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是很好,高考呀,化学推断题应该怎么做?有什么技巧啊? 都说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简单,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对…有什么好的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专题十一 无机综合

【学法导航】
1. 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1)逐滴加入6 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3)逐滴加入6 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
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
A. NaHCO3、AgNO3 B. BaCl2、MgCO3
C. NH4HCO3、MgCl2 D. CaCl2•6H2O、Na2CO3
【答案】D
【方法要领】根据实验(1)可排除A组。根据实验(2)可排除B组。根据(3)分析C和D组,只有D组中的氯化钙可以跟硫酸反应留下的白色不溶物硫酸钙(硫酸钙微溶)。所以选D。要注意,作为选择型推断题,也可以从选择项入手进行验证,逐项判断跟题干中各个条件是否吻合。
2. 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A、B、C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机物;上述物质间存在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反应①中甲是常见金属,乙是常见非金属固态单质,则A的结构式是 ,B的电子式是 ,C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 。
(2)若反应①中甲是常见非金属气态单质,丙是常见金属,甲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乙与甲同主族、与丙同周期,且反应①、②、⑤通常在溶液中进行。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②: ;反应⑤: 。
【答案】(1)O=C=O; ;用作燃气
(2)① 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② 2Fe2++Br2=2Fe3++2Br-;⑤Fe+2Fe3+=3Fe2+
【方法要领】(1)根据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产生单质,为Mg和CO2反应生成;(2)根据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主要考虑卤素之间。
3. 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B、C、G为单质。②为工业生产中常见反应,E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Y易潮解,M是一种两性化合物,L是一种白色沉淀。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M的化学式 ,Y在实验室中的用途 (列举一例)。
(2)X的熔点为801℃,实际工业冶炼中常常加入一定量的Y共熔,猜想工业上这样做的目的: 。工业生产中,还常常利用电解X和F的混合物制取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答案】(1)Al2O3;用作干燥剂
(2)降低X、Y熔化时的温度,节约能源;Cl2、H2和NaOH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Al3++3AlO2-+6H2O=4Al(OH)3↓
【方法要领】根据E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Y易潮解,判断E为Ca(ClO)2,Y为CaCl2,则A和D为氯气和氢氧化钙,F为水,M为氧化铝,L为氢氧化铝。
4. 江苏省东临大海,利用海水等可制得多种化工产品。下图是以海水、贝壳等为原料制取几种化工产品的转化关系图,其中E是一种化肥,N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试填写下列空白:

(1)N的化学式为:_________;E的电子式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由K溶液经如何处理才能制得N?_________。
【答案】(1)Mg
(2)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
(3)MgO+2H+=H2O+Mg2+
(4)MgCl2溶液必须在氯化氢气体中进行蒸发结晶制得MgCl2晶体,熔融后电解才能制取金属镁
【方法要领】E为化肥,应为氮肥,贝壳煅烧得到的C为氧化钙,D为二氧化碳,固体B为氯化钠,反应(1)利用了侯氏制碱法。母液主要为氯化镁,生成H为氢氧化镁,G为氯化钙,煅烧得到的I应为氧化镁,N为镁,则K为氯化镁,J为盐酸,则M为氯气
5. 下图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固态化合物,常温下甲是短周期元素的气体单质, E是过渡元素的单质。

(1)若A是黄色固体,反应①用于工业生产,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此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A、C都是黑色固体,A经反应①生成C时,固体质量不变,则A的化学式为____。
(3)反应③在工业生产中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S2 4 FeS2+11O2 2Fe2O3+8SO2(2)Cu2S
(3)催化剂、400℃一500℃
【方法要领】过渡元素中重点考察铁,所以E为铁,(2)为铝热反应,C为氧化铁,根据(1)提示A为二硫化亚铁,B为二氧化硫,甲为氧气,D为三氧化硫,F为硫酸。固体质量不变,表示该原子到A中非金属原子的质量和氧原子成倍数关系。
7. 如图,各物质有下列转化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若C是可用作自来水消毒的气体,D、E是氧化物,D转化为E时,增加氧的质量约是D物质总质量的25.8%,则A是________。
② 若B为常见金属或非金属单质,E是酸酐,且为易挥发的晶体,则A是_____;D转化为E的一定条件是______。
③ 若C是水,B是有机化合物,且是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E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A是____。
【答案】① NaCl;② H2S,高温、催化剂;③ CH3CH2OH
【方法要领】① 可用作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是Cl2,由氧化物D转化为氧化物E时,增加氧的质量约是D物质总质量的25.8%,可知D是Na2O,E是Na2O2,则B是Na,A是NaCl。其转化过程为:NaCl Na Na2O Na2O2
Cl2
② 由酸酐E为易挥发的晶体,可知E是SO3,则D是SO2,B是S,A是H2S。

③ 由B是有机化合物,C是水,可知A可能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烯烃B,烯烃的燃烧产物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又因B是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则B是C2H4,故A是CH3CH2OH。其转化过程为:

8. 有A、B、C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B多一个。甲、乙、丙是3种含氧酸的钠盐,甲中含B元素,乙中含C元素,丙中含A元素,甲、丙溶液pH>7,乙溶液pH<7;丁为气体,戊为淡黄色固体。甲、乙、丙、丁、戊、己六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请回答:

(1)写出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写出丁和戊的电子式_____、_____;
(2)用有关化学用语解释:乙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丙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乙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② 己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
【答案】 (1) ; ::C:: ;Na+[: : :]2-Na+
(2)HSO4-= H++SO42-, CO32-+H2O=HCO3-+OH-
(3)① 2H++CO32-= CO2↑+H2O;②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方法要领】气体丁能与淡黄色固体戊反应,生成的丙是含氧酸的钠盐,可知丁是CO2,戊是Na2O2,丙是Na2CO3。乙是含氧酸的钠盐,其溶液pH<7显酸性,且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可知乙应是强酸的酸式钠盐,则乙是NaHSO4。甲也是含氧酸的钠盐,其溶液pH>7显碱性,甲应是强碱弱酸盐,且含有的元素B满足:原子序数介于碳和硫之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硫原子的一半、比碳原子少一个,可知B是Al元素,则甲是Na AlO2,己是Al2(SO4)3,己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是Al(OH)3。

【典例精析】
一、连续变化关系推断例1. 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用化学式号填写下列空格:

(1)A是__________。
(2)当X是强酸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__________。
(3)当X是强碱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__________。
(4)B跟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解析】正盐A能与强酸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则A中含无氧酸根即非金属阴离子。该非金属单质可被O2连续两次氧化,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故A中含S2-。其转化过程是:
S2- H2S S SO2 SO3 H2SO4
又因为正盐A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则A中含NH4+。气态氢化物NH3中氮被Cl2置换后生成的HCl又与NH3化合成NH4Cl。其转化过程是:
NH4+ NH3 N2 NO NO2 HNO3
【答案】(1)(NH4)2S (2)H2SO4 (3)HNO3
(4)H2S+Cl2=2HCl+S↓;8NH3+3Cl2=N2+6NH4Cl
例2: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为单质,试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分子式。
A B C D E
A为气体时
A为固体时
【解析】根据归纳出的“特征网络”:(1)A B C D(酸或碱),结合题目中“E C”,能与Cu反应的是酸,且只有HNO3和浓H2SO4,即可推断出结果。
【答案】N2、NH3、NO、NO2、HNO3;S、H2S、SO2、SO3、H2SO4;
例3.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
(填写序号)。
(4)反应④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将化合物D 与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 (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推断题的关键是找“题眼”。K是一种可由氧气与L反应得到的红棕色气体,可推知K是NO2,再推出J溶液为硝酸溶液。由 可推知A为SO2,B为SO3,C为H2SO4,由FeS2的煅烧可知D为铁的氧化物,由反应⑤⑥可推出:E为Fe(OH)3,
D为Fe2O3,结合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可得I为Al,根据铝热反应及题中信息G为单质得G为Fe,H为Al2O3,,则M为Fe(NO3)2或Fe(NO3)3,又M能与C溶液反应(H2SO4)反应,则M只能是Fe(NO3)2。
答案:(1)四(或4);Ⅷ (2)1:2 (3)③ (4)3Fe2++NO3- +4H+ = 3Fe3++NO↑+2H2O
(5)Fe2O3+3KNO3+4KOH 2K2FeO4+3KNO2+2H2O。
二、物质转化框图推断题
例4.下列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固体W的焰色反应呈紫色,A是一切生物都不能缺少的气体。请回答:

(1)判断X、Y各是什么物质? X_______Y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Z+H2SO4 (浓)→C
② W+H2SO4 (浓)→D+T
【解析】一切生物都不能缺少的气体是O2,固体Y在加热制取O2后未发生变化,则Y是MnO2。焰色反应呈紫色的固体W中含钾元素,来自于固体X,则X是KClO3,W是KCl。气体A和气体B都是固体T的水溶液的电解产物,因A是O2,则B不可能是Cl2,应是H2。KCl和MnO2的混合物与浓H2SO4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C是Cl2,则D是HCl。T和E是MnCl2和K2SO4中的各一种。
【答案】(1)KClO3、MnO2
(2)① 4KCl+MnO2+2H2SO4(浓)====Cl2↑+MnCl2+2K2SO4
② 2KCl+H2SO4(浓)====2HCl↑+K2SO4
例5.(2009年浙江卷)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量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l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C的电子式 。
(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 > (填写元素符号)。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举出该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 。
(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研究表明: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晶莹透明的晶体N,其结构中原子的排列为正四面体,请写出N及其2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 、 、 。
【解析】从反应图中寻找突破口,E与葡葡糖生成红色沉淀F,则E应为Cu(OH)2,而B为Cu2+,反应①为印刷电路板,L为棕黄色溶液,由此可推出:M应为Cu,L为FeCl3 。G为黄绿色气体,则为Cl2,K为浅绿色,则为Fe2+溶液。X的原子半径最小,则为H,D为非可燃性气体,可推为CO2,C和O的最外层电子之和刚好为10。C为H、C、O中的两种组成的化合物,且可以与Cl2反应,故应为H2O,生成H为HCl,I为HClO(具有漂白性),HCl与J(Fe)可生成FeCl2溶液。(1)A + HCl Cu2+ + H2O + CO2,由元素守恒可知,A可以CuCO3或碱式碳酸铜均可。(2)Y为C,Z为N,两者位于同一周期,前者的半径大,即C>N。(3)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与Cu(OH)2生成砖红色沉淀。(4)F为Cu2O,与HNO3反应,生成Cu(NO3)2,且生成无色气体,应为NO,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即可。(5)CO2可以还原成正四面体结构的晶体N,即化合价降低,显然生成C,应为金刚石。它的同素异形体必须为含碳的单质。
【答案】(1)Cu2(OH)2CO3 [Cu(OH)2•CuCO3]或CuCO3
(2) C>O
(3)CH2OH(CHOH)4CHO + 2Cu(OH)2 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医学上可用这个反应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4)3Cu2O + 14HNO3 6Cu(NO3)2 + 2NO↑+ 7H2O
(5)金刚石、石墨、富勒烯(C60)或碳纳米管等。
三、物质结构理论推断题
例6: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F六种粒子,其中只有C、D是分子,其余四种均是离子,且每个微粒中都含有10个电子。已知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粒子间有下列关系:
①A、B两种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C、D两种分子;
②通常状况下C的聚集状态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1 mol B离子与1 mol E离子作用可生成2 mol D分子;
④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W,C溶液过量沉淀也不消失,若加入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W都会溶解。
(1)微粒B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粒子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粒子F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过量C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含大量B离子的溶液:                      
(3)六种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复盐的浓溶液中滴加浓苛性钠溶液,依次产生的现象有: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 沉淀逐渐增多c.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d. 沉淀逐渐减少 e.沉淀完全消失
该复盐的化学式为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解析】由②可知C为NH3,根据A、E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可知A、E分别是NH4+和H3O+中的一种。由①和③可确定A为NH4+,B为OH-,D为H2O,E为H3O+。白色沉淀W不溶于过量的氨水,却既溶于“酸”又溶于“碱”,那么F离子只能是Al3+
【答案】(1)[••∶O∶••H]-;水合氢离子;第三周期ⅢA族
(2)Al3++3NH3•H2O Al(OH)3↓+3NH4+;Al(OH)3+ OH- AlO2-+2H2O
(3)NH4Al(SO4)2; NH4Al(SO4)2 NH4++Al3++2SO42-
例7.(2009年福建卷)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 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氯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
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 =________(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解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性质,涉及化学用语、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热化学的知识。从给出的表,结合T在周期表的位置与族数相等这一条件 ,不难得出T为Al,Q为C,R为N,W为S。(1)T为Al,13号元素。(2)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为硫酸强于碳酸,则可得非金属性S强于C。(3)S与H2SO4发生归中反应,从元素守恒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为一气体,从化合价看,只能是SO2。(4)比R质子数多1的元素为O,存在H2O2转化为H2O的反应。(5)N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NO,2NO + O2 = 2NO2,显然NO过量1L,同时生成1L的NO2,再用NaOH吸收,从氧化还原角度看,+2价N的NO与+4价N的NO2,应归中生成+3N的化合物NaNO2。(6)C + O2 CO2 H= -a Kj/mol①,4Al +3 O2 =2Al2O3 H= -4bKj/mol②。Al与CO2的置换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为:4Al + 3CO2 3C + 2Al2O3,此反应的H为可由②-①×3得,H=-4b-(-3a)=(3a-4b)Kj/mol.
【答案】(1) (2)弱于
(3)S + 2H2SO4(浓) 3SO2↑+ 2H2O
(4)2H2O2 MnO22H2O + O2↑(或其他合理答案)
(5)NaNO2
(6)(3a – 4b)KJ/mol
例8.(2009年天津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周期表为题材,考查原子半径比较,酸性强弱,电子式,离子方程式以及盐类水解等知识。(1)⑤⑥位于同一周期,且⑤排在⑥的前面,原子半径大,而④在上一周期,比⑤、⑥少一个电子层,故半径最小。(2)②⑦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②③位于同一周期,且③在后,非金属性强,对应的酸性强。(3)四种元素分别为氢、氧、钠和氯,离子键显然必须是钠盐,极性共价键则应有两种非金属组成。(4)液态H2O2可以在MnO2、FeCl3等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5)⑥为Al,可推断Z为Al(OH)3,受热分解可产物Al2O3,再电解即可得单质铝。M仅含非金属的盐,显然铵盐,所以X与Y应为AlCl3与NH3•H2O的反应,生成NH4Cl。由于NH4+ 水解,故要使其浓度与Cl-相等,则要补充NH3•H2O。由电荷守恒知:C(NH4+ )+ C(H+) C(Cl-)+C(OH-),若C(NH4+ ) C(Cl-),则C(H+)= C(OH-),即pH=7。
答案:

四、离子鉴定与离子共存的推断
例9. (2009年全国二卷)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 , 阴离子有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 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溶液中滴加 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
D 、F .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盐类水解综合运用。根据溶液的性质,确定CO32—只能与K+形成显碱性的溶液,另外可能形成的碱性溶液为碱Ba(OH)2 。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醋酸盐水解的碱性小于碳酸盐,因此A为Ba(OH)2,E为K2CO3,C为醋酸盐,由②可得B中阳离子为Ag+,则肯定为AgNO3,由③可得D中无SO42—,则F中的阴离子为SO42—,D中的阴离子为Cl—。由④可得F中的阳离子为Fe2+,即F为FeSO4,而CH3COO—若与Al3+形成溶液时,Al3+也发生水解,所以C为醋酸钙,而D为AlCl3。
【答案】

五、根据特征数据推断
知识准备:近两年计算型推断题成为高考热点之一,解这类题时要善于抓住物质转化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例CO→CO2,NO → NO2,SO2→SO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均为16 );放出气体的体积或生成沉淀的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气体的相对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化合物中离子个数比;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等重要数据。
例10. 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X的电子式和G的化学式:X__________,G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H2O:____________;
D+丙:_____________。
【解析】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2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是O2。氧化物B与水反应能放出O2,则B是Na2O2,那么C是NaOH,A是Na2O,甲是Na。又因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则X是Na2S,那么乙是S,F是SO2,G是SO3。进一步推出D是Na2SO3,E是Na2SO4,而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符合题意。
【答案】(1) Na+[: :]2-Na+;SO3(2)2Na2O2+2H2O=4NaOH+O2;2Na2SO3+O2=2Na2SO4
例11. A~J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物质,A~J有如下转化关系,J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1)A的化学式是____,J的化学式是_____。(2)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解析:J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知J是CaCO3。D与K反应生成I和J,可知D与CaCO3含有相同的离子或元素。C能与Na2O2反应生成H,还有和D与K反应相同的产物I,可知C是CO2或H2O,I不可能是O2,H应是O2。因G和H反应生成B,则B可能是一种氧化物。A受热分解生成B、C和D,结合以上对B、C和D的分析,可知A是NaHCO3,则B是CO2,C是H2O,D是Na2CO3。进一步推出E是Mg,F是MgO,G是单质碳,I是NaOH。

答案(1)NaHCO3,CaCO3 (2)2Mg+CO2======2MgO+C
例12.已知A是一种有机溶剂,F 是一种黄色晶体,N带有磁性,B、F、L、O、P是中学化学常见单质,J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A和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常温常压)保持不变,在试管中灼烧固体I,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反应①②③均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⑴A的结构式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高温下反应⑤⑥互为可逆反应,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
⑷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完成反应④,并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绘出实验装置图。
⑴ S=C=S;⑵ NaCl+CO2+H2O+NH3=NaHCO3↓+NH4Cl;⑶ 3Fe+4H2O(g) Fe3O4+4H2 K= ;⑷
六、化工流程推断
例12.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和净水剂,其单体是液态的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

化学推断主要有:
有机推断,
无机推断。
对于有机推断,一定要熟悉烃及其衍生物的转化关系。特别就是各种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关系。一定要能弄清断键成键,同时心需记住反应条件。因为条件常是题眼。
无机推断要弄清主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特别是转化关系图一定要熟悉。特别注意总结各种物理性质。
如果在成都我到名师堂找我。

【高分】高中化学推断题有没有什么技巧?~

化学的推断题的解题技巧或方法如下:
1、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解题关键: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解题关键: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解题关键: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解题关键: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这个主要是靠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归纳,推断题给定的条件反应都是书本上的,不外乎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等等,这些反应需要的反应条件是什么,看到相对应的条件就可以判断出反应的类型了,就很简单了。无机化学也一样,绝大多数推断题突破口在给出的反应条件,像高温,170℃,铁触媒,等等这些条件给出就可以找到突破口了。多总结多归纳,推断题就是送分题。


#成君呢# 怎样才可以做好化学推断题?
(13499005968): 你必须对大多数常识性的物质的性质非常了解,对一些基本反应能写得出来.那样你通过推断题的说明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一些物质的基本范围,然后逐步排查.曾经我在高考收卷铃声响起时读一道推断题,铃声结束时做完12个空中的11空,考后对照答案对了10空. 能在1分钟铃声内完成读题解题靠的就是对基本的化学物理的各种性质的了解,推断题中的反应肯定是基本反应,所以对一些物质的基本反应要融会贯通,在反应中会有哪些现象也要有所了解

#成君呢# 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推断题(有机部分、无机部分)
(13499005968): 晚上给你 哈哈,这个是我的强项,从来就没有失手过. 化学的无机推断题本来就是一个难点,因为它囊括的知识面很广,涉及很多细小是知识,但是它的突破点还是很多的,都是源于书上的,只是多数同学平时不注意而已. 简单的给你说说吧...

#成君呢# 高考化学推断题技巧极其该背的东西 -
(13499005968): 别着急……9个月足够了.检验之类的就靠背了,这个没有任何技巧.至于推断题,那只有多做了.其实你要是问该背哪些东西,还不如自己买本练习册(推荐《十年高考》)自己定计划做一做.我当时高考前化学很差的,狂补了2个月就能考到90多分(满分108),诀窍没有别的,就是做题,枯燥是枯燥,但相当有用.至于总结,更不能靠别人,别人总结的是别人的问题,不是你的,建议准备一个错题本,把遇到的知识点、错题等等写在上面,考前看一看,就会很有收获.以上是我高三一年总结的学化学心得,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成君呢# 怎样做好化学有机推断题
(13499005968): 化学推断题专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

#成君呢# 高中化学推断题该怎么做
(13499005968): 主要在与平时积累 把主要的反应类型记住 我现在在学有机 就这么做的

#成君呢# 关于高考化学的有机推断题有什么技巧?帮帮忙!
(13499005968): 有机化学推断题,就是要掌握其中官能团,起得作用,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就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比如:酸与醇的反应,就是酸中的羟基与醇中的H+脱去,生成酯和水.所以啦,要做好化学有机推断题,就是要掌握结构,掌握好结构,自然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成君呢# 做化学的大题有什么技巧吗? -
(13499005968): 1.灵感,化学推断题,灵感很重要的.好的灵感,需要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训练获得!2.读题,一般的高考题有很多隐藏信息在题干里.3.平静,做化学题,一定要平心静气.

#成君呢# 化学怎么做推断题有什么诀窍么
(13499005968): 你就得积累化学的点滴,比如地球含量前五的元素,还有很多特殊的化学方程式,某些特殊单质,化合物,反正做多了就很熟练了,多总结,祝你化学考好!

#成君呢# 高考化学快捷键 - 高考化学技巧
(13499005968): 1. 高考化学技巧我是涯枭,高考化学发挥失常,估分考的是刚过八十! 而且高考是... 7)实验题和推断题是化学中的重要题型,一定要重视实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成君呢# 如何做好化学推断题
(13499005968): 整理把,我是高3过来的 ,你 按高中的计划绝对能成功,那个笔记本,分为3份.....每天整理一章:第一部分按章节记方程式(最好写上相关现象).第二部分,从同一颜色的,同一气味的,同一燃烧现象,同一特殊状态写物理和化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