自己也在1961年写下了《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庭湖 2011/3/15 12:00:56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长江侧畔造就了一片天水相连、风光无限的湖泊,古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为之创造了一个优美动听而又颇具神奇色彩的名字———洞庭湖。

“洞庭”一词,始见于《楚辞》。屈原在他的诗篇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九歌?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在洞庭湖畔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流放生活,“愁苦而穷终”。从《九歌》推测,“洞庭”之名始于二千三百多年前。

在历史上,对“洞庭”名称的由来,仁智各见,众说纷纭。《山海经?中山经》称:“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有学者称,《山海经》所提“洞庭之山”即今洞庭湖中的君山;“帝之二女”即屈原诗中所称“湘君”“湘夫人”。《巴陵志》也记载:“洞庭山即君山。”但《山海经》只提及“洞庭”或“洞庭山”,并未提到“洞庭湖”。直到唐代,李思密在《湘君庙纪略》中写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洞府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所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亦犹彭蠡湖中有鄱阳山,后人遂以彭蠡为鄱阳湖也。”才将“洞庭”与湖联系起来。

《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在解释“洞庭”之名的由来时,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即此。”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据查,该说法引自《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黄帝近臣)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其中,“洞庭之野谓天地之间也”。

先秦两汉时期,有学者称“洞庭湖”别名“九江”。此说源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因岳阳古称“巴陵”,故以此认为“东陵”即“巴陵”,进而把九江定为“洞庭湖”。据《汉书?地理志》载,《禹贡》所称“九江”根本不在湖南境内,而在汉浔阳境内,即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清末魏源力主“辟洞庭为九江之妄”:“至以九江为洞庭,无论洞庭是湖非江,且入湖之水唯沅、湘、资、澧……安得有九?”

洞庭为湖泊名称,但自先秦至汉代的许多地理、水利著作均未曾记述。《禹贡》作为我国古老的地理著作,多处提及云梦泽、彭蠡(今鄱阳湖)、震泽(今太湖),也惟独不见洞庭湖之名。《汉书?地理志》记有三十多个湖泊名,洞庭湖仍榜上无名。只有郦道元的《水经注》才将洞庭湖与长江及云梦、彭蠡等大江大湖齐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法不一。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洞庭湖在春秋时代只是一个平浅型湖泊,面积小,荆江主河道尚未形成。古云梦泽江湖相混,汛期汪洋一片,比洞庭湖大好几倍,因此人们将洞庭湖略而不记。明代《君山记》说:“云梦泽在郡治西,与洞庭、青草二湖相连,洞庭在北,青草在南,云梦在西,合为一湖。”但这时的云梦泽已处在消亡、解体之中,而洞庭湖在扩大。

历代名家如屈原、李白、杜甫以至王夫之、魏源等,都留下了取材于洞庭湖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的诗篇,传诵至今。毛泽东主席1964年秋从长沙乘火车返京途中,在岳阳车站做短暂停留,曾手书杜甫名诗《五律?登岳阳楼》,而他自己也在1961年写下了《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洞庭湖的由来~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东海龙王的三闺女因触犯天条,被玉皇大帝下令,罚到人间受苦三年。龙王为了让女儿少吃苦,特地派一个虾兵到人间暗访,找到了一户姓卿的大户人家,了解到他家有一个三公子还未成亲,龙王便决定把女儿嫁到卿家,让她在人间过上好日子。 龙王带着女儿找到一个媒婆,自称姓龙,要媒婆把女儿说给卿家三公子。龙王告诉媒婆,他嫁女儿时会有很多的陪嫁,除大户人家的嫁妆外,还有一颗夜明珠陪嫁,同时也给媒婆一份厚礼致谢。媒婆见女孩长得眉清目秀,跟仙女一般,而且还有厚厚的陪嫁及礼金,高兴得乐不拢嘴,快步如飞的到了卿家,凭着她的三寸不烂之舌头,把龙女及其家庭大大夸奖一番,并告诉卿家老太太会有一颗夜明珠作陪嫁。天上掉下来这样的好事,把这个卿家老太婆也高兴得连连说要得要得。婚礼在三天后举行,龙女就这样嫁进了卿家。龙王把女儿进了卿家,满心以为这样的厚礼会让女儿在卿家有地位,会有好日子过。可他太着急,没打听清楚,连卿家老太太有多贪婪,卿家的三公子有多混蛋都不知道。龙女进来后,卿家三公子才跟新娘子过了三天好日子,之后就天天到外面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卿家老太太却只对夜明珠感兴趣,第二天就找龙女把夜明珠要走了,同时还想知道龙女家有多少宝贝,就不断地向龙女打听她家的情况,龙女没办法,只好告诉老太太娘家住在君山脚下。卿家老太太立马派人到君山查找,一个月之后,派出来的人报告,君山七十二个山都查遍了,也没有查找到一户姓龙的人家。卿家老太太听后,心里直犯嘀咕,这媳妇娘家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这么急于嫁女儿,还陪嫁了这么大的厚礼,嫁后却杳无音信了呢?她再去盘问龙女,可龙女却什么也不说,只是流泪。卿家老太太从龙女那里问不出其他情况,心中恼怒,哼,你不说,我有办法让你说。当时就安排龙女,从明天起,家里百十人的饭全由你来做。第二天清早,卿老太太早早的起来,她想龙女肯定做不了这么多人的饭,正好借机治治龙女。可她来到堂屋一看,早饭已在桌上摆好了,屋子里飘着从来没有闻过的诱人的香味,老太太尝了尝,妈呀,太好吃了,是这辈子她没吃过美味。享受完这美味后,老太太又开始琢磨起来,咦,怪了,这么多人的饭她一个是怎么做出来的?她用什么调料做的,这么好吃?她叫来自己的心肝宝贝,小女儿,告诉她悄悄地把厨房里调料全给收起来,她要让龙女做出来的饭不好吃,以此训斥龙女。可之后几天龙女做的饭菜依然清香可口。她便叫宝贝女儿在龙女做饭时去偷看。她小女儿偷看后,急匆匆地跑来,一脸愤怒地表情说:“妈妈吔,不得了啦,她让我们吃她的鼻涕。”一边说,一边学龙女把鼻涕放到锅里的样子。老太太听后怒不可揭,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厨房,抓住龙女头发劲地摔她。龙女痛得眼泪刷刷地往下来。可她却不能说自己是龙女,她的鼻涕是龙涎,是人间想要却得不到的宝贝,要不然做的饭是人世间从来没有的美味!怒气冲冲地老太太立即罚龙女打扫屋子,要她每天把家里上百间的房屋一间不少的打扫一遍,并要小女儿检查。天黑了,小女儿坚持不住睡去了,她想早晨起来只要看见有一间房屋没打扫完就告诉妈妈。她早晨起来检查一看,每间屋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龙女已经在打扫今天的任务了。小女儿一见这都难不倒龙女,心中不服气,她想了个坏主意,龙女在前面打扫,她就在后面搞破坏,在龙女打扫干净的屋子里洒灰,然后跑去告诉老太太,三嫂没有把屋子打扫干净,好邋塌。老太太一听,又大发雷霆,下令罚龙女到三百里外去放羊。一百只羊,三年后要回来两百只羊,否则,打断腿。龙女就这样被卿家赶到了三百里外荒无人烟的野外放羊。没有粮食,没有衣被。饿了,下水抓条鱼,捡些野果充饥;冬天冷了和羊挤在一起睡。过了两个严寒酷暑,龙女已骨瘦如柴、衣不蔽体。有一天,她远远看见有一个黑影向这个方向走来,她惊讶无比,两年了,她除了看见羊外,就只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动物和她作伴,她可是一个人影也没见过。她激切地等着远处那个人的到来。终于,远方的那个人走近,是个文弱的书生。那书生忽然看见一群羊中有一个女子身影,也很是惊讶。两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交谈起来。书生告诉龙女,他姓柳名毅,要去京城赶考,因遇上土匪抢劫被抢劫一空,无钱雇车,走这条荒野的路是想抄近道。龙女把自己在卿家受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柳毅,话没说完也是泪人一个。柳毅听后非常气愤,要替龙女到卿家评理。龙女说卿家蛮横无理,到他家是无理可讲,她只想托柳毅给她娘家捎个信,柳毅说没问题,我这里随身携带着笔墨,你尽管写来。边说边解包裹。龙女说,我不用笔墨,我要写血书,说完,一口咬破手指头,在身上的破裙上写起来。写完血书,从头上取下钗子一并交给柳毅。她告诉柳毅,她其实是龙王的三女儿,这封血书柳毅只需送到君山第一个山的山脚下,那里有一颗老柳树,用这根钗子敲三下树根,就会有人出现,并带他去见我父王。柳毅带着龙女的血书,日夜急行,两个月后,终于到达君山脚下,一眼就看见了老柳树。他赶紧拿出钗子在柳树根上敲了三下,忽然,一个老乌龟出现了,让柳毅闭上眼睛,呼的一声,就到龙王前了, 柳毅急忙把龙女的血书递给龙王,龙王看完眼睛瞪得有灯笼那么大,鼻孔气的跟苹果那么大,他大吼一声,震的龙宫都快塌了,柳毅被震的坐在了地上。东海龙王立即派人召集西海龙王、北海龙王、南海龙王,让他们跟自己一起去淹了卿家。东海龙王亲自去接回在外放羊的女儿后,怒气冲冲的带着其他三大在天空大作法事,霎时,睛朗的天空狂风怒号,漆黑一团,暴雨扑头盖脸扎了下来。里三层中三层外三层的卿家大院没几钟就浸没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湍急的水流瞬时向外扩散,鸡飞狗跳,人哭鬼嚎,一片凄惨的景象。水面一片片的扩大,只要是卿家的土地,洪水就肆无忌惮地吞没过去,洪水就这样不停地侵蚀大地,整整三天时间,天就没有出现过亮光。第四天,霞光出现,一个方圆八百里的水面呈现在人们面前。向水面望去,水中心有一个小黑点,水面升高,小黑点也升高;水面降低,小黑点也随之降低。总之,小黑点也水面保持稳定的高度。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方圆八百里的水面中间会有一个小黑点没有被洪水淹没呢。这里还得向大家作个说明。龙女在卿家做儿媳受虐待时,有个伯母对她非常好,时常偷偷地照顾她。这个伯母的丈夫是卿家老大,她嫁到卿家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卿家为此说她克死了丈夫,是扫帚星,于是把她赶到一边,给了两亩薄地让她渡日。那天清早她起床梳头准备下地干活,忽然木梳子掉地,被那条与她相依为伴的老黄狗叼走了,她一边喊黄狗,一边跟着赶。平常挺听话的老黄狗这次怎么也不听呼唤,只顾朝一个小山头跑去。就这样这个伯母跟老黄狗赶到了山顶上,等她在山上的一个小茅草棚赶上老黄狗拿到梳子准备下山时,天已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伸手不见五指,她只好和老黄狗暂时躲在这个破茅草棚下。也不知过了多久,天空出现了霞光,她揉揉眼睛,打开眼睛朝外一看,天啊,整个小山头周围全是洪水,一片汪洋,还能回哪里去?以前气势恢弘的卿家大院已荡然无存。据说伯母所在的这个小山头,就是方圆八百里水面中的小黑点,也就是现在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君山毛尖就在这片湖水的蕴育下逐渐形成。柳毅给龙女送书的那个地方,也是在这个小山的山脚,出现了一口水井,也就是现在的柳毅井。这个山上还生长着斑竹,那又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由来: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洞庭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滨湖风光秀丽。

扩展资料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
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洞庭湖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体呈近似“U”字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洞庭湖


#卓中视# 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句是哪些? -
(13556606758): 1.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出自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释义:在洞庭湖的这一边王者楚江水的分离,水的尽头天的尽头都看不到云彩.2.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出自雍陶《题君山》释义:湖...

#卓中视# 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是指哪个湖泊? -
(13556606758): 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云梦湖,但是后来随着长江的泥沙堆积,把云梦湖分成了很多小湖泊,这些小湖泊中最大的一个叫洞庭湖,所以现在人一般说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洞庭湖.长江穿过三峡之后的地势就不太平坦了,山区的地势造就了蜿蜒的水...

#卓中视# 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与长江四口的关系
(13556606758):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境内,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湖南汇湖南湘、资、沅、澧四水,北纳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三口分泄的长江水,...

#卓中视# 洞庭湖是什么原因成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 -
(13556606758): 因以前的计算湖面积的方法不科学, 湖南有关专家称,科学的计算洞庭湖面积应包括东洞庭湖面积1478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目平湖218平方公里,七里湖89平方公里,固堤湖38平方公里,和洞庭湖四水尾闾、四口入湖河道的1300平方公里,所以共4040平方公里,比鄱阳湖真正大了457平方公里.因此,洞庭湖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卓中视# 洞庭湖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作业帮
(13556606758):[答案] 洞庭湖是河道型湖泊,属泻湖性质;由于洞庭湖面积日益缩小,目前已成为洪道型湖泊,洞庭湖是长江中游最大的调蓄型湖泊和惟一的洪道型湖泊,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1.湖盆的形成洞庭湖区在...

#卓中视# 洞庭湖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13556606758): 洞庭湖平原位于中国湖南省东北部,两湖平原的南部,北部与湖北的江汉平原相接.又称洞庭盆地.主要由长江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输入的泥沙和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1万平方公里.

#卓中视# 洞庭湖的地理位置 -
(13556606758): 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wh/2004-09/27/content_61359.htm

#卓中视# 洞庭湖为什么是一个让人们捉摸的奇怪的湖 -
(13556606758): 洞庭湖作为文化载体(意象),具有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耐人寻味、深思. 洞庭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3968平方千米,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卓中视# 五大淡水湖传说故事 -
(13556606758): 鄱阳湖、 相传远古时,江西这块地方并无大的湖泊,故每年不是大旱便是洪涝,民不聊生,到处流浪,十分悲惨.后来,赣北出了一位叫彭蠡的勇士,力大无穷,且勤劳、善良、聪明,肯帮人解难....

#卓中视# 关于洞庭湖传说一百字 -
(13556606758):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