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10首古诗.最好是五言绝句 越短越好记越好 推荐几首五言绝句古诗(10首吧)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敕勒歌 (南北朝)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七步诗 (魏晋)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江南 (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绝句(1)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5、《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6、《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7、《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0、《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谁能给我10首古诗.要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都没学过的 最好是五言绝句 越短越好记越好~

裴迪: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李颀: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张祜: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谢谢

相思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一金昌绪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失名

  现在选讲四首五言绝句。律诗与古诗的关系,在五言绝句这一形式中显示得最为密切。因此,现在打算趁这个机会来看看从古诗演化为律诗的历程。  

  先请读一下这四首古体五言诗: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汉诗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晋)子夜歌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北朝)折杨柳枝歌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  

  ——庾信:《和侃法师三绝》  

  第一首是汉代的五言诗,不讲究平仄粘缀,第一、二、四句尾是韵,用的是仄声韵。这一形式的诗,在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里,给题上了“古绝句”的名目。第二首是晋代的民歌,也不讲究平仄粘缀,第二、四句尾是韵,用了平声韵。第三句第五字仍用平声字,但不协韵。第三首是北朝的民歌,也没有讲究平仄粘缀。笫一、二、四句尾是仄声韵,第三句末也是仄声字,但不是韵。第四首是北周诗人庾信的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律诗。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庾信另外有一首五言诗,题目就是“绝句”。由此可见,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的创造,而是已完成于南北朝末期。不过,在那时候,象庾信这样平仄和谐、完全符合唐律的五言绝句还是不多,不论是民歌或文人作品,仍以前三首的古诗形式为主。  

  在唐代律诗形式完成以后,五律、七律、七绝,这三种诗体都已摆脱了古诗传统。独有五绝还保持着古诗传统。唐代诗人作五言绝句,兼用平韵和仄韵。用仄韵的几乎仍是古诗形式,连平仄都无须粘缀,试举孟浩然的一首《春晓》为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尽管选诗的人把它列入近体诗的五言绝句,其实与古诗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五言绝句中,古诗和律诗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们的界线并不清楚。  

  现在要讲的四首唐人五绝,都用平声韵,平仄粘缀合律,这是五言绝句的正格。作五言绝句,一般都依照这种形式。五绝只有二十个字,比七绝还少八个字,更容不下复杂的内容。因此,我们对五绝的题材内容,不能有奢望。只要它能使人获得清新的感觉,在短小的形式中有回味,这就够了。希腊古代有一种诗铭(Epigram),也是小诗,希腊人比之为蜜蜂的刺。虽然小,却能刺痛人。这个比喻,也可以用于我们的五言绝句。  

  这四首诗,文字都浅显,表现方法都是正面叙述,一读就懂,不必逐句解释。唐宋以来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诗,也要求符合“起承转合”的逻辑性,象散文一样。他甚至规定了律诗的第一联必须是起,以下三联,必须分别为承、转、合各一联。对于一首绝句,则第一句至第四句,必须依次序为起、承、转、合。这样论诗,未免太机械,有些诗人不很理睬这一要求。但是,尽管起承转合的句法可以移易,逻辑上的三段论法,每一首诗总是不可违背的。这四首诗的起承转合表现得很清楚,可以用来说明一首诗的逻辑性。  

  第一首和第三首,都是起承转合各一句。“红豆生南国”,“打起黄莺儿”,概念都不完全,必须有下面一句。才完成一个概念。所以,“春来发几枝”和“莫教枝上啼”是承接上句以完成一个概念的。第三句都是转句。没有这一句,那么第四句就和第一、二句找不到关系,也就是这首诗上下无从结合。第二首“白日依山尽”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和承的关系,只能说这二句都是起。第三句仍然是转。可见这首诗只有起、转、合,而没有承。第四首以“北斗七星高”一句起兴,而第二句“哥舒夜带刀”不能说是承接句,因为它和第一句没有关系,我们只能说二句都是起句。这样看来,所谓起承转合的规律,在于活用,而许多绝句,可以没有承句。  

  第一首王维的《相思子》,这是生长在南方的植物,结出鲜红的象豆一般的子,俗名红豆。民间传说以为身上佩带这种红豆,能永远怀念关心的人。王维用这个传说写了这首诗,送给到南方去的朋友。

  这首诗,刘须溪校本《王右丞集》中没有收。《唐诗纪事》说:安禄山之乱,著名的宫廷歌人李龟年流落在湖南。在湘中采访使的酒席上,他唱了两个歌,都是梨园里作谱的王维的诗。其中之一就是“红豆生南国”。李龟年唱的第二句是“秋来发几技”,第三句是“赠君多采撷”。《唐诗别裁》选入了这首诗,第三句作“劝君休采撷”。《全唐诗》所载此诗,注明了各本异文,而第二句却采用了“秋来发故枝”。这样一首小诗,第二句和第三句有许多异文,使读者感到困难,不知原本到底如何。甚至连这首诗是否王维所作,也可怀疑。  

  “春”和“秋”的问题,我以为应作“秋”字。红豆子结于秋天。“发几枝”是说结出几枝红豆,不是说红豆树的枝叶。因此,“发故枝”肯定也是错的,因为如果指枝叶而言,则“故枝”早该在春天就萌发了。“劝”与“赠”的问题,显然“赠”字是错的,因为使这个句子不通了。“劝”与“愿”没有大区别,都可以用。“多采撷”与“休采撷"的距离却远了。因为“此物最相思”,所以劝朋友多采些,就是希望他别后时常相念。这就是汉代人临别时常用的“长毋相忘”的意思。如果劝他不要采,那就是希望他不要相念,免得损了健康。这也就是李陵答苏武的信中所说“勿以为念,努力自爱的意思。两个字义虽然相反,诗意却都可以讲得通。而用“休”字则诗意似乎更深一层。  

  现代青年看到“相思”二字,想到的只是男欢女爱。看到“情人”二字,想到的只是男女情侣。用这一观念去读古代文学作品,容易想入非非。古代作家用这些语词,有庄重的用法,用于朋友;有侧艳的用法,用于男女私情;还有比兴的用法,表面上是说男女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用以比喻君臣、朋友的关系。这些都要根据作品的涵义作具体的区别。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鲍明远诗:“廻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都是指朋友的。费昶诗:“窥红对镜敛双眉,含愁拭泪坐相思。”晋《子夜歌》:“情人刘碧玉,来嫁汝南王。”都是指男女之爱的。张九龄诗:“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就是比兴的用法了。王维这首诗是一般的给朋友的赠别诗。近来有人解释这首诗,先把红豆说成是爱情的象征,于是肯定诗中的“君”字是指一个女子所恋爱的青年。这样讲诗,我看是走错门路了。  

  第二首王之涣的《登鹳鹊楼》。这个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在唐代是河中郡的城楼,以高敞宏伟著名。唐诗人登此搂作诗者不少,除王之涣这一首之外,现在我们还可以读到畅诸、李益、吴融等人的作品。王之涣登此楼,一眼看去,太阳正靠着中条山背后沉下去,黄河正在滔滔滚滚地奔向大海。这样,已是用尽了目力,再也不能眺望得更远了。于是他说:如果要看到千里之外,非得再上一层楼不可。二十个字,诗意不过如此,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著名?因为他把登楼望远这一件平常的生活经验,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表达了一个真理。前二句写登楼所见,是赋。赋可以夸张,在鹳鹊楼上,望不到黄河入海,离中条山也很远。这一夸张,离现实太远。后二句是比。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成语说:“高瞻远瞩。”这是从逻辑思维中得到的概念,放不进诗里去。诗人用比喻来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便耐人思索,不是干巴巴的直说道理了。现在,这两句诗已成为经常被引用的成语,适用于各种类似的情况,因而使此诗成为名作。  

  这首诗最初见于《国秀集》,题为《登楼》,作者是朱斌。锺惺的《唐诗归》选录此诗,也以为是朱斌的诗。但在其他选本和《全唐诗》中,都以为是王之涣的诗。另外还有一个不同的记载,

  于《翰林盛事》:“朱佐日,吴郡人。两登制科,三为御史。天后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是谁作。李峤曰:‘御史朱佐日诗也。”《翰林盛事》是唐人笔记,记翰苑文人的故事。不知何人所作,现在此书已失传。这一段文字被引用在宋人朱长文所著《吴郡志》中。朱佐日,可能就是朱斌。由此看来,如果《翰林盛事》的记载可靠,那么,武则天已读到过此诗,恐怕其作者可能是朱佐日,而不是王之涣。再说,《国秀集》是一部可信的诗选集。编者与王之涣同时,他决不会把王之涣的诗改署朱斌的名字。又《国秀集》的诗题是《登楼》,不是《登鹳鹊楼》。从“黄河入海流”一句看来,我以为这首诗可能是登近海的楼台而作,因为这一句用在鹳鹊楼,实在太不适当了。  

  第三首“打起黄莺儿”,此诗先见于《唐诗纪事》,题目是《舂怨》,作者是金昌绪,馀杭人。“打起”作“打却”,“啼时”作“几回”。有注云:“顾陶取此诗为《唐类诗>。”顾陶是唐末人,编过一部《唐诗类选》,现在只存残卷。由这个注可知此诗从《唐诗类选》中选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也收有此诗,题目是《伊州歌》,作者是盖嘉运。注曰:“开元中,盖嘉运为西凉节度使,进此诗。”盖嘉运和陇右节度使郭知运一样,都是迎合玄宗皇帝的意志,在西域搜集新的歌曲。伊州曲是盖嘉运进呈的。但他进呈的是曲谱,不是歌词。注称“进此诗”,这就错了。诗题《春怨》,恐怕是顾陶所改定。开元,天宝年间,《凉州》、《伊州》、《甘州》等歌曲盛极一时,许多诗人配合这些新曲调作歌词,大多用五、七言绝句形式。这首诗题作《伊州歌》,可能是原题,象王翰、王之涣的《凉州词》一样。  

  这首诗用一个妇女的口气来反映一种社会现实。她吩咐侍女赶掉树上的黄莺,不让它们鸣嗓。因为黄莺不停地鸣叫,会惊醒她的梦,因而不能在梦中到辽西去会晤她的从军远征的丈夫。辽西是和契丹作战的地方。当时契丹屡次入侵,唐朝徵发了许多人民去作战,军事连年不解,使无数夫妻长期离别。诗人作此诗,反映了人民的厌战情绪。“辽西”是此诗的关键,当时人读了这首诗,立刻就体会到作者的意志,因为这正是人人都怕去的地方。  

  崔颢有一首诗,题目就是《辽西》。诗意是把远戍辽西的士兵的苦况,向安居乐业的洛阳人报导。李白诗有“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也是说士兵的妻子不能见到丈夫,只能在梦中到辽城去会面。由此可知,此诗的主题,反映着当时的一种社会现实。后世人见了“辽西”二字,不会触目惊心,联想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因此就把这首诗看成仅仅是描写闺情的诗。作《唐诗合解》的王尧衢解释此诗云:“梦既惊断,辽西便到不得,连梦见良人也不能矣,写闺情至此,真使柔肠欲断。”近来有一个注释本,在“辽西”下注道:“辽西是她所思念的人的居住地。”这都是光从文字表面来理解,什么“闺情”、“春怨”,“居住地”,注解了一大堆文字,都没有指出诗的涵义。  

  第四首是西北一带的民歌。开元、天宝年间,吐蕃不时入侵。安西节度使哥舒翰骁勇善战,大败吐蕃主力部队于石堡城。占领之后,把石堡城修筑坚固,成为唐朝的国防要塞,从此吐蕃就不敢侵入青海。当地人民就编了这首歌谣来赞扬他。李白有一首诗,题目是《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有句云:  

  君不能,学哥舒,  

  横行青海夜带刀,  

  西屠石堡取紫袍。  

  大约正是这首民歌流行的时候写的。这首歌谣第一句“北斗七星高”是用北斗星来起兴,同时也用来比喻哥舒翰。在全诗中的意义,可以说是“兴而比也”。天上有北斗星,使夜行人辨认方向,不至迷路。地上有哥舒翰,他通宵带刀警备,使人民高枕无忧。第三、四句就说:自从哥舒翰驻守在这里以后,吐蕃人不敢侵入临洮郡来牧马了。临洮是当时的郡名,在今甘肃临潭县。诗说“过临洮”,恐怕应当理解为过洮河。意思是说吐蕃人涉过洮水,到临洮郡草原上来放牧。“窥牧”是一个语词,用作“马”的状词。外族人欺侮我们边防不严,胆敢侵入我们的领土上牧马,这叫做“窥牧”,“窥”有“偷”的意思。这两句诗,就是用了贾谊《过秦论》的一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同时,杜甫也有诗道:“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过临洮。”  

  “窥牧”这个名词,似乎许多人都不知道。吴昌祺批道:“牧马加窥字,甚其词也。”这个批语,可谓奇特。他以为加一个“窥”字,就加强了“牧马”的语气。但“窥牧马”到底是什么马,他实在没有明白。近年来有许多唐诗注释本,对这一句的注释,几乎都是错误的。问题在于不了解“窥牧”的意义,而把“窥”字作为动词讲。有一本的解释云:“如今敌人只能远远地窥伺而不敢越过临洮。”又说“牧马,指敌军的马队”。这个注解,使人愈看愈糊涂。既然“窥”是个动词,作窥伺解,而窥伺的又是敌人,那么,“窥牧马”应当是敌人窥伺我们的牧马了。可是又说;“牧马是指敌军的马队。”那么,敌军为什么窥伺他们自己的马队呢?由此可知,注者非但不知道“窥牧”这个名词,连什么东西不敢过临洮也没有理解清楚。  

  这首诗原来是洮州一带的民歌。《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五引温庭筠的《乾【月巽】子》所载《西鄙人歌》云: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吐蕃总杀却,更筑两重壕。  

  这是当时的原本,可见我们现在所读的,已是经过文人加工的改本。大概古书上所记载的民歌,都有文人修改的成分。“总杀却”即“统统杀掉”。第四句大约说哥舒翰在石堡城外掘了两道城壕,以加强防御工事。


#谭转浩# 10首古诗,急! -
(13895538367): 1、霜月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 ①征雁:指飞行着的雁.大雁在阴历八月往南飞,飞到衡山时,已是第二年春天,又转头飞向北方.它总是随着...

#谭转浩# 提供几首五言绝句?好点的 -
(13895538367): 石涛题画七首 云霄回鹤梦,泉石伴人间.不识乾坤老,青青天外山. 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青天一明月,孤唱谁能和. 流水含云冷,渔人罢钓归.山中境何似,落叶如鸟飞. 白云来屋里,绿树绕溪湾.及早辞车马,将身此处闲. 水影山谷洗,云林翠绦疏.抚琴坐苔石,试问兴如何. 空钓石不染,乱竹点青天.茅屋无人到,云生谷口田. 秋风惊竹鸟,夜起独吟诗.烟雨寒深寂,窗前云到眉.

#谭转浩# 急求!!!!!!!!5绝诗,最好十首,十分!!!!!!快来 -
(13895538367):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

#谭转浩# 有短的古诗吗?最好是五言绝句,越快越好. -
(13895538367):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回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返回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返回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

#谭转浩# 求古诗词六首,最好是五言绝句,简单一点的
(13895538367): 2.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皆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宿建德江 移舟...

#谭转浩# 要古诗词十首<五言或七言绝句> -
(13895538367):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

#谭转浩# 谁能给我12首五言律古诗 -
(13895538367): 1、赠邻女 / :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2、琴台: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

#谭转浩# 求任意简短精练古诗N首 -
(13895538367): 如果希望简短的话,那就五言绝句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36940.htm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唐]王...

#谭转浩# 急需5字古诗20首,好记的好段10段! -
(13895538367): 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

#谭转浩# 求五言的诗词 急~!~!~! -
(13895538367):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怨情》作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