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塞,优婆夷,和居士有什么差别? 居士和信士有什么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很多人会把学佛的在家众称呼为某某居士,或者是很多学佛的在家众自称为某某居士。“居士”这个词好像变成了皈依后的在家众或者干脆没皈依但喜欢学佛的在家众的标准称呼了。换句话说,对很多人来讲,居士已经成了优婆塞/优婆夷的代名词。
其实,居士和优婆塞/优婆夷并不是一回事,在《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观世音菩萨讲述三十二应的时候是分开来解说的,经文如下: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也就是说,居士一般是文学水平较高,喜欢清净自居的人,这些人并不一定学佛。比如唐朝的李白,号青莲居士,同时期的其他文学大家也各自都有各自的号,称为某某居士,可这些人并没有几个是皈依受戒的,甚至连学佛的都没有几个。而优婆塞和优婆夷,是要皈依乃至受戒的。《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中讲到

“尔时智者次应为说三归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受三归已名优婆塞。尔时智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如来正觉说优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分。或有多分。或有满分。若优婆塞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归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归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归受持五戒。是名满分。汝今欲作一分优婆塞作满分耶。”

从上可以看出,受过三皈依才能算优婆塞(优婆夷),然后根据受五戒条数不同,又称为一分、少分乃至多分、满分优婆塞,而居士则无此限制,也就是说,称为优婆塞者,至少是受过三皈依的。所以不能把优婆塞/优婆夷和居士相等同。因为里面涉及一个是否三皈依和受戒的问题。
之所以很多在家佛子喜欢称为居士,应该是因为居士这个词是标准的汉文词语,不像优婆塞是从梵文音译而来,对于很多不学佛的人来讲,可能“居士”比“优婆塞”更加容易理解一些。时间一久,这两个词的区别就很少有人去关心了。

  优婆塞,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受了三皈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严格地讲,优婆塞应该以《优婆塞戒经》为行动准则。
  优婆夷:梵文Upasika,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
  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阿袁(即陈忠远)自称药愚居士,等等。
  最早出现于《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称谓,佛教传入后,被用翻译入佛经,形容在家修佛的人。

优婆塞

优婆塞(upāsaka),又译乌婆塞、伊蒲塞、优婆婆柯、邬波索迦,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指业已皈依佛法僧三宝,并誓守在家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在家男性佛教信徒,为四众或七众之一。在中国常称为居士。释迦牟尼弟子耶舍,其父为第一位优婆塞。

优婆夷(Upāsikā),又译优婆私柯、优婆斯、优波赐迦、邬婆斯迦、邬波斯迦、优波赐迦,中译为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宿女、信女等,即亲近三宝、接受三归、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施行善法的女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或七众之一。

优婆塞是在家的男众 优婆夷是在家的女众 也就是所谓的居士 四众弟子指的是 在家的男女二众和出家的男女二众 所持的戒律 是不一样 在家人有 五戒,八戒 菩萨戒等 看个人的发心了 出家的要分男女 男众250条戒律 女众要多些有500多条的 沙弥要受十戒的;;

优婆塞就是男居士
优婆夷就是女居士

优婆塞优婆夷是什么?~

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在中国意译为居士。
优婆塞:
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受了三皈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严格地讲,优婆塞应该以《优婆塞戒经》为行动准则。

优婆夷:
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梵文Upasika。
我国大都用“居士”一词来代替优婆塞、优婆夷,因为“优婆夷”、“优婆夷”是外语音译,难入汉语系统,而“居士”是汉语,意思明白易懂。
居士可以受持“八关斋戒”,以暂时过出家人的生活。还可以受持菩萨戒,比如《梵网经菩萨戒》,那样,除了没出家之外,修持上跟出家人没有太大区别,而菩萨戒属于心戒,如真能持好的话,其成果也非常殊胜。

扩展资料:
居士的称呼规范
佛教称正式皈依的女子为优婆夷。
佛教信众间互相的称呼是:男众称作居士、师兄、菩萨(非指观世音菩萨的那种菩萨)。中译菩提萨埵(Bodhisattva),简称「菩萨」Bodhi,意译「菩提」,意为「觉」。Sattva,音译「萨埵」,意为「众生」。全句意为「修佛道开悟(觉)的众生」。
这个梵文原指印度大乘佛教的僧尼与信徒而言,亦即这些修行人都统称为 Bodhisattva。但后来起了变化,在印度又产生了许多空中楼阁型与神话式的菩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优婆塞
百度百科—优婆夷

居士:居家学佛之士。男居士称优婆塞、女居士称优婆夷。受持五戒,又称五戒居士。
信士:在家信仰佛教的男子。信女:在家信仰佛教的女子。信士、信女一般未受五戒。


#齐聂雁# 请问,居士是什么意思啊 -
(13273075504): 道教指皈依了'道 经 师'三宝的善信或传度后在家的火居道士 佛教指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戒”者.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 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 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 同时...

#齐聂雁# 出家,在家有何区别 -
(13273075504): 学佛分两种. 一种是出家学佛,要求独身(不仅仅是不结婚,连男女的情欲都要摒除)、素食、以寺为家、不蓄有金钱与财产、终身奉献给佛教事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僧人”,分别包含了男出家众(沙弥、比丘)和女出家众(式叉摩那女、沙弥尼、沙弥)共五大类; 一种是在家学佛,持五戒,吃素或吃三净肉;可以恋爱结婚生子,称为男在家众(优婆塞,俗称男居士)、女在家众(优婆夷,俗称女居士)共两大类.——以上七大类佛弟子统称为“七众弟子”;譬如任静和付笛生,他们属于在家学佛,皈依三宝,他们的师父是柏林禅寺的方丈明海大和尚;以及王菲、李连杰、张国立、刘德华、曾志伟等,包括我,都是在家学佛

#齐聂雁# 什么是皈依佛门,什么是居士,为什么啊? -
(13273075504): 皈依佛(接受并奉行佛之教诲) 皈依法(一佛之教法实践、求证) 皈依僧(融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组成的僧团). 接受三皈依后,持守五戒就是真正的佛门中人. 僧团四众中的优婆夷,就是在家居士.

#齐聂雁# 藏传佛教密宗俗家弟子也叫居士吗
(13273075504): 当然也要居士.佛教中虽然有五宗,可你不要忘了密宗也是佛教的一部分. 但凡皈依了三宝,在家修行的人都可以叫居士.男居士叫优婆塞,女居士叫优婆夷. 不要把佛教拆开来看问题,这很重要.

#齐聂雁# 男居士是优婆塞吗 -
(13273075504): 优婆塞,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受了三皈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严格地讲,优婆塞应该以《优婆塞戒经》为行动准则. 我国大都用“居士”一词来代替优婆塞,因为“优婆塞”是外语音译,难入汉语系统,而“居士”是汉语,意思明白易懂. 居士可以受持“八关斋戒”,以暂时过出家人的生活.还可以受持菩萨戒,比如《梵网经菩萨戒》,其成果更加殊胜.

#齐聂雁# 什么是“俗家弟子”句个例子说明,另外与“出家人”有何区别? -
(13273075504): 好像现在一般都叫居士了,俗家弟子,我只在电影里面听过这种说法. 就是在家修行的人,和尚是出家修行.

#齐聂雁# 南怀瑾老师:学佛第一要守戒,如何才是真受戒 -
(13273075504): 俗家弟子,要严格的遵守佛祖教我们的“三皈五戒十善”啊! 本来三皈五戒才算完整,不过考虑到现在世俗的人对戒律的误解,就把皈依和受戒分开了.我建议俗家弟子还是受戒,这样对自己更有好处: 1、五戒其实可以一条一条的持戒的,...

#齐聂雁# 什么样的人称为“居士”?
(13273075504): 与世无争,人有信仰,注意修身的人

#齐聂雁# 佛曰:众生皆平等.那么请问:何谓众生,何来平等? -
(13273075504): 一、所谓”众生平等“是来自于佛教圣典《妙法莲华经》当中的一句话,原文如下: 《妙法莲华经文句》有云:"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所谓六道轮回: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

#齐聂雁# 为什么说众生平等? -
(13273075504): 1、众生平等,指的是体性上的平等. 2、 菩 提 树 下 的 启 示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觉悟成佛,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