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的生平资料及作品 谁知道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及生平事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4月1日-) ,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是捷克裔法国作家。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许多其他捷克艺术家和作家一样(如瓦茨拉夫·哈维尔),昆德拉早年参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乐观的改革精神开始,却最终被苏联军队镇压。在其第一部作品《玩笑》中,昆德拉竭力讽刺共产主义的极权统治。   由于昆德拉对苏联入侵行径的批评,在布拉格被苏军占领后不久他就被列入黑名单。他的作品也全部被禁。1975年,昆德拉流亡法国。1979年他在法国完成了《笑忘书》,讲述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这部小说同时包含了几篇并不关联的故事,并夹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   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以编年史的风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适应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种种困境。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   1990年,昆德拉发表《不朽》,这是他最后一部用捷克语写成的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国际化因素,较早先的作品减少了很多政治性,却又加入了很多哲学上的思考,这本书奠定了他晚期作品的基调。   昆德拉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而非一个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从《笑忘书》开始,昆德拉小说的政治性因素就一直减少,直至消失。昆德拉总是在广阔的哲学语境中思考政治问题。   昆德拉曾获得六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截至目前为止没有获奖。
  小说
  《玩笑》(1967年)蔡若明-译 《可笑的爱》(1968年)余中先 郭昌京-译   《生活在别处》(1969年)袁筱一-译   《告别圆舞曲》(1976年)余中先-译   《笑忘录》(1979年)王东亮-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许钧-译   《不朽》(1990年)王振东 郑克鲁-译   《慢》(1995年)马振骋-译   《身份》(1996年)董强-译   《无知》(2000年)许钧-译   《认》(2000年)孟湄-译(与《身份》为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小说
  《玩笑》(1967年)蔡若明-译 《可笑的爱》(1968年)余中先 郭昌京-译  
 《生活在别处》(1969年)袁筱一-译   
《告别圆舞曲》(1976年)余中先-译  
 《笑忘录》(1979年)王东亮-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许钧-译   
《不朽》(1990年)王振东 郑克鲁-译   
《慢》(1995年)马振骋-译  
 《身份》(1996年)董强-译  
 《无知》(2000年)许钧-译
  《认》(2000年)孟湄-译(与《身份》为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

米兰昆德拉的生平简介~

简历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4月1日生)是捷克裔法国作家、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1975年移居法国,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与其他许多捷克艺术家和作家(如瓦茨拉夫·哈维尔)一样,昆德拉早年参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乐观的改革精神开始,却最终被苏联军队镇压。   在其第一部作品《玩笑》中,昆德拉竭力讽刺共产主义的极权统治。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即《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朽》(1990)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1979年他在法国完成了《笑忘书》,讲述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这部小说同时包含了几篇并不关联的故事,并夹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   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以编年史的风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适应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种种困境。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   1990年,昆德拉发表《不朽》,这是他最后一部用捷克语写成的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国际化因素,较早先的作品减少了很多政治性,却又加入了很多哲学上的思考,这本书奠定了他晚期作品的基调。   昆德拉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而非一个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从《笑忘书》开始,昆德拉小说的政治性因素就一直减少,直至消失。昆德拉总是在广阔的哲学语境中思考政治问题。   昆德拉曾获得六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截至目前为止没有获奖。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作家作品小说  《玩笑》(1967年)蔡若明-译   《可笑的爱》(1968年)余中先 郭昌京-译   青年知识分子路德维克因为与女友开了个玩笑,被朋友泽马内克陷害,送入苦役营。归来后他为了报复泽马内克设计勾引其妻海伦娜。计划成功后,他才发现,泽马内克早想抛弃妻子,他的报复成了一个毫无作用的“玩笑”。   《生活在别处》(1969年)袁筱一-译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在法国诗人兰波的笔下,是一句跃纸欲出的响亮口号,是19世纪一个法国天才诗人拿出一生的时间去为之努力争取的梦想。“生活在别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   《告别圆舞曲》(1976年)余中先-译   《告别圆舞曲》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文学杰作,在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小号手、美国商人、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个人物反复曲折的爱情故事,在哲学层面深刻探讨了诸多人生繁杂矛盾的困境和难题。   《笑忘录》(1979年)王东亮-译   《笑忘录》一九七九年在法国出版,曾荣获法国文坛最高荣誉之一的『梅第奇大奖』,是一部关于笑与忘、关于遗忘也关于布拉格、关于布拉格也关于天使们的小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许钧-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纽约时报》曾评论该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   《不朽》(1990年)王振东 郑克鲁-译   该书在米兰·昆德拉的诸多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部小说是作者的第一部法语小说。比起以往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相比,该书的政治意味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哲学思考。   《慢》(1995年)马振骋-译   这是一部用法语写成的小说,尽管一些法国书评家认为昆德拉驾驭不了法语,不懂得法语的美,但他至少获得了销量上的成功。《慢》既符合昆德拉的写作顺序,也能使我们很好地理解昆德拉的转变。《慢》的开创性结构,法语写作代表着昆德拉创作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   《身份》(1996年)董强-译   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特别喜欢一个隐喻;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听来的,还是从哪里读到的?没有关系。她想成为一种玫瑰香,一种四处扩散的香味,四处去征服。她希望就这样穿透所有男人,并通过男人,去拥抱整个世界。玫瑰四处扩散的香味:那是对艳遇的隐喻。这个隐喻在她即将成人之际开放,就像是对温柔地与男人混杂相处的浪漫许诺,对穿越所有男人之旅的邀请。可是,她天生又并非是一个常换情人的女人,这个朦胧的、抒情的梦,很快就在她宁静而幸福的婚姻中沉睡过去。   《本性》是昆德拉于1996年秋在法国完成的。小说的人物非常简单,实际上只有两个,尚塔尔和让一马克,一对恋爱了多年的情人。他们沉浸在幸福之中,从来没有想到过分手,但是,在后来,某些想象闯人了他们的生活。   《无知》(2000年)许钧-译   《认》(2000年)孟湄-译(与《身份》为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

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以编年史的风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Z


#瞿知哀# 米兰·昆德拉有哪些好看的作品? -
(15745298580): 读米兰·昆德拉 1.你必须要看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一部作品是他最为出色的,也是最好看的一本 2.其次相对成熟的是《玩笑》和《生活在别处》 本人觉得读他的长篇小说更过瘾,更美妙. 3.你若是不习惯过长的文字,《好笑的爱》是很好的选择,这本书里推荐《谁都笑不出来》《永恒欲望的金苹果》 4.其他的作品有《笑忘录》《告别圆舞曲》《不朽》《慢》《身份》《无知》建议你先读佳作,熟悉昆德拉的文风后再来看这些,你会觉得像越来越上瘾.我就是这样的… 他的作品里通常都会有爱情和政治 也会有哲学和思辨.语言十分特别和独到,是个相当有思想 有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和他一样睿智 一样出众.

#瞿知哀# 有关米兰昆德拉的经典事例 -
(15745298580): 1958年昆德拉在写剧本的间隙,花了一两天时间就写出了《我,悲哀的上帝》,这是他生平写出的第一篇小说.写完第一篇后,他又陆陆续续写出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一共写了10篇.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时间跨度整整10年.这些短篇小说以《可笑的爱》这一总标题分3册出版.而真正开始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品是小说《玩笑》,该书连出3版,印数达到几十万册.《玩笑》还被拍成了电影.

#瞿知哀#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包括哪些?其中的语言是否包含心理学 -
(15745298580): 米兰昆德拉,长篇小说有《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随笔集有《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短篇小说集有《好笑的爱》,戏剧代表作有《雅克和他的主人》 ,当然包括啊,西方文学和心理学有着很大联系

#瞿知哀# 帮忙介绍一下米兰昆德拉和他的风格什么的 -
(15745298580):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

#瞿知哀# 米兰昆德拉是哪国作家?捷克还是猫本还是爱尔兰??? -
(15745298580):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

#瞿知哀# 求作家昆德拉的个人简介、代表作、生平\、影响等.
(15745298580): 我只晓得这些:米兰.昆德拉写了本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很难 有些地方我读不懂

#瞿知哀# 昆德拉的著作为什么著名?有什么特点?
(15745298580): 米兰·昆德拉(1929年~ )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

#瞿知哀# 米兰.昆德拉说的一段话:“他们只有在愚蠢的时候才是真诚的,他们只 -
(15745298580):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昆德拉一篇演讲的标题 不必担心上帝的笑声,他的笑声中饱含着理 解与信任.只有当人类的任性与自私还在他 的掌握之中,只有当人类的所思所想并不是 在毁灭自身的存在,只有当人类不断地反思 自身的弱点并且努力去发现

#瞿知哀# 米兰·昆德拉《相遇》的相关内容. -
(15745298580): 本书是米兰·昆德拉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后推出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

#瞿知哀# 昆德拉有没有好的作品?介绍介绍
(15745298580): 《遭违背的遗嘱》,挺好的.