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奥数题 有解答 四年级上册奥数题及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1【提问】
1.四个球,编号为1,2,3,4,将他们分放到编号为1,2,3,4的四只箱子里,每箱一个,则至少有一箱恰使球号与箱号相同的放法有几种?
2. 用数码1,2,3,4.....9各恰好两次,构成不同的质数,使它们的和尽可能小,则该和最小是几?
【回答】
第一题:先考虑没有球号和箱号相同的情况。若1号放在2号,接下来考虑2号箱,我们发现,不管它放几号球,最终的排法都是唯一的,所以有3种排法,而1号可以放在3个箱子里,所以共有9种方法,那么,题目要我们求的就应该是4*3*2*1-9=15种
这道题建议列表格分析,将1号球放在2号箱的情况全都列出来,很简单,不复杂的。
第二题:1,2,3,4,5,6,7,8,9,首先确定,4,6,8三个数两次都出现在十位上,否则不可能是质数,2,5应该至少有一次出现在十位上,否则也不可能是质数,所以我们先预估最小的和应该是(4+6+8)*10*2+(2+5)*10+2+5+(1+3+7+9)*2=477,构造下: 2,83,5,47,61,67,41,53,29,89,其符合条件,所以最小是477

2【提问】
一班,二班,三班各有二人作为数学竞赛优胜者, 6人站一排照相, 要求同班同学不站在一起, 有( ) 种不同的站法?
【回答】
这道题需要用到容斥原理,至少有一个班的同学站在一起的情况=一班(或二、三班)两人站在一起的情况*3-两个班人站在一起的情况*3+三个班人站在一起的情况,所以本题中至少有一个班同学站在一起的情况=5!*2*3-4!*2*2*3+3!*2*2*2=480
本题方法数为6!-480=240(种)
本题是容斥原理和加乘原理的综合运用,有相当的难度.

如果是四年级。可以这样解:把六个学生分别记为Aa,Bb,Cc
排队时候,第一个位置有6种可能,第二个位置有4种,从第三个位置开始出现不同情况,为方便解答,假设前两个位置排的是AB
若第三个位置排的是a,则接下来b只能排在cC之间,所以只有2种可能性
若第三个位置排的是C或c,则接下来由加乘原理有2*2种可能性
综上,共有6*4*(2+2*2*2)=240种方法

3【提问】
一版邮票有20行20列,共400张邮票,称由3张同一行或同一列相连的邮票组成的纸块为"三联".小亮想剪出尽可能多的三联,他最多能得到几块三联?(五年级)
【回答】
先计算出最多剪出133连,再找出具体方法。我画了一张图,其中最短的线段是1,阴影部分即浪费的一张。

4【提问】
第一次在1,2两数之间写上3;第二次在1,3之间和3,2之间分别写上4,5;以后每一次都在已写上的两个相邻数之间,再写上这两个相邻数之和。这样的过程共重复8次,那么所以数的和是多少?(3年级)
【回答】
最初的和是3,
第一次的和是6,
第二次的和是15,
第三次的和是42,
............
每次操作以后,和都变为前一个和的3倍少3,第四次的和为42*3-3=123
第五次的和为123*3-3=366
第六次的和为366*3-3=1095
第七次的和为1095*3-3=3282
第八次的和为3282*3-3=9843
做这类题要注意发现规律,不要死算。下面我再来论证一下本题的规律。
以第二次为例,原先是1,3,2,操作时,写上4(=1+3),5(=3+2),增加的和为1+3+3+2,我们发现,最两端的数(1和2)都只增加了一次,而里面的数应该增加了2倍,所以增加部分应该是原来和的两倍少3,即和变为原来的三倍少3

5【提问】
一次测验共有5道试题,测试后统计如下:有81%的同学做对第1题,有85%的同学做对第2题,有91%的同学做对第3题,有74%的同学做对第4题,有79%的同学做对第5题。如果做对3道或3道以上试题的同学为考试合格。请问:这次考试的合格率最多达百分之几?最少达百分之几?
【回答】
这道题是思维导引上的吧,是道名题了。假设正好100个同学参加测试,则:
91+85+81+79+74=410,根据最不利原则,让每人至少答对两道题:100×2=200,
410-200=210,在答对三道以上题的人中,让每人答对五道题,210/(5-2)=70
因此,合格率最少有70%
410/3〉100,因此最多合格率为100%

6【提问】
把156支铅笔分成n堆(n>等于2),要求每堆一样多且为偶数支。有( )种分法。
【回答】
156=2*2*3*13
有2*2*2-1=7种分法

7. 【提问】
七个相同的羽毛球,放在四个不同的盒子里, 每个盒子里至少放一个, 不同的放法有( ) 种.
【回答】
用插板法来考虑。将7个球分成4堆,需要插3块板来隔开,一共有6个空隙可以插板,所以有6*5*4/(3*2*1)=20(种)方法。

8 【提问】
由甲城开往乙城的汽车每隔1小时一班逢整点出发,由乙城开往甲城的汽车每隔1小时一班但逢半点(30分)出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需要6小时,假定汽车行驶在同一高速公路上,那么一辆开往乙城的汽车最多能遇到( )辆开往甲城的汽车。
【回答】
  图中短的线段表示从乙开往甲的汽车,当从甲出发的汽车发车时,路上有6辆,再加上在接下来的6小时内发的6六辆车,其共会遇到6+6=12俩从乙出发的车

9【提问】
一群公猴、母猴和小猴共38只,每天共摘桃子266个。已知每只公猴每天摘桃10个,每只母猴每天摘桃8个,每只小猴每天摘桃5个,并且公猴比母猴少4只,那么,这群猴子中小猴有多少只?这道题目除了设X做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回答】
  这道题是道很难的鸡兔同笼问题,先假设公猴和母猴一样多,即增加4只公猴,此时共42只,每天共摘桃306个
  接下来,把一只公猴和一只母猴分配到一组,这一组应该有两个头,摘18只桃,而两只小猴子只有10个桃,假设全是小猴子,则
  摘了210只桃,少了96只桃,在头数不变的情况下,每把2只小猴换成一组大猴,多了8只桃,所以需要换96/8=12次,
所以小猴有42-12*2=18只,母猴有12只,公猴有8只

10【提问】
甲、乙两列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相向开出,已知甲车的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为3:2,C站在A,B两站之间。甲、乙两列车到达C站的时间分别为上午5时和下午3时。甲、乙两车几点相遇?
【回答】
甲车到C时,乙车还有10小时车程,这段车程如果甲乙相向而行,需要时间为10*2/(3+2)=4小时,所以上午9点时他们相遇

有一个书架,上层有图书120本,下层有图书64本,每次从上层取四本给下层,从上层取出几次,两层的书就相等?
(120-64)÷2÷4=7次
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下5米、第二根35米,剩下的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求原绳长。
(35-5)÷2x3+5=50米

四年级奥数题



四年级奥数题100道~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思维训练题

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

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

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

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

9. 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

10. 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

11. 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12. . 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

13.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14. 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5. 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

四年级应用题1
1、奶奶去买水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买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价钱相等,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苹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张老师为阅览室买书,他买了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02元,买3本童话书和5本故事书价钱相等,买1本童话书和1本故事书各需多少元?


4、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4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68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1、一个标准油桶,桶连油共重7千克。司机马叔叔已经用去一半油,现在连桶还重4千克。桶里还有多少千克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2、一瓶香水连瓶重50克,用去一半的香水后,连瓶还重30克,原来有香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3、一瓶酒连瓶重80克,喝了一半的酒后,连瓶还重50克,原来有酒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4、一瓶汽水连瓶重45克,用去一半的汽水后,连瓶还重25克,原来有汽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1、有6箱鸡蛋,每箱鸡蛋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50个,那么6箱剩下的鸡蛋个数正好和原来5箱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箱鸡蛋多少个?


2、有7筐苹果,每筐苹果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那么7筐剩下的苹果个数正好和原来5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苹果多少个?



3、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


4、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


1、韩琦练写字,计划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写多少字?


2、张梓涵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这本书有多少页?


3、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8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这条路多少米?


4、陈赫做千纸鹤,计划每天做30个,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6个,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做多少个千纸鹤?

1、琦涵有10张画片,郑洁有4 张画片。琦涵给郑洁多少张画片后,她俩的画片张数相等?


2、红盒子里有52个玻璃球,蓝盒子里有34个玻璃球,每次从多的盒子里取出3个放到少的盒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盒子里的玻璃球的个数相等?


3、大袋子里有68粒糖,小袋子里有28粒糖,每次从多的袋子里取出4个放到少的袋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袋子里的糖的粒数相等?


4、书架的上层有25本书,下层有27本书,爸爸又买回10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书架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

四年级应用题2

1、电视机厂装一批电视,每天装80台,15天可完成任务,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每天要装多少台?
 
2、某厂每天节约煤40千克,如果每8千克煤可以发电16度,照这样计算,该厂9月份(按25天计算)节约的煤可发电多少度?
 
3、某车间计划20人每天工作8小时,8天完成一批订货,后来要提前交货,该批货由32人工作,限4天内完成,每天需工作几小时?
 
4、学校总务处张老师去商店采购学生用练习本,练习本定价4元8角,带去买900本的钱。由于买得多,可以优惠,每本便宜了3角钱,张老师一共买回多少本练习本?
 
5、某工程队预计用20人,14天挖好一条水渠,挖了2天后,又增加20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几天完工?
 
6、锅炉房按照每天3600千克的用量储备了140天的供暖煤,供暖40天后,由于进行技术改造,每天能节约600千克煤,问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

7、学校食堂管理员去农贸市场买鸡蛋,原计划每千克5元的鸡蛋买96千克,结果鸡蛋价格下调,用这笔钱多买了24千克的鸡蛋。问鸡蛋价格下调后每千克是多少元?

8、18个人参加搬一堆砖的劳动,计划8小时可以搬完,实际劳动2小时后,有6个人被调走,余下的砖还需多少小时才能搬完?

9、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

10、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5天加工零件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
11、 3台磨粉机4小时可以加工小麦2184千克。照这样计算,5台磨粉机6小时可加工小麦多少千克?

12、一个机械厂4台机床5小时可以生产零件720个。照这样计算,再增加6台同样的机床生产36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13、一个修路队计划修路126米,原计划安排7个工人6天修完。后来又增加了54米的任务,并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

14、九湖中心小学买了一批粉笔,原计划25个班可用40天,实际用了10天后,有10个班外出,剩下的粉笔,够在校的班级用多少天?

15、扬栋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十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

16、师傅和徒弟同时开始加工各2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完成任务时,徒弟还要做2小时才能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17、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泽奇同学从甲地出发,先步行8小时后该乘汽车,还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

18、旭婷筑路队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来完成,实际修筑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9、舒琪自行车厂计划每天生产自行车100辆,可按期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120辆,结果提前8天完成任务,这批自行车有多少辆?

20、德韬同学计划30天做完一些计算题,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算80题,结果2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些计算题有多少题?
四年级和差问题
一、1、 学校有排球、足球共50个,排球比足球多4个,排球、足球各多少个?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3、甲乙两个工程队合挖一条长48千米的水渠,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队各挖了多少千米?

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二、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

2、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


4、甲、乙两人共有150元钱,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
三、1、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

2、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如果从甲堆货物调运30吨到乙堆货物,甲堆货物仍比乙堆货物多10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

3、甲、乙两筐苹果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结果甲筐的苹果反而比乙筐的苹果还少2千克。甲、乙两筐原有苹果各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2008人,如果从甲校调走20人,乙校调走15人,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各有学生多少人?

5、学校食堂共有三种蔬菜,其中黄瓜、番茄共重50千克,青菜、黄瓜共重70千克,青菜、番茄共重60千克。这三种蔬菜各有多少千克?

6、《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上、中、下三册各是多少元?


7、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最小的10岁,他和最大的人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二人年龄之和大7岁,最大的年龄是几岁?


8、小诺沿长与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了5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小诺共跑了700米,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9、曾老师比琪晗重30千克,曾老师比陈赫重25千克,琪晗陈赫共重75千克,琪晗陈赫各重多少千克?


10、苗圃有很多花苗,11000棵不是玫瑰,12500棵不是牡丹,玫瑰和牡丹共有8500棵,玫瑰和牡丹各有多少棵?
四年级和倍问题

1、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是多少岁?



2、甲乙两数和是15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54厘米,这块长方形木块的面积是多少?



4、一筐苹果、一筐梨和一筐葡萄共重42千克,知道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梨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




5、三年级三个班共植树200棵,二班植树棵数是一班的2倍,三班植树棵数和二班一样多,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6、有三堆煤,甲堆是乙堆的3倍,丙堆是甲堆的2倍,三堆煤共重240千克,那么甲堆、乙堆、丙堆煤各重多少千克?




7、有三队修路队合修一条长240千米的路,甲队修的是乙队的3倍,丙队修的是甲队的2倍,那么甲队、乙队、丙队各修多少千米?




8、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




9、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排球比足球的2倍少7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10、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是足球的2倍,足球比排球多5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11、小华有笔30枝,小明有笔15只,问小明给几枝给小华后,小华的枝数是小明的8倍?



12、小明有书18本,小芳有书8本,现在又买来16本,怎样分配才能使小明的本数是小芳的2倍?




13、甲水池有水60吨,乙水池有水30吨,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钟3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14、一个除式,商是18,余数是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292,除数与被除数各是多少?
四年级差倍问题

1、林下小学购买的排球是篮球的3倍,排球比篮球多18只,购买的排球和篮球各有多少只?购买的排球和篮球共有多少只?




2、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50本放到小书架上,这时,两书架上的书的本数相等。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




3、老猫和小猫去钓鱼,老猫钓的是小猫的3倍。如果老猫给小猫3条后,小猫比老猫还少2条。两只猫各钓多少条鱼?




4、张老师买回篮球比足球多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




5、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数比红糖的3倍少35千克,已知白糖比红糖多41千克。副食店有白糖、红糖各多少千克?




6、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其中足球是篮球的3倍,足球比排球多7个,排球比篮球多11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7、梨比葡萄重2000千克,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苹果重量比梨多3000个,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




8、小明的存款数是小刚的3倍,现在小明取出380元,小刚取出110元,两人的存款数变得同样多。小明和小刚原来各存款多少元?




9、甲仓存粮吨数是乙仓的3倍,如果甲仓中取出60吨,乙仓中运进80吨,甲、乙两个粮仓存粮吨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10、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若干吨,甲仓存粮的吨数是乙的3倍。如果甲仓中运进60吨,乙仓中运进260吨,则甲、乙两个粮仓存粮的吨数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11、小张有36本课外书,小徐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小张剩下的本数是小徐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



12、师徒两人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102个,徒弟加工了40个,这时,徒弟剩下的个数是师傅的3倍。师徒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用假设法解题
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鸡数=鸡兔总数-兔数 (假设鸡,先求出兔)
或:鸡数=(每只兔脚数×鸡兔总数—总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兔数=鸡兔总数-鸡数 (假设兔,先求出鸡)

1、鸡兔共30只,共有脚7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2、鸡兔共20只,共有脚5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3、在一个停车场内,汽车、摩托车共停了48辆,其中每辆汽车有4个轮子,每辆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72个轮子,停车场内有汽车、摩托车各多少辆?



4、体育老师买了运动服上衣和裤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裤子每件19元,问老师买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



1、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6元,乙种票每张4元,两种票买了11张,一共用去50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2、扬栋有面值2元、5元纸币共30张,一共是90元,面值2元、5元纸币各有多少张?



3、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币20张,共计12元,则1元有_______张,5角有______张,2角有_______张.
1、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20辆,用大车装载,只要12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2、一堆水泥,用小集装车装载,要用30辆,用大集装车装载,只要24辆,每辆大集装车比小集装车多装5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1、某公司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后的运费结算为8880元,问这次运输损失了几箱?



2、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没有做、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有15道题,小明得了102分,他做对了多少题?



3、九湖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倒扣3分.刘刚得了60分,则他做对了几题?



4、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一个到目的地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则损坏了多少只?



1、李宇春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600张,收入234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



2、王舒琪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



1、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问,每种昆虫各几只?



2、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价钱分别为7角,3角,2角。三种练习本一共卖了47本,付了21元2角,买的乙种练习本的本数是丙种练习本本数的2倍。就三种练习本各买了多少本?



3、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



4、有一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计66元,其中一元的张数比十元的多2张。问三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盈亏问题的关系式:
1、(盈+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
2、(大盈-小盈)÷两次分配的差=份数
3、(大亏-小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
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然后利用基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数,进而求出物品的数量。
1、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
2、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了4元,问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带了多少钱?
3、一个小组去山坡植树,如果每人栽4棵,还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则还缺4棵,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
4、一组学生去搬书,如果每人搬2本,还剩12本,如果每人搬4本,还缺6本,这组学生有几人?这批书有多少本?
1、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
2、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出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出2粒,问有几个小朋友?有多少粒糖?
3、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分给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出了12个,如果每人分7个,则多出了6个,全家有几人?妈妈买回多少个苹果?
4、某学校有一些学生住校,每间宿舍住8人,空出床位24张,如果每间宿舍住10人,则空出床位2张,学校共有几间宿舍?住宿学生有几人?
1、学校派一些学生搬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学校派了多少名学生?这批树苗有多少棵?
2、自然课上,老师给学生发树叶,如果每人分5片树叶,则差3片树叶,如果每人分7片树叶,则差25片树叶,这节课有多少学生?老师一共带了多少树叶?
3、数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数学题,如果每人做6道题,则少4道,如果每人做8道题,则少16道,问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多少道数学题?
4、学校排练节目,如果每行排8人,则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则有一行少7人,一共排了多少行?一共有多少人?
1、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多出4人;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了4条船;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名学生?
2、学校给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8人,则少了2间房,如果每间住10人,则多出了2间房,一共有几间房分给新生?新生有多少人住宿?
3、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有10人没船坐,如果每条船多坐2人,则多出两条船,共有几条船?有多少个同学?
4、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要早到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1、三年级学生练习册,如果每人发5册还剩下32册,如果其中10个学生每人发4册,其余每人发8册,就恰好发完。那么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练习册有多少本?
2、小明买了一本《趣味数学》,他计划:如果每天做3题,则剩下16题,如果每天做5题,则最后一天只要做1题。那么这本书共有几道题?小明计划做几天?
3、三(2)班同学去植树,如果每人植5棵,还有3棵没有人植,如果其中4人每人植4棵,其余每人植6棵,就恰好植完所有的树。那么参加植树的有几名同学?共植树多少棵?
4、小明从家到学校,出发时看看表,发现如果每分钟步行80米,他将迟到5分钟,如果先步行10分钟后,再改成骑车每分钟行200米,他就可以提前1分钟到校。问小明从家出发时离上学时间有多少分钟?

四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参赛者班级: 姓名:

一、计算:

⑴20082008×2007-20072007×2008(10分)







⑵222222×999999(10分)









二、填空:(1—8题每题3分,9—14题每题7分。)

1、小军计算除法时把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0余6,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2、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 )次差是0?

3、小强今年11岁,小军今年17岁,两人年龄一共42岁时,小强( )岁。

4、用四个“5”和三个“0”,组成最大的且只读1个“0”的七位数是( )

5、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 )

6、有两块木板各长80厘米,钉在一起的地方长10厘米,钉好后共长( )厘米?

7、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 )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8、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 )只?

9、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 ).

10、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之和正好是9,而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8倍,这个两位数是( )。

11、一张长方形纸片,长7厘米,宽5厘米.把它的右上角往下折叠,再把左下角往上折叠(如图).那么,未盖住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东东3年前的年龄与西西4年后的年龄之和是25岁,东东3年后的年龄等于西西l年前的年龄,求东东今年的年龄是( ),西西今年的年龄是( ).

13、在下面的3个方框内分别填入恰当的数字,可以使得这3个数的平均数是150.那么所填的3个数字之和是( ).

□,□8,□97



14、莉莉和莎莎一起从家去学校,莉莉步行,莎莎骑车.莎莎到学校发现自己没带文具盒,便立刻骑车回家去取,到家取出后又马上骑回学校,结果和莉莉一起到校.如果莉莉平均每分走53米,那么莎莎骑车平均每分行进( )米.

三、看规律填数

(1)0,1,3,8,21,( )(10分)



(2) (5分)



(3)下面乘法的算式中: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5分)


#帅叶通# 四年级奥数题.求具体过程及准确答案. -
(17189508783): 如果同样要买15支笔,买5支一包的红笔183元,蓝笔210元;买3支一包的红笔200元,蓝笔235元 由此可见,两种笔应尽量买5支一包的划算,买到最后剩下不足5支的话就用3支顶上 因此最佳方案是分别买9包5支+1包3支 因此花费=9*(61+70)+1*(40+47)=1266 鉴定完毕

#帅叶通# 奥数题,急急急求8道小学四年级奥数题,比较简短,有解答,在此O(
(17189508783): 1、小力在玩游戏时 把一个底面直径为1.2分米 高15分米的铅锤放入一个装有水且底面直径为2.2分米的圆柱型的玻璃杯中 水没有溢出 当取出铅锤后 杯里的水下降了几厘...

#帅叶通# 四年级奥数题 求解答
(17189508783): 设梨树x棵,则苹果树3x-10棵. x+3x-10=314 4x=324 x=81 3x-10=233 所以梨树81棵,苹果树233棵

#帅叶通# 奥数题及答案 四年级 -
(17189508783): 每次每个数都只算了一半,每个数的一半都计算了两次 那么三数之和是33+34+35 其平均数就是中间数34

#帅叶通#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解答 -
(17189508783): 盈亏问题 (32+8*5)/(8-5)=24人 24*5+32=152个 这些苹果有152个.

#帅叶通#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解答 -
(17189508783): 把60分解质因数,即60=2*2*3*5,在自己去搭配一下,可得一个年龄为3,一个为2*2=4,最后一个为5

#帅叶通#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7189508783): 11岁、21岁 根据"姐姐说;我向你这么大时,你才1岁,"这句话设小林比姐姐小a岁,则姐姐当时为a+1, 根据“姐姐,当我到你现在这大时,你就31岁啦”,则2a+(a+1)=31, a=10,------

#帅叶通# 请帮忙解答小学四年级奥数题 -
(17189508783): 1、其实比较简单33个数字,分三组,每组11个33个数字的和为S=1+2+……+33=34*33/2 因此每一组的和为S/3 每一组的平均数为每一组的和/项数=S/3/11=S/33 三个平均数的和为3*每一组的平均数=3*S/33=S/11=34*33/2/11=512、数最小,即位数最少的情况下尽可能小 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为2005 要让位数最少,则尽可能每位数上都是92005/9=222余7 因此最少的位数的数是222个9和一个7组成,一共223位数 要让这个数字最小,则7为首位 因此这个数是79……9(7为首位,后面222个9) 因此,这类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位数是223,最高位上的数字是7

#帅叶通# 四年级奥数,解答题. -
(17189508783): 解:短除号在电脑上我没找到怎么表示,全用辗转除法1.60÷36=1....2436÷24=1....1224÷12=236*60÷12=18036和60最大公约数时12,最小公倍数180.2.513÷135=3....108135÷108=1....27108÷27=4135*513÷27=2565135和513的最大公约数27,...

#帅叶通# 四年级奥数题解答: 14.有8颗珠子,其中7颗一样重,一颗较轻,用一架天平称,最少称( )次能找到那颗轻 -
(17189508783): 14.2次.方法3对3称,有以下情况:1、两边一样重.剩下的2个中就有一个轻的,一称就知道了.2、两边不一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